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欧商业评论
“思维力成就决策力”,《中欧商业评论》依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强大的资源优势,以最深入和前瞻性的触角,透析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为中国企业提供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并提升中国商业精英的思维力、决策力、领导力,被誉为 “商业决策必读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仅7.5元!价格大降,部分已售罄 ·  5 天前  
湖北经视  ·  最新消息:已不幸遇难 ·  5 天前  
湖北经视  ·  演员杨洋案,判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欧商业评论

职场中,说错话,要命!

中欧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 2024-02-23 12:00

正文

‍‍







强势方的平原君

是这样陷入窘境的


平原君赵胜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有声名,当时各国争相招纳门客贤士,平原君也招纳门客三千。


《史记》记载,平原君有个邻居是个跛子,去打水时一摇一晃地走路。平原君家里的美人看见了,忍不住笑出来。跛子找上门,平原君亲自接待了他,跛子说:“我听说您为了招才士,不惜代价,大家争相投奔您,也因为您能看重才士而轻视美女。现在你家里的美女对我不尊敬,取笑我,我希望你宰了她,把头给我。”平原君笑着答应了,等跛子走了,平原君说:“这家伙,因为一笑,就想我杀掉我的美人,真是太过分了。”


他压根没当回事,但没有想到,之后一年时间,门客陆续离开。平原君感到奇怪,就问手下人:“我平时对大家很好呀,怎么反而陆续离开了?”手下人说起之前这件事,平原君意识到不对,这才去杀了美人,献给跛子,之后门客又陆续回流。


这件事从现代人的眼光看,美人最多不过是笑点低了些,来人直接索命,怎么看也过分了。换如今的任何一个人,都难免要动气,说的话只会比平原君更失礼。但即便撇开古代男尊女卑思想,这里面依然有些值得反省的地方。


首先跛子第一句话就上纲上线,提到了招揽门客,不管其逻辑多么不合理,却将这个小事和平原君招揽门客的政策直接绑架在一起。平原君这时候应该涉世未深。平原君第二个错误接踵而来,失信于人,大约在他看来这种事没有解释理会的必要,但忽略了其过程本身已经足够给外人理由带节奏了。至于其他发生了什么,史料不详。一般来说,每个地方都会有些喜欢浑水摸鱼的人,外部又有竞争环境,比如,其他豪门也在延揽门客。平原君对此事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棋失一招,被动之下应对的代价就比较大了。


日后老练一些的平原君,再遇到类似的事,怎么处理才合适?不妨设想一种最简明的流程。首先耐心接待,等听到来者把这件事上纲上线,就该提神了,来者不是善茬,需要小心应对。然后毕恭毕敬,客气道歉,一面给予一定规格的接待,安排酒食,派发红包,专人陪同。酒也下肚了,好处也到手了,来人应该不会闹了。


如果跛子要美人道歉,那又麻烦了。这事管理者知道背后情理和风险,但和基层人员沟通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美人通情达理也罢了,要是美人觉得委屈,我随便笑笑就要砍头,什么道理。再来个能搅的,说平原君对外软弱,对内强压,也站得住脚,那么对外还没摆平,内部争端又起了。


所以平原君也要根据美人的性格来决定说服方法,遇到能搅的一面好言相待,一面为跛子找借口,这个老邻居人很好的,为我们赵国做了一些事,你就委屈下。前两天看到的一只玉璧不错,我想给你带在身边很合适,走吧,不浪费时间。总算搞定了,这之后还得整改一下楼上窗帘,免得以后再发生类似事件。


这么一件最初看来不大的事,即便顺利解决也要费些周章,并且现在我们这么一说,听起来可以摆平,不至于后来那么被动。


但这里有两点需要知道。首先毕竟这是马后炮,事情发生时,能否立即对该事件作出升级判断,这需要阅历和认知,需要随机应变。再者,招待、红包、玉璧善后这些都是要成本的,人力成本、资源成本。平原君作为万乘之国的国相,来个人就这么费一通事,那还不疲于奔命。


平原君对待跛子的轻慢态度招致损失,是典型的强势方对弱势方处理不当。弱势方的力量不如强势方,但体量成本相对要小,有时候可以利用这点以小博大。




弱势方的窦婴

将一手差牌当好牌来打


但弱势方千万别觉得光脚不怕穿鞋的,自己拿着强势方的把柄就一味不放。《史记》汉初外戚窦婴和田蚡的斗争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太史公讲述得很详细。


窦婴是外戚,在汉景帝时期官至丞相,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权倾朝野,宾客满天下,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不再为官,靠山窦太后去世后更加失势,权柄逐渐落到王太后的弟弟田蚡手上。


