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寻找一个最能够刺激感情的话题,然后用理性去分析这件事,才是对理性的最好的训练。
2
、企业本身是企业主的财产,所以他对员工的招聘条件做出任何要求都是合理的。
3
、幸福的生活的前提,是清醒的头脑。放弃了思考的责任的人,等于是放弃了整个人生。
政治正确是美国的不宽容的最新表现形式。它特别的恶毒,因为它是伪装成宽容的不宽容。
——
乔治
·
卡林(美国单口相声大师)
布老师,我发现你经常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看到世界的真相。那么,怎么样才能像你一样,清晰地,理性地,不带偏见地看待这个世界呢?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你的思维方式?
——
你好。感谢你问我这个问题。
说感谢并不是客套话。因为我知道自己虽然知识丰富,又能言善辩,但是最令我骄傲的地方并不是知识和口才,而是我的思维方式。所以你问我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很开心,很乐意把我的思维方式与大家分享。
我的思维方式之所以理性而清晰,是因为我能够从事物本身的逻辑,而不是从成见、偏见或情绪出发去思考问题。那么如何去从事物本身的逻辑出发思考问题?我今天就举一个小例子,帮助你们理解我的思维方式。
今天就从对某类人群的歧视、偏见这件事讲起。为什么?因为理性而清晰地思考问题,也就意味着思考的时候必须放下感情。所以去寻找一个最能够刺激感情的话题,然后试着去放下感情,仅仅用理性去分析这件事,才是对理性的最好的训练。
对某类人群的歧视,发生的比较多的场合,就是在企业的招聘中。有的企业招聘明确说不要女人,有的可以要女人,但是不要已婚未孕,有的不要长相丑陋的,有的不要身高欠佳的,有的不要低于某个学历,或者某些地域的,诸如此类。
性别、生育状况、长相、身高、学历、地域歧视是错的吗?很多人说:是的。那么它违反了什么原则呢?他们说:违反了人人平等原则。好了。一般人的讨论往往到此就结束了。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辨析
“
到底什么是所谓人人平等原则?
”
放弃了思考,他们就会轻易地被那些似是而非的谬论所绑架。
我接下来就可以帮助你构建一个思考的框架。请注意我的分析:
任何人的任何具体行为都是特殊的。如果我们不能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去给这个特殊的行为一个一般的定义,我们就无法清晰地判断它的对错。所以我们判断对错的第一步,就是给这个行为一个
“
从特殊到一般
”
的推理。
举个例子。什么是招聘歧视?能不能把
“
招聘歧视
”
这个行为进行一般化。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实际上
“
歧视
”
是一个带有贬义的字眼。如果我们用中性的词汇去描述
“
歧视
”
这个词的话,会发现
“
歧视
”
和
“
偏好、选择
”
没有区别。所谓
“
招聘歧视
”
,就是企业在偏好某些应聘者,并且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应聘者。
有了这个思路,我们会发现实际上人生无处不存在歧视,无处不存在偏好和选择。例如我们偏好和某个人在一起,选择了
ta
做男女朋友,就是歧视了其他的候选人。我们喜欢大城市,选择去大城市生活,就是歧视了小城市。我们选择去某个公司上班,就是歧视了其他的公司。我们本身的生活中就存在无数种偏好和选择,也就存在着无数种歧视。
从这个角度来看招聘歧视。招聘歧视实际上是企业主(股东),或者他的代理人,对于
“
谁能够代表企业来经营
”
而进行的一项管理决策。因为企业本身是企业主(股东)的财产,所以他和他的代理人,对企业员工的招聘条件做出任何要求,都是合理的。
这个合理性,就等同于你应当拥有
100%
的权力决定谁能去你家做客一样。企业是企业主(股东)的,管理层、员工都是企业的客人,只有企业主(股东)才是企业的主人。任何的场所,都应该是主人说了算。否认这个原则,就等于说任何人到你家去做客,你都不能拒绝了。这无疑是不可接受的。
有人说:我觉得企业不招聘已婚未孕的女性是不合理的。是的。你可以这样觉得。这没问题。但是因为企业不是你的,所以你的意见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并不重要。企业是企业主的,他的意见在企业中才是重要的。这是企业的性质决定的。企业说到底,是企业主的财产,必须符合财产权的规则。
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人都有一些无法解释的,毫无道理的喜好或者厌恶。例如有的人家里吃豆腐脑要放糖,有人要放盐和酱油。你作为一个咸党,会觉得豆腐脑放糖真是不可思议。那么一个甜党同样会觉得豆腐脑要放盐和酱油简直是恶心。但是谁才有资格决定自己的豆腐脑到底是放糖还是放盐和酱油?他自己。
别人的企业也是一样。你可以看不惯,你可以抵制,你可以咒骂,你甚至可以建立一个企业,专门招聘已婚未孕的女性,男的,未婚和已育的女性都不要。但是你不应当有插手别人企业经营的权力。
再换两个角度看招聘歧视。如果说招聘歧视是不合理的,是应该立法禁止的,就等于说,企业主应该被迫去接受那些他不愿意接受的应聘者。请注意,此时此刻,假设企业主因为法律强制,接受了这些应聘者,这些应聘者就是
“
在违背他人的意愿的前提下占用他人的财产
”
。这个定义实际上就是抢劫定义。那么强迫企业接受一个员工,也就是等同于抢劫了。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并不是真相。真相往往是由逻辑揭示的。我们眼睛看到的是:一群被企业主歧视的
“
弱势群体
”
被国家的法律
“
保护
”
,而得以进入企业找到工作。那么实际上根据逻辑的推理,这些表面上的
“
弱势群体
”
实际上是抢劫者,而看上去充满偏见和歧视的企业主,却成了受害者。
最后一个角度,继续观察这两群人。我们发现:
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所谓的人人平等?
我们假设在一个社会中,男人可以随意挑选任何女人做他的妻子,女人却不能拒绝任何男人的求婚,这难道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吗?当然不是。这是邪恶的男权压迫社会。那么这种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到了经济领域:应聘者可以不去自己不喜欢的企业,但是企业主却不能拒绝自己不喜欢的应聘者。这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
“
平等
”
呢?
这当然不是平等。这是太明显不过的不平等。那么普通人为什么看不出来,反而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因为普通人并没有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容易被情感冲昏头脑。而使用我的方法,你就能够学会理性、清晰,从事物本身的逻辑,而不是情感和偏见出发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今天想告诉你的,如何抓住事物的本质,看到世界的真相。
那么有的人问了:为什么我要按照你说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看到世界的真相呢?总是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多痛苦呀。我随大流不是很舒服?
这个问题你需要这样去理解:人总是要去相信某些东西。你不去寻找真相,相信真理,你就一定会被社会上流行的混乱、错误的思想所蒙蔽和欺骗。而有些邪恶的人,他们正是利用了你的这种懒惰的心态,去编造谎言,给你洗脑,利用你,榨干你,让你以为自己生活的很开心,但实际上却是为他们奉献出了自己的财富甚至是生命。
幸福的生活的前提,是清醒的头脑。放弃了思考的责任的人,等于是放弃了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