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作者:指南君
来源:小学生阅读指南(xxsydzn)
http://url.cn/45H0Xbt
转载请与小学生阅读指南联系授权
排版编辑:水木文摘(mweishijie)
摘要: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中
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余热还未散去,央视又放大招了!
这几日,你有看央视的新节目《朗读者》吗?
没错,又是我们的国民女神董卿主持的。
董卿在这个节目里又一次惊艳了观众,俘虏了一大批粉丝。但今天讲的不止是董卿,而是《朗读者》这个节目——
据说,《朗读者》是由董卿独立制片,2016年2月份开始筹备,3月份在央视重点推介。
其实我只看了第一期,跟广大网友有相同的感受,不由得会想起《见字如面》,并质疑其是否抄袭《见字如面》,毕竟《见字如面》播出在前。
但实际上,《朗读者》跟《见字如面》并没有什么关系。
《朗读者》在筹备的时候,《见字如面》还没有播出,等《见字如面》播出的时候,《朗读者》已经进入后期剪辑和宣传了。
《朗读者》刚播出第一期,豆瓣评分就高达9.2分。
这是目前三档最受观众瞩目的“清流综艺”里面的最高分。(《见字如面》评分9.0,《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评分8.5)
豆友这样评价:
有的豆友甚至觉得可以给第一期打满分。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下这个节目。
为什么要解析呢?因为这个节目里面有很多知识和故事可以让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学习。
首先,我们来欣赏下董卿在《朗读者》的开场白:
大家好,我是董卿。今天,是朗读者节目第一次和观众见面,所以,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词,也特意选择了——遇见。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这简直是主持人开场白的范本好不好?
尤其是中间部分的通俗又流畅的排比句,直击人们的灵魂深处,又给人以愉悦的享受。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董卿真的是自带文化光环!走上舞台时,一如既往地落落大方,端庄优雅,整个画面都显得更加有人文气质了。
第一个出场的嘉宾是演员濮存昕,朗读的作品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散文集中的一篇文章——《宗月大师》。
通过董卿和濮存昕的聊天中才知道,原来老舍的舍不念(shě)而是念(shè)。
当然,也不得不提文中的这个宗月大师。
他是老舍的一位恩人。可以说,如果当年没有宗月大师的资助,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老舍。
宗月大师的俗名叫刘寿绵,家里很有钱,北京西直门大街一半都是他家的产业。年轻的时候刘寿绵乐善好施,所以四十多岁的时候家产就被骗光了,出家做了和尚,并且拜当时北京西四广济寺住持现明和尚为师,法名“宗月”。
老舍在自己的一生中常常是以“宗月大师”的向善、助人做为自己学习和效法榜样的。
他不仅在青少年时期曾经积极地参加过一些佛教的慈善活动,而且即使到了晚年也仍保持着助人为乐的品格。
如果说对老舍青少年时期影响最大的人首先是他的母亲的话,那么第二个人就是“宗月大师”了。
(老舍先生)
第二个出场的嘉宾是蒋励。她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一名主治大夫,曾是无国界医生。
三年前她作为医疗志愿者远赴阿富汗给当地的孕妇提供无偿的帮助。她朗读的作品是鲍勃·迪伦的著名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扬》中的歌词。
鲍勃·迪伦,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得到如此殊荣的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