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
“
生命季刊
”
,选择
“
关注
”
,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今日经文:耶稣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在殿里有瞎子瘸子,到耶稣跟前。祂就治好了他们。祭司长和文士,看见耶稣所行的奇事,又见小孩子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就甚恼怒,
对祂说,“这些人所说的,你听见了吗?”耶稣说,“是的。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太福音
21:12-16)
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当主耶稣洁净圣殿的时候,殿里有四种人。这四种人,有着不同的信仰
“特色”,与耶稣构成了不同的信仰关系。
第一种人,是那些在殿里做买卖的,他们是那种把
“祷告的殿”变成“贼窝”的人。他们在腐败的守殿官的默许下,进入圣殿区域,他们如鱼得水,好像进入了一个商业气息浓厚的贸易市场。对他们来说,圣殿已经失去了灵性特质,他们个个成了用欲望的目光盯着别人口袋里银子的贼。对这种人,耶稣带着自己从上面来的权柄,把他们赶出了圣殿。
第二种人,是那些瞎子和瘸子。他们在世上贫苦无告,把圣殿当成了“医院”。也许他们听说那有医治之能的耶稣,会来圣殿教训人,他们就在那里等候祂在他们身上行医治的神迹。他们深知自己需要医治,于是他们“到耶稣跟前”。主耶稣对这些人充满了怜悯,在上十字架为人赎罪之前,仍然在做医治人身体的工作。这些人来到圣殿的目的很明确——得着医治。从这个角度上看,圣殿是他们的希望和依靠。他们不准备把圣殿以及圣殿在以色列人信仰中的意义搞明白。等得了医治后,他们有可能连回来对“医生”说声“感谢”都做不到。
第三种人,是祭司长和文士。他们是
“宗教人士”,有丰富的律法的知识和敬虔的外貌。但他们仇视耶稣,绝对不相信这个拿撒勒木匠,会是以色列人所等候的弥赛亚。在福音书中,主耶稣对他们的责备最为严厉(参太23:13-26),说他们是假冒为善之徒,是瞎眼领路的;他们计较人们是否献上了薄荷与茴香的十分之一,却弃公义、怜悯、信实如蔽屣;他们走遍海洋陆地勾引人入教,却使他们成了地狱之子;他们善于粉饰外面,虽然里面充满了污秽……在圣殿里,他们对做买卖的人把圣殿变成贼窝并不在意,但对小孩子赞美耶稣却表现出出奇的愤怒。
第四种人,是高唱
“和散那”的小孩子。“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这是耶稣骑驴进入圣城时人们所呼喊的。莫非这些孩子也在那呼喊的人群中?当人们呼喊的热情渐渐消失后,这些孩子却继续跟着耶稣进了圣殿。尽管耶稣的行动已经使殿里的气氛变得紧张,但这些单纯的孩子却认定祂就是那将要来的“大卫的子孙”,因此高喊:“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而这样的呼喊,令祭司长和文士们愤怒不已。但耶稣却告诉这群熟读旧约律法的人们,孩子们的呼喊,是对旧约先知之弥赛亚预言的回应。因为神要“
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
”(见诗8:2)——这话应验在孩子们对耶稣赞美的事情上了。这是一群从神那里领受了最单纯之信心的孩子。因此主劝人回转像小孩子的样式,因为在天国里正是这样的人。
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在主耶稣洁净圣殿时,殿里有这四种人,那么,在今天的教会里会不会也有这四类人呢?没有第一种人,教会如何会如此世俗化呢?当然教会里也有不少要神迹求医治的人。但如果他们把信心建立在神迹与医治上面,而不去思想耶稣是谁,以及祂在神永恒的救恩计划中,到底为我们做了什么,那就很可惜了。第三种人的存在,使得假宗教和假敬虔充斥在教会里,假先知与假教师也层出不穷。
但感谢主,今天的教会中,也有数不清的第四种人
——那些信心单纯的“孩子”。虽然那些“买卖人”把祷告的殿变成了贼窝,虽然有人把信仰的焦点变成了神迹与医治之能的彰显,虽然假宗教与假敬虔在荼毒着我们的信仰;然而,教会的主,和以教会为居所的圣灵,却把单纯的信心,单纯的赞美,单纯的爱,赏赐给那一路跟随耶稣进入圣殿的孩子们。但愿我们的弟兄姊妹都是这样的孩子。
祷告:亲爱的主,在你洁净教会的时候,我们多么愿意成为对你有单纯信心的小孩子啊!我们愿意单纯地赞美你,敬拜你,爱你,跟从你。愿荣耀归给你。阿们!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这篇文章,请点击手机屏幕的右上角,然后
“
查看公众帐号
”
,点击
“
关注
”
即可。
您若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回应或评论。
“
生命季刊微信平台牧师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