专栏名称: 海蓝博士
伴你面对人生各种风雨,回归内心宁静和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不想工作!不想工作!不想工作! ·  2 天前  
女神汇  ·  没见过面的相亲男说我神经病?太下头! ·  4 天前  
彬彬有理  ·  婚后分房睡,坦言已衰老,她还好吗? ·  3 天前  
宛央女子  ·  陈晓陈妍希:离的不是婚,是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蓝博士

50%抑郁症患者是学生:这3类父母,最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

海蓝博士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24-07-25 12:00

正文






























前段时间,《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发布,有一组数据令人触目惊人: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

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

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
想必每一位家长看到这组数据,心绪都无法平息,都在问:“为什么?
明明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为什么还会抑郁?我们掏心掏肺为了他们,他们为什么还要抑郁?”
69%的学生患者在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
我们作为家长,就算再不愿意面对,有个事实却始终无法逃避:孩子病了,根源在家庭。
究竟什么样的家庭会养出抑郁的孩子呢?
下面3个真实的故事也许会给你启发:

人人称赞的孩子,
突然就不想上学了!?


全职主妇金子是在2018年发现孩子“不太对劲”的。
一开始,丈夫突然告诉她“孩子不想上学了。”
她的瞬间反应是:没病没灾怎么就不上学,不上学难道不等于放弃了人生吗?将来孩子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她更想不通的是,一直成绩突出、表现优异、人人称赞的好孩子,怎么会有如此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一直以来,金子跟老公的教育理念不同。
老公始终都认为: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不上学也没什么,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
金子特别反对他这样的想法。
现在这个社会,大学生遍地都是,女儿要是连个大学都不上,怎么跟别人竞争?如何在社会立足?
她一直都很庆幸:还好老公做生意比较忙,日常都是我来照顾孩子。
孩子也很争气,5岁上学,小学初中都成绩优异,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怎么说不上就不上了呢?
后来,她和孩子单独沟通,质问孩子为什么选择休学?
也因此意外了解到,常年脱发、胸闷窒息、颤抖呕吐已经成了陪伴女儿上学的一部分,孩子之所以选择休学,其实是想自救。
孩子脱发她知道,她想的办法就是买防脱洗发水,找防脱的偏方,从来没有想到过是心理的问题。
金子去找了学校的心理辅导员,她才得知:孩子是抑郁了,已经有半年了!
金子特别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
平时,她跟老公也不怎么吵架,老公对女儿也很好,为什么,为什么,孩子就出问题了呢?
于是,金子开始了拯救女儿之路:
不甘心,四处求证→希望女儿积极接受治疗、早点回学校→女儿病情的反复→焦虑、崩溃...周而复始。

我讨厌妈妈,她根本不爱我


瑜姐是个要强的女人。
她年少时家庭条件一般,父母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和面出摊炸油条。
在划线提档的年代,瑜姐高考只够上了一个普通大专,大专三年每天举着手电筒看书,读了专升本,又顺利读研,最后到当地最好的高中,成了一名语文老师。
凭一己之力完成个人阶层的跃迁,不大不小的奇迹在瑜姐身上出现了。
所以,面对自己的女儿婷婷,她不自觉地就在想,既然把孩子的学习生活安排到位,她理所应当在父母的托举下,更上一层楼吧?
这样的观念融入到生活里,婷婷就不太好过了。
她不需要有自己的爱好,只需要好好学习;她不可以参加朋友聚会,只需要认真刷题;她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需要背好书里的内容……
但是,女儿婷婷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孩子。
小学时候,在母亲的威逼利诱下,婷婷还能勉强听。到了初中,她开始叛逆了:
不写作业,不学习,竟然有时候逃课跑出去玩;
后来,婷婷和一个成绩挺差的男同学谈恋爱,瑜姐知道了,勃然大怒,歇斯底里的吼骂加棍棒逼婷婷立马分手。
平时,她不停向老师打听婷婷的动向。
瑜姐总是气得大嗓门叫嚷:“你每天读书都在想什么?你怎么长这么个样子了?”
婷婷也毫不示弱地大喊,“我这个样子怎么了?我怎么了?”
再后来,婷婷拒绝和妈妈交流,她一说话,就摔门进自己卧室,锁门……
婷婷越来越沉默,也不再是原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偶然一次,瑜姐发现婷婷胳膊上有自残的痕迹,她吓坏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女儿一起去看了心理医生,孩子最终确诊中度抑郁症。
瑜姐看到结果,傻了眼:“怎么会这样?我为她付出了一切!”
婷婷却说:“我讨厌妈妈,她根本不爱我。”

我是为了奖状活着

一直以来,珊珊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一路走来,沿途都是鲜花与掌声。
从小,她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听话!要好好学习,要考一百分,要评三好学生,要考名校。”
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她就知道这是她唯一要走的路。
爸妈就是路上的监督员,一直修正她的一言一行,让她心无旁骛地走下去。
珊珊也有过偏航的时候, 有一段时间,她喜欢看漫画。有一次小考考砸了,出成绩那天,妈妈回来的时候,她正在看漫画书。
妈妈一把扯掉她手中的书,甩到了地上,然后狠狠地把卷子拍在桌子上,满眼怒火,冲她吼:“你给我站起来。”
珊珊太害怕了,痛哭着问妈妈:“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妈妈一句话不说,珊珊哭着保证:“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我一定听话,妈妈你要爱我。”
对于她的学习,妈妈经常会评价一句“这是你的短板”,她听了就知道:又有一个地方没有做好,又要努力了。
爸妈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她捧来奖状的时候,似乎她就是为奖状而活的。
……
2017年,珊珊以优异的成绩保送研究生,前程一片大好。
没想到的是,珊珊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上连连受挫,开始失眠、焦虑,到2018年8月,情况越来越严重:
她一想到实验室就会紧张害怕,走到实验室门口,就会全身发抖,手心出汗、非常害怕,夜里经常哭泣,白天头晕脑胀,经常不在状态。
后来,被诊断为重度抑郁。
爸妈不明白:那么“优秀”的孩子为什么会读不下去,厌学情绪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人的一生,任何一种成功,都抵消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项不能“返工”的工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每一位父母都想为孩子谋划一个美好的未来,尽自己的全力去托举孩子,也生怕自己哪里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经常是,越谋划深远,孩子却容易出问题。
为何为孩子付出全部心血,孩子的成长却总不如人意?
当父母真的是一件如此辛苦,甚至吃力不讨好的事吗?

其实,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很相似,掌握规律,方能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2024年8月6日—31日,海蓝博士与黄小玉老师、张艳平教练将带来《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点亮孩子的璀璨人生》网络课程。

点击小程序卡片,即可购买↓↓
海蓝博士 x 小玉老师 x 艳平教练 联袂带领
•全 视频直播 课程
•一周两次课,一次2小时,连续四周
•一年之内 无限次回看
本次课程真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