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陆军,很多人脑海中立马浮现出印度人如同杂耍般的阅兵表演,载歌载舞的印度士兵,跟精锐毫不挨边。
但如果老蒋现在告诉你,印度山地部队称得上是现在世界上
高海拔作战经验最丰富、最强大
的山地部队,你相信吗?
也许很多人不信,但这就是现实。
首先,从人数上讲,印度山地部队足够唬人,其分为12个师,为了弥补此前后勤供应的问题,还特地为每一个山地师配备了8000人的后勤保障。印军山地师总人数达15万人,是
目前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一支山地部队。
其次,印度山地部队跟巴基斯坦军队一样,有着丰富的高原山地作战经验,注意,这里说的是作战,而不仅仅是驻守。
在高原山地,恶劣环境带来的减员比对手造成的战斗减员数量更大。为了维持战斗力,印巴两军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成熟的商业产品,包括防寒服、登山鞋、高热量食品和取暖设备等。即便是美军,也经常与印军举行山地战联合演习,从印军身上学习经验。
但印度山地部队的装备真的说不上好,现在印军山地师装备有AK-203改进型步枪、比利时sig716半自动步枪、以及最近从俄罗斯订购的大量7.62毫米突击步枪,同时还装备有RPG火箭筒、轻型迫击炮等便携式轻型火炮。
很多人注意到,这些似乎都是偏向轻兵武器,恐怕很难应对坚固堡垒等实质性威胁。
美国著名官媒曾经发表文章称“三个印度山地师的战斗力还不如美国一个第10山地师”。
主要是印军的衣物被褥和设施真的不算是好。大家很可能没去过这种地方,这种地方到了冬天真的是要人命。夏季夜晚温度也就刚好过零度,冬天更是昼夜温差巨大,到了夜晚极其寒冷。
因为空气稀薄,高海拔地区气温远比看起来低得多,居住设施必须要建在半地下,这样可以防风保暖。野战环境不比城里,只有帐篷给你住,冬季这种环境下,帐篷那点厚度跟一张纸没什么区别。
将设施埋半截在土里,把清出来的土堆到墙边,利用土壤的比热容,可以减缓气温剧烈波动。如果不这么干,一天的
温差可以达到50度
,中午帐篷里30度犹如炎夏,夜晚零下20度宛如严冬,任你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
这样的环境没有完备的设施和物资保障是熬不下去的。但印度缺的就是基础设施,他们在边境山区有177个主要边境哨所,其中有4/5的哨所无法获得供电保障,而且大部分哨所连暖气都没有。
士兵白天黑夜都要穿着防寒服,披着毯子,只能靠一点煤油炉子取暖。在这177个哨所中,还有40多个据点还在住帐篷和木棚子。
更最恐怖的是,印度山地部队连劣质的栽绒防寒服都没有给大兵们配备齐全。印度山地部队的二线士兵很多连防寒服和山地靴都没有,特别是新兵,就只有一些二手靴,甚至还是普通部队的靴子。
而且,还极度缺乏防寒口罩、羽绒服等装备。高热量食品,防雪眼镜更加缺乏,装备真的不算齐全。
美国官媒瞧不起印度其实真的没错。你看看以美军为首的大国军队现在穿的是什么?
用功能性材料制作,厚达七八层的可以按照气温调节的
ECWCS寒带制服系统。
而印军到现在给一线部队穿的还是栽绒人造毛的大衣,该材质是由绒布加一层化纤毛制成,材质差,透气性差。外面套一件商业版的登山羽绒服,然后再套一件防水的风衣,就这样在喜马拉雅山脉那种地方真的不算太好使!
前文我们也说过了,那种鬼地方由于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一天的温差往往可以达到50度,中午帐篷里30度犹如炎夏,夜晚零下20度宛如严冬。
印度人的制服在冷的时候或许还算好用,但到了中午的时候就麻烦了,连个轻便的外罩都没有。而美式的制服天热了可以直接穿着内衣和第四层的专业防风防水夹克活动,比印度军队的衣服实用太多了。
北京这天气马上就要转暖,紫外线很强烈,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穿着。市面上有一种皮肤风衣,比一般的风衣薄一点。皮肤风衣一词,顾名思义,就是要具备皮肤的一些性能,比如
透气、排汗、耐磨、轻盈
等。
目前市场上皮肤风衣种类繁多,有些看起来很漂亮,但是不透气,只能用“雨衣”来形容。客观地说,由于这几年工艺的进步,在技术和面料上面能做到超轻超薄的,已经不止patagonia一家了。
总之,好的皮肤风衣需要具备防水、防紫外线、防风、透气性好、柔软轻薄以及体积超小和易收纳等特点。
而我们龙牙研发的这款
潜行者便携风衣
就完美地集成了皮肤风衣的优点,又比皮肤风衣更加厚实耐用。
防风、防水、防紫外线
,还能做到
透气、轻薄、耐磨!
防风是皮肤风衣最基础的功能,我们龙牙的这款便携式风衣使用了一种十分耐磨的轻量化聚酰胺面料,而且还用了一些
特殊工艺
赋予面料防紫外线、防泼水等特殊性能。
在传统工艺中,实现
防紫外线和防泼水
的性能是需要在面料的基础上加一层功能涂层,但增加涂层的衣物又会牺牲衣服的透气性和轻薄性,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觉得穿皮肤风衣有些热的原因。
而这款潜伏者便携式风衣就不会,我们在面料上做了特殊的微褶工艺处理,穿上
不会有闷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