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二孩妈妈进化论
二是数量,也是逼格。二胎,漫画,旅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时报  ·  近期高发!不少余杭人接连中招,医生提醒→ ·  14 小时前  
余杭发布  ·  今夜抵达余杭!即将猛冲18℃…… ·  21 小时前  
余杭发布  ·  元宵赏灯会下雨吗?晴雨接力赛开启! ·  2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杭州值得去的7大免费活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二孩妈妈进化论

前半生,踏入三个婚姻的大坑!

二孩妈妈进化论  · 公众号  ·  · 2017-07-17 20:06

正文

关注我,获得摆脱泥泞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昱子。

上周几位妈妈安利《我的前半生》给我,说挺有意思,让看看。

我今天看了,分享一点感想。

首先,这部剧非常简单,容我几句话浓缩已知剧情。

|逆袭的全职太太|

马伊琍是一位全职太太,老公外企高管,年薪百万。

老公挣钱,马伊琍成天吃吃喝喝,买买买。

老公厌倦了,劈腿了一个熟女同事。和马伊琍离婚了。

马伊琍痛定思痛,发挥自己之前买买买的经验,成功转变为高端鞋品的王牌销售。

|恐慌的职场菁英|

袁泉是马伊琍的闺蜜。职场菁英。

珍惜事业,更恐惧婚姻。

前男友既是其事业伙伴,又是竞争对手。

两人相处十年未果。分之。

|追“爱”的屌丝女性|

马伊琍的妈妈和妹妹是典型的女屌丝。

妈妈爱钱。妹妹花痴。

要不跟钱过不去,要不看不清“爱情”。家庭生活鸡飞狗跳。

还有一个忘记名字的小女孩。以傍大叔为人生目标。

|其他男性角色|

男性角色,就是清一水的“男性赢家”。

马伊琍的前夫,年薪百万,第一段婚姻养金丝雀,第二段婚姻找温柔熟女。

袁泉的前男友,职场菁英,高富帅,孔雀男。

马伊琍的追求者,商场小领导。经济适用男,尽管谈不上成功人士,但在婚姻市场上仍然有挑有选。

陈道明,开日式料理的文艺大叔。老少女性通杀。

简单讲,这就是一个鼓励女性独立自主、别太依赖男人的剧集。

呼应了我们最普遍的“妇科病”——不安全 ,所以才一时成为舆论热点!

但不论剧情如何,我个人觉得,它 揭示了当前中国婚姻当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婚姻最常见的问题一:意义去哪儿了?|

表面上,婚姻问题都各有不同。

但许多问题都源于同一个根源——意义匮乏。

在剧中,马伊琍的丈夫对她表示, 这段婚姻缺乏意义。

马伊琍反问他:你要什么意义?我理解的婚姻的意义,就是一家人幸幸福福地在一起,夫妻两人白头偕老。

但遗憾的是, 马伊琍理解的意义,不是她老公想要的。

他想要的,更是一种轻熟女的关怀。 在他累成狗的时候,给递上一盒胃药,温暖又简单。

你可能会说,一盒胃药而已,谈得上什么意义吗?

当然谈不上!

但尼采说, 人就活在一张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

一盒胃药看似事小,“上班时候聊聊天,下班时候聊聊天”看上去也无关紧要,可偏偏这被主人公诠释成为了他想要的意义!

他想要什么呢?

他想要理解。

想要被温暖。

想要被支持。

想要被呼应。

这些,就是人性渴望的最简单、却往往最难得的意义来源!

而这些,并不仅仅是“火热性感”可以代替的。

常常地,我们把婚姻形容为“相互吸引”,又把“吸引”界定为“肉体吸引”。

确实,对于20+的人来说,肉体吸引可能更诱人,但 到了轻熟的年龄后,精神吸引的比重就更大!

我有一位闺蜜,家庭条件优渥,她因为生孩子做了全职太太。

但当孩子快一岁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地重返职场。

不明就里的人都奇怪:“挺好的家庭条件,还需要工作吗?”

可她坚定不移: “我要再不出去工作,和老公就没得聊了!”

她说的“没得聊”,简单讲,就是夫妻双方没了共同语言,没了共同语言,哪里有能有彼此的精神滋养呢?

