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40岁的瘫痪绣娘席和玉在众人簇拥下,回到了自己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的家。她深情地看着自己刚出生一周的女儿,露出笑容。如果你不看完整个故事,肯定不能理解席和玉这“会心地笑”里,饱含着多少满足,多少感慨以及感激。对于一个瘫痪了22年的农村女人来说,找到自己的爱情、完成一段婚姻,然后有一个孩子,无异于一场新生。
2月15日,记者第一次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病床上见到席和玉。身边站着的是她的老公郭道付,今年43岁,正在给席和玉梳头。第二天席和玉即将进行剖腹产,毫无疑问她是一位特殊产妇。18岁时,席和玉从梯子滑落摔成腰部以下截瘫,20余年来她从不敢奢望爱情,更没想过要去做一个母亲。但身边这个男人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人生。
席和玉是黄冈市红安县有名的绣娘。在瘫痪之后,她自学绘画和刺绣,她说绣花是她最大的快乐。身体受限的她只能趴着绣,有一段时间她默默趴在床上绣出300多双绣花鞋垫。通过小小的鞋垫,她绣出七彩天地、和谐世界,绣出她内心世界的期盼与向往,作品在红安当地、上海世博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展出,她的作品从小绣房飞进大都市,陈列京城的经济大舞台。
2008年,她被列入传统艺术类红安绣花鞋垫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安绣花鞋垫传承人之一,2016年黄冈地区“五四青年奖章”候选人之一。在刺绣方面,她已崭露头角,但在感情生活方面,她一直都是空白。席和玉也坦言,农村很多人经常闲言碎语,并且开她身体缺陷的玩笑,让她内心无比挣扎。她也渴望爱,渴望成为完整女人。
2012年,郭道付(左一)在网上看到了席和玉的相关报道,通过网络找到了席和玉的联系方式。那时候郭道付离婚,还有一个8岁的女儿(右一,如今12岁)在身边。他被席和玉的坚韧意志以及心灵手巧所吸引,“死皮赖脸”来跟席和玉搭讪,并来到她的家,向其家人表明心意。席和玉的家人觉得郭道付是个骗子,但随着相处,郭道付渐渐融化了席和玉的心。他给了席和玉从未有过的被爱的感觉。
最终他们结合组成家庭,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于红安县七里坪长胜街开办了“红安绣活传习所”,售卖自己的手工作品,如红安绣花鞋垫、红安大布床单、千层底手工布鞋、猪头鞋、虎头鞋等,同时免费给晚辈传授技艺,挖掘民间古老绣活,生活虽清苦但平淡幸福。
原本以为两人并未考虑能有自己的孩子,但2016年6月,席和玉意外发现自己怀孕。经过多方打听,瘫痪病人可以生子,所以两人决定留下孩子,并在2月中旬入住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对于席和玉来说,这个孩子承载着她很多梦想,然而自己的身体状况极为特殊,即便医生多次表示“没有太大问题”,可夫妻俩仍然有些担心。
2月16日,是席和玉即将进行剖腹产的日子。聊着自己的经历,席和玉突然有些激动。由于身体情况特殊,加上有心脏方面的问题,因此医院方面才提前选择给她进行剖腹产。其实直至真正成为一名母亲之前,席和玉的内心从没有真正平静过。
早晨11点左右,席和玉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她的老公和亲人在房间内陪护,为她舒缓紧张情绪。
一切就绪,席和玉被推进手术室。
席和玉手术的难题之一就是麻醉,医院方面曾多次召开专家会议,商讨席和玉的麻醉方案。医生在临床最终决定采取全身麻醉,原因是席和玉的脊柱有侧弯,影响麻药效果。
12时10分左右,剖宫产手术正式开始。
12时17分,一名女婴从席和玉子宫内被取出。经过测量,孩子有5斤,身长46厘米。
非常幸运,孩子的呼吸情况良好,不需要进入新生儿科保温箱,这样的情况出乎医护工作者的意料。
守在门外的郭道付激动不已,深情望着女儿。
由于是全身麻醉,孩子出来后1个半小时,席和玉还没有被推出手术室。郭道付捧着一束花,呆呆地站在手术室门口等待。
下午2点10分,虚弱的席和玉被推出手术室,一直闭着眼睛叫着“我的孩子在哪里”。郭道付赶紧上前,对她说“看看我,是我啊,孩子都很好,你怎么样了?”席和玉睁开了眼睛,深情望着她的男人。
孩子的到来,让这个家庭有了新生活开始的起点。虚弱的席和玉整个下午都还在病床昏睡,但她成功地做了妈妈,实现了原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和郭道付的生活从此将有一个新的开始。晚上,席和玉醒来,但孩子正在睡觉。她看不清楚孩子的样子,心急的她,就拿起手机看医护人员给她拍摄的照片。
席和玉的恢复状况非常好,伤口的疼痛逐渐减轻,术后三天已经可以坐着。日日与孩子相伴,席和玉的喜悦溢于言表。刚住进医院时的那种不安,已经荡然无存,她不断地向问候自己的亲朋好友表达爱意。
出院当天,从红安来了一些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在席和玉怀孕前就一直义务帮助她,解决了她很多生活上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