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没想到,Champion成了
中国潮流界的……喜茶?
从夏天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说,今年夏天没件
Champion
,你都不好意思去逛三里屯了。
在屯里撞Champion率有多高呢?
等一个红绿灯,你能遇见俩戴同款渔夫帽的小姐姐,走在后面的那个发现“撞头”之后,立马止住了前进的脚步,开始退后稍稍。
连保洁大爷都认识这个标志了吧
▼
特别是这个月初,三里屯的Champion旗舰店开张之后,场面就更热闹了,店门口经常是大排长龙。
那天经过,没走到队伍前面拐弯的地方,听到身边的路人对话:
——这么多人排队买什么啊?
——不知道,买喜茶吗???
Emm……这么一想,
排队买Champion的人
和买喜茶的,
差别也不是太大?
|
其实吧,这两群人重合度挺高的。
性格上,他们都拥有极好的耐性和强烈的好奇心,想把没体验过的事情体验一遍。
你想想去年喜茶最火的时候,大家一开始为什么排队,因为没喝过啊。
等到社交网络里都是排队消息的时候,大家对排队的好奇就远超过了对产品的好奇了。
喝什么样的喜茶不重要,买哪件Champion不重要,重要的是排队!没顶着大太阳排超过30分钟队的,就不是真吃货/真爱粉!
为了Champion冲鸭!
▼
他们在行为上,也有相似的操作——
开始和结束,必发朋友圈。
先给看不到头的队伍来一张,排队不拍照发朋友圈,那等于没排队!
完成消费出来之后,再对着饮料/购物袋拍一张,明明白白地标注好地点,走完整个朝圣之旅的最后一步。
Champion和喜茶,经营策略上有什么差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的共同之处,抓住了这些人对
logo和标签的崇拜。
他们对logo的追逐,就和信教差不多。
信佛教大家就能知道你心肠慈悲、反对杀生;信基督教大家都能知道你心中充满爱。信“
喜茶教
”,起码大家知道你是个吃货吧;
排队当Champion教徒,能证明你是“潮人”啊。
其实吧,有这种想法的,基本就是个潮流界的低年级小学生。想借个logo证明自己,说明定力还是不够,道行还是太浅。
定力够的,觉得排队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就不排了,该干嘛干嘛。
道行深的,早在Champion门店落地之前,就把欧版美版日版穿了个遍,直接成为REVERSE WEAVE系列的粉丝。问他们愿不愿意排队?你去问问江门佛山顺德以前买皇茶的人,现在愿不愿意为喜茶排队?
离百年老牌只差1年的Champion,原本低调地在运动服饰界活着,虽然也受到Ivy风格、美式风格爱好者的青睐,也陪伴过美国篮球梦之队征战沙场,但终究只是在小范围里火着熬着,几经易主,沉沉浮浮。
还好,品牌的态度比较开放,对一些找上门来的品牌,比如Supreme、BAPE等都是来者不拒。
2015到2016,经历了从Vetements被致敬到主动与Vatements合作,Champion的logo,可算是结结实实地印到了潮流界。
尝到甜头,看到前景的Champion母公司Hanes brands,回收品牌在其他地区的商标代理权,更加集中、更有规划地去经营这个品牌、扩张这个品牌。
所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
Champion
联名,去年到今年,越来越多Champion门店在我们身边落地开花。
Champion X Beams, FW18
▼
作为品牌方,意识到logo有多好用,拿着它生财有道,自然没有问题。
截止今年上半年,Hanes brands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2%,达到了17.2亿美元,而Champion则成为整个集团内业绩贡献最大的品牌。
更何况产品上,Champion也不是只有那些被嘲“用logo圈钱”的联名限定,该有的基本款、该有的经典系列一个没少。
横纹编织技术REVERSE WEAVE专利
▼
品牌没问题、产品没问题,那到底哪里不对劲呢?
大概就是那种大家都为了这个logo一拥而上的热闹吧。
这种热闹我们真的不要太熟悉。从前年到去年,Vetements的袜子、ASSC的卫衣、甚至是喜茶的杯子,
面对这些logo和标签,哪一次大家不是从一开始的争相炫耀慢慢变得索然无味,最后逐渐觉得羞耻、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