不能精神滋养的夫妻,就像缺少润滑的发动机,越行驶,越消耗。

行驶年头越长,意义就消耗得越多!

当你开始忘记当年的热恋的冲动,反而开始追问:

“为什么要结婚?”

“结婚是为了什么?”

“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在一起?”

那你是时候,该问自己:

“婚姻的意义,哪里去了。”

婚姻最常见的问题二: “我”去哪儿了?|

婚姻,就像人前的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照出的,不仅是美好的愿景,还有 你本来的模样。

在这部剧中,无论是马伊琍、袁泉还是其他女人,站在这面镜子前,都叫做“弱者”。

马伊琍的自我期许,就是一个富太太。 躺着吃吃喝喝 ,就是她的理想生活。

马伊琍妈妈的期许,是嫁给有钱人,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女儿长大,看似强悍,但最大的心愿仍是 “找有钱人嫁”

还有马伊琍的妹妹,尽管她没有嫁给有钱人,但却始终扮演 感情中的乞讨者

乞讨爱情,乞讨被人重视 。哪怕她狠下心抛弃没出息的丈夫,接下来也继续坠入“情网”,被发型师骗取爱情和金钱。

袁泉,表面是女强人,但内心仍没放下弱者的执念。

她恐惧婚姻,恐惧因为婚姻而失去现有的一切,也就 恐惧婚姻让自己变为弱者

至于追求陈道明的小女孩洛洛,就更加“弱者”了。萝莉爱大叔。大叔护萝莉。

无法摆脱“弱者”的自我画像,就是许多女性悲剧的来源!

因为你觉得你弱,所以你寻求保护。

因为你觉得你弱,所以你寻找依靠。

因为你觉得你弱,所以你随时随地都在恐惧失去。

你活在恐慌、不安、求依靠、求保护的“弱者逻辑”当中,又怎么可能成为人生的强者呢?

所以, 要想在困难重重的婚姻中突围, 你要找到“我”的意义。

凝视婚姻这面镜子

——你,到底为何而来?

——是为了被保护吗?

那你不该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你该把希望拴在他和自己身上,才不至于一毁俱毁呀!

——是为了完成使命吗?

那你的使命是什么, 繁衍生息?还是成就家庭?

如果是为了前者,那就努力成为一个好母亲,养育几个好孩子。

如果是为了后者,那就尽己所能,为家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是为了孩子吗?

孩子需要什么 ,仅仅是一个生养他的母亲吗?

还是一个以身垂范、为他示范如何努力成长的楷模呢?

当你找到“我”的意义,你才能更明白婚姻的意义。

你不只把自己当作一个弱者 ,你才能明白婚姻不是牺牲或“贬值”,而是一种全新的成长方式!

| 婚姻最常见的问题三: “对等”吗?|

我反复地写过。婚姻最要命的状态,是不匹配。

不是物质的不匹配,而是双方的想法、认知、三观不匹配。

你欣赏阳春白雪,而他喜欢下里巴人。

你崇尚个人自由,而他唯父命是从。

你喜欢小资情调,而他偏偏认为这些都是屁。

这样的状况,哪怕物质条件再对等,恐怕也过得不愉快吧?

毕竟, 婚姻不是一场寄生,而是共同的建设。

“男女各顶半边天” 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而是一个健康的家庭生态!

对等 的,不是双方的收入水平,而是 双方对家庭分工的看法

对等 的,不是双方的学历高低,而是两人 基本三观的一致

对等 的,不是双方“门当户对”,而是大家 成长的步调最终一致!

对等,就是婚姻中的平等。

你接受我,我接受你。

你理解我,我理解你。

对等,是 男女在婚姻中的均势。

绝不是喊“平等”口号喊出来的 ,而是一天又一天,积累出来的!

所以,眼前这一天又一天,你怎能说放就放?

屎尿屁 ,不是你放弃的理由。

“女人是弱者” ,不是你不前进的理由!

曾经遭遇的轻视 ,不该否定你全部的自我!

婚姻这座围城,你走进来了,就别怕待不住、离不开!

前半生也好,后半生也罢。

你在婚姻中的使命远不是生孩子、也不仅仅是“貌美如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