汉武帝元光三年的一天,赋闲在家的窦婴,遇到一件事:当朝丞相田蚡的门客籍福造访,提出一个要求,希望窦婴把城南的一片田地让给田蚡,这个要求可谓强取豪夺。从博弈层面考虑,田蚡方提出这种过分的的要求,是很容易遭到窦婴方坚决拒绝的,表面上可以看成是田蚡对此事处理轻率,但难道真没有挑事的意思吗?毕竟在田蚡刚刚上位的时候,确实有过对窦婴系打压,提拔自己嫡系的举动。所以,这里田蚡的要求看似轻率,但对窦婴方来说,则是一种考验。


窦婴第一时间就做出答复——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否?——他用近乎悲壮的语气拒绝了这种无理的要求,同时认为这种拒绝很正常,双方势能力量对比,并不至于影响这种拒绝的后果。这里也不排除窦婴对过往的尊贵和人脉关系还有一些自信。


窦婴的至交好友灌夫恰好在场,灌夫为人刚直,经常发酒疯,尊重寒士,对达官贵人则不放在眼里,唯独和窦婴特别要好。于是也大骂籍福,除了田蚡这个要求本身过分之外,也因为田蚡未曾发迹时曾在窦婴手下任职,当初毕恭毕敬,而今却如此傲慢。包括籍福原本也是窦婴的门下,趋炎附势,跳槽到了田蚡门下。


籍福是老于世故的人,窦婴这边是说不上什么了,他回到田蚡面前,也没有明说窦婴和灌夫的态度,只说窦婴老迈了,等他死了以后再说吧。但田蚡后来还是得知了窦婴和灌夫的愤恨情绪。


田蚡十分不满,说:“窦婴的儿子犯了死罪,是我设法救了他。一块田的事情,竟然这样对我。”窦婴和田蚡以前因为权力的升降就存在一些隔阂,但都在暗处,这一回合,交涉失败使得较量上升到明面了,双方都不愉快。


第二回合发生在次年的春天,《史记》记载——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请案。上曰:“此丞相事,何请。”


田蚡把灌夫作为突破口,一天和汉武帝说,灌夫家在颍川极其骄横,百姓都受其欺凌,请求皇上查办。田蚡下这步棋显然是经过充分考虑的,将来事件升级成和窦婴的对决,已经先一步和汉武帝备份。而且,皇帝金口玉言,如果脱口而出这种鱼肉百姓的人赶紧从重从严查处,那么事情就省事了。哪怕皇帝随口说一句丞相酌情处理,田蚡也好办。汉武帝这时候虽然年轻,但已经表现出很成熟的政治天赋,轻巧得回了句这是丞相的分内事,把皮球踢还给田蚡。


田蚡开始查办灌夫,灌夫也不是吃素的,抓住了田蚡的短处,田蚡以非法手段谋利,收取淮南王的金钱,与淮南王有些不当的对话等等。田蚡有心虚之处,两边宾客从中调解,不了了之。


事情虽然暂时揭过,但这回交锋的田蚡和灌夫,都深知自己内在的问题和对面的恶毒心理,免不了提升戒心。无形的高垒深沟,加强防御。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随后一件事意外地打破了僵局。田蚡嫁女儿,这是太后娘家人喜事自然遍邀朝廷公卿。窦婴也去,他不仅自己去,还特地去找灌夫,请灌夫一起。灌夫这个人不喝酒的时候还是有些心机的,说算了吧,自己已经得罪丞相了,不去凑这个热闹。窦婴不知道怎么想的,没有当一回事,大刺刺地说事情早就过去了。灌夫无奈,只得一同前往。


宴会在田蚡府上举办,席间大家起身敬酒,先是田蚡,他敬酒时,所有人都离开座位,伏在地上。等到窦婴敬酒时,只有老朋友离开座位行礼,其他人也就是跪在席子,灌夫心里十分不快。窦婴敬到田蚡时,田蚡又没有喝整杯,灌夫更加不快。


窦婴敬到临汝候时,临汝候和程不识窃窃私语,不肯起身,灌夫瞬间爆发了,对临汝候吼道:“平时你鄙视程不识不值一钱,现在长者过来敬酒,你反而像个娘们粘着别人叽叽咕咕。”田蚡在边上看到,立刻就训斥灌夫无礼,灌夫气性上来,泼撒的说:“今天砍了我的头穿了我的胸,我都不在乎,”在人家家里和主人发脾气,还是正得时的当朝丞相。这还得了。在座宾客吓得纷纷起身告辞。


