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的经济表现令人欣慰。各级政府应该趁此良机,在改革上动真格,做几件多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大事实事
上周,财经领域有两条重大新闻。一为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形势好于预期;一为国务院决定推出六项减税措施。二者紧密相关,有望形成良性循环,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后劲。
此次减税主要内容有三: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在一季度已出台降费2000亿元措施的基础上,有部门预计全年将由此再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税负3800多亿元。这些措施无疑是对企业界不断呼吁减税降费所作的积极回应,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实质性内容。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延续了2016年四季度以来的回暖趋势,并超出市场预期,为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工业较快增长、消费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一定成效,是经济实现“开门红”的三大原因。具体而言,在去产能、限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等因素推动下,去年下半年PPI结束54个月的负增长,并且快速攀升,改善了企业盈利状况。同时,PPP项目快速落地,带动基建投资增幅维持在高位,房地产销售火爆,部分传导到投资端,需求出现一定扩张。不过,当前中国经济回暖的基础并不牢固,需求和价格两方面的动能都可能衰减。此外,世界经济虽然进一步复苏,但不确定因素颇多。未来中国经济会否出现疲软迹象,从而使得下行压力再度增大,仍需密切关注。
在此关键时点,我们认为,在做好宏观调控的同时,应抓住经济回暖的良机,切实深化体制改革。
就宏观调控而言,应将政策重点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众所周知,货币政策巧于降温,拙于加热;长于总量调控,短于结构调整。但是,全球危机爆发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均扮演了过度吃重的角色,导致其边际效应递减。目前,中国货币政策已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中性,财政政策如何发挥更大作用,便更值得高度重视。这不仅是由于中国在国债规模、赤字空间等方面还有余地,还由于财政政策本身对于结构性改革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重中之重则是加速深化体制改革,这是维持当前经济回暖势头的根本保证。改革的路径已经铺就且广为人知,关键是下决心落实。以下数项改革异常紧迫:
推进国企改革。目前,盈利改善的企业相对集中在中上游产业,国有企业改善幅度更大,今年前两个月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00%。这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良好条件。应在加速去产能的同时,扩大市场准入,按照中国对OECD的承诺改善公司治理。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应尽快扩大。试点规模过小、试点扩大速度过慢、久试不推广,均可能贻误改革良机。
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包括开放电信、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健康和金融等行业,这本身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服务业开放可以有效创造就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直接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改革现有农地制度。在允许农民进城定居的同时,也应使得城里人在农村落户成为可能,实现双向良性互动。农地货币化既可以吸纳大量的流动性,也可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这是可以显著提升国民获得感的重要改革。
财税改革要坚持并提速。除了为企业减税降负,还要尽快理清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实施“营改增”以后,地方缺乏主体税种,虽然增值税收入中央地方五五分,但这毕竟是一个过渡方案,地方税体系建设和央地间收入分配等改革仍要加速推进。要根据实际财政状况,允许个别地方政府扩大债务规模,同时也要加强地方政府的责任约束,控制其债务上限。要防止地方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增加隐性负债。对地方隐性负债,财政部极为关注,不时发函建议严查,但只是提示风险,没有真正的制约手段,这类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完善来解决。过往数年,财政改革进展明显,但未竟之事颇多。应按照既定方针继续推进改革,不因主政官员更迭而受影响。
此外,还应借“一带一路”全面推开之机,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即将举行的“一带一路”峰会应当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里程碑。
改革的“时间窗口”着实难寻。遇到经济不景气,人们每每抱怨改革环境不佳;赶上经济繁荣,人们又容易不思进取。这种“改革时机悖论”必须打破。无论目前的经济回暖属于暂时抑或趋势,上述改革任务均是无法回避的。如果靠偏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买来的时间”被虚掷,政策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可能被迫在紧货币、紧财政的条件下实施改革,阵痛无疑会更加剧烈。一季度的经济表现令人欣慰。各级政府应该趁此良机,在改革上动真格,做几件多年想做却没有做成的大事实事。■
本文为2017年4月24日出版的《财新周刊》第16期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