籍福想过来圆场,灌夫已经彻底失控,坚决不道歉,当场被扣押。因为宴会本有太后下诏,所以就此上纲上线,定了灌夫不敬之罪。本来席间喝酒胡扯两句也不算大事,估计当事人临汝侯也不想把事闹大,这么小的事结这么大仇怨,何必呢。但实际上是这不过是田蚡和窦婴较量的产物,大家都在棋盘上。


这次田蚡吸取上次经验教训,立即派人前往灌夫家里,把相关人等关押的关押,处斩的处斩,灌夫本人又在牢中,灌夫家的反抗体系土崩本届。而各级官员都是丞相的人,之前田蚡那些被灌夫所掌握的把柄也就没法向上面告发。


窦婴很惭愧,当初灌夫并不想出席,是自己非要拖他来,于是铁了心要营救灌夫。窦婴老婆劝说,灌夫得罪的是当朝丞相,连着太后家里的人一起得罪了,你救得了吗?


窦婴说:“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和之前拒绝籍福那句一样的风格,沉郁悲壮有力。真感觉窦婴走错了片场,他该搞文艺而不是搞政治。


窦婴瞒着家里人外出上书,汉武帝立即接见了他,窦婴说了酒席间的情况,认为灌夫这事够不上死罪,汉武帝觉得有道理,就让窦婴和田蚡在朝廷上公开辩论这件事。窦婴私下自然也免不了四处疏通各种关节喉舌。最终回合的较量开始,廷辩两人各执一词,窦婴的侧重点是灌夫酒后失言,罪不至死,至于其他的是另一回事。


田蚡则强调这些其他的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灌夫家平时确实横行乡里,欺负百姓。窦婴情急之下,又直接对田蚡进行攻击,说田蚡的各种缺点,田蚡针锋相对地回击说,我不过是有些骄奢,贪图享受罢了。你和灌夫呢?成天聚集豪侠之徒,议论天下事,好像期待有什么事发生一样。


田蚡这段话意有所指,自古以来,对皇帝来说,位高权重的大臣,骄奢淫逸都不算事,表现出过人的才智和志向才是事。秦时王翦出征前,多求美田宅园池以自污。汉初陈豨广收门客而招到忌讳。田蚡这段话的内涵汉武帝如何听不出,窦婴当然也能听得出,以窦婴这种急脾气,当场非得暴跳如雷。


两人扯来扯去,场面十分难堪,汉武帝问其他大臣,除了汲黯态度鲜明地支持窦婴以外,其他人全部不偏不倚。一方面谁也不愿意得罪位高权重的田蚡,一方面窦婴曾经显贵的时间比较长,社会名望不一般,大家也不想在舆论圈得到恶评。汉武帝十分恼怒,因为众人这种不敢担责任的态度,说白了是对自己以外的其他人依然有顾虑,皇权不足以震慑。


廷辩结束,太后知道了情况,大发雷霆,偏袒弟弟田蚡,武帝把事情移交司法部门,派了御史核查案卷。案件进入求证审理阶段,这正是掌权一方主动的时候,所有搜罗的证据都对灌夫不利。窦婴有作伪证的嫌疑,被捕下狱。这意味着,窦婴和灌夫两个人的活动能量都被控制死了。这时候,再没有人为灌夫说话了,对他的判决是灭族。


窦婴在牢中不得已祭出最后一招,他曾受汉景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就让自己的侄子上书,希望能再次被汉武帝召见。但是,核查宫内档案,并没有这份遗诏。窦婴不但没能面见皇上,还授人以柄,伪造先帝遗诏是死罪。窦婴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之后灌夫全家被处决。据说朝廷一度打算免掉窦婴死罪,但关于窦婴的一些流言又传了出来,留言来自何方不难判断,反正汉武帝听到后十分不快,窦婴最后在渭城被斩首示众。至此全部斗争结束。


这是一场非常典型的弱势方与强势方抗衡的斗争,弱势方虽然也有能量,但是缺乏纵深,只要强势方足够慎重地对待,弱势方就始终处于被动的境地,不论怎么折腾,路越走越窄,可打的牌越来越少。


追溯窦婴方面失败最主要原因,显然是从开始就对形势缺乏清醒的认知,如果知道后来这些事,在籍福前来的时候,他还会盛气以对吗?


******


平原君和窦婴这两个案例,被动从最初的交涉就开始了,一个人一颦一笑的事,都能搞得很复杂,一个看似不合情理的要求,都能发展成惊涛骇浪。不论强势方还是弱势方,都该审慎面对可能发生的事态。同样我们可想而知,两个大的集团体之间的磕磕碰碰,必然错综复杂,没有一件事可以孤立看待。



撰 文:符   晚

运 营:王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