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读城事
和城市有关的数据运用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数读城事

“一眼千年,一步万里”,这套地理书值得收藏

数读城事  · 公众号  ·  · 2024-09-26 08: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如果说有一套书,极尽中国地理地貌之美、之壮阔,那绝对要推荐《这里是中国1+2》。

“一眼千年,一步万里,每一寸都是挚爱”,星球研究所打造的《这里是中国1+2》,以深情的文字、唯美的照片、专业的地图,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绝对适合收藏。

纸上大片
带你重新认知中国
《这里是中国》 曾被作为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读物,表达的主题之一就是—— 中国自然地理之美,以及历史人文之美

也许我们很多人穷尽一生,也很难走遍祖国大地的每一寸土地。 中国,我们生活在这里,但可能真的没见过她最美的样子。

藏东南云海 摄影 李珩

塔克拉玛干沙漠 摄影 赵来清

喀拉峻“人体草原” 摄影 都文明
喀拉峻一处河谷坡地草原高低起伏,在阳光照耀下,如俯卧的“裸体背部”

昭苏县马场 摄影 赖宇宁

浙江鼎湖峰 摄影 马玉晗

《这里是中国》的诞生,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闻所未闻的极美中国。
比如,中国地理格局分为三 阶梯,这个大家初中地理都学过了。但要说三级阶梯的 差异造成的景观变化 ,可能大多数人并没有直观的认识。

《这里是中国》通过美丽的风光,将中国地理格局的差异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南迦巴瓦峰 摄影 张扬的小强
南迦巴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属于第一级阶梯

东川红土地 摄影 刘明珠
东川红土地位于云贵高原 属于第二级阶梯
华北平原 摄影 陈俊杰
华北平原属于第三级阶梯

中国的名山大川,有价值之处不仅在于景色,更在于 它所孕育的生命。

多刺绿绒蒿 摄影 赵新录
多刺绿绒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海拔4200-5400米的高山草甸、石缝或流石滩中

奔跑的藏原羚 图片来自可可西里管理处
藏原羚,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腹锦鸡 摄影 张强
红腹锦鸡主要发布在中国中部和西南部山区

这些美得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背后,是星球研究所团队对中国地理的独特解读和匠心呈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

长江第一湾 摄影 崔永江
长江第一湾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石鼓镇与香格里拉县南部沙松碧村之间

永泰古城 摄影 程伟刚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现存城址为明代遗存

贡嘎山西坡 摄影 南卡

打开极美中国,每一寸都是挚爱。

中国的美,不光有山川河岳,更有 城市烟火。
由于咱地大物博,我们对很多地方的印象很容易模糊成各种“符号”:提到甘肃,就是兰州拉面;提到西安,就是兵马俑;提到成都,就是大熊猫 ……
成都茶馆 摄影 朱建国

中国,我们生活在这里,但我们可能真的不了解她。

《这里是中国》用最直观的方式,还原 真实的人文中国:

这里的甘肃,并非荒凉肃杀的黄土高坡,而是一个愈多元愈美丽的历史文化交汇地;

夕阳映照下的嘉峪关关城 摄影 邱建军

这里的西安,不是一座只有兵马俑的古老帝都,而是历经无数次城毁人失、依旧鲜衣怒马的活力之城;

大兴善寺 摄影 王东

如星球研究所创始人耿华军所说,地理科普不是只晒晒美图、列列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其 背后传递的东西

写九寨沟,这里仿佛在展示这里“一切磨难皆是修炼,一切毁灭皆是创造”的人生智慧;

犀牛海 摄影 曾勇前
秋天的九寨沟沟谷两岸层林尽染

写四姑娘山,“元素如果独立出来,并不特别出众,但是当它们相互交融、共生共存时,奇迹便会出现。”

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峰倒影 摄影 大川健三

写西安,“它历经无数次城毁人失,却总有一种力量,让它焕然一新。”

西安城墙 摄影 王旭东

这些丰富的内容, 来源于星球研究所团队夜以继日的精心打磨。


100年,建设改变中国


如果说《这里是中国》是从地理的维度,带我们“一步万里”,发现中国自然地理的极致之美,那《这里是中国2》就是以时间为刻度,见证中国人文地理和工程巨制的波澜壮阔。
1+1>2。超级工程+超级风景,大美河山和大国工程在这本书里有机融合,生生不息,壮美动人。



10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至于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视角看待中国地理。
超大型的城市构成了新的“山岳”,纵横的路网构成了新的“河流”,能源、矿产、水资源进行着大范围的调动和重组,这是这颗蓝色星球上前所未有的地表塑造。

《这里是中国2》就从“连接”“重组”“家园”“梦想”4个维度,呈现中国这片神奇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气磅礴,又温情脉脉。
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幅员辽阔,但山地和丘陵却占60%以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镶嵌在纵横交错的山地中,形成各自独立的单元。
连接,势在必行。


贵广高铁列车驶过阳朔山水  摄影 黄一骏

滇越铁路人字桥 摄影 舒骏逸

2018年6月9日,武汉地铁7号线三阳路越江隧道,工人正在检修越江盾构机内部核心结构
摄影 黄蕾
跨越大江大河,凿穿高山峡谷,飞跃海峡海湾……攻坚克难,也要把这个庞大的国家连成一体。
终于,我们拥有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也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人背马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公路铁路便捷出行,北方人可以吃到南方的热带瓜果、用上南方的水,南方人也吃得上东北黑土地种出的粮食、烧上北方运来的煤。

中国人口分布图  制图 星球研究所

中国电力资源分布及调配 制图 星球研究所
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舒适,离不开一项项拔地而起的超级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南水北调……一组简简单单的4字项目,背后是超大范围、超大规模的资源重组和配置。

雾霾从哪里来  制图 星球研究所
当国家高速运转起来,对青山绿水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
土地修复、治水防洪、保卫蓝天、生态多样性保护……书里用单独的一章,讲述我们对保护家园所做出的努力。

西安高新区蓝天 摄影 王警
这里是西安,扫去雾霾和沙尘,蓝天白云,格外漂亮。

大渡河四川泸定段 摄影 曹铁
这里是四川泸定,蜿蜒的乡村公路看起来是不是很像一只巨大的手?
最后,《这里是中国2》带我们冲出地球,目光直指太空。
T字构型的中国空间站  制图 星球研究所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五号”飞船起飞的过程  摄影 南勇
50多年前,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50余年后,一代代中国运载火箭奔向星辰大海,天宫揽月,北斗布阵。

北斗完全体 制图 星球研究所
这是北斗卫星导航卫星系统。
45颗卫星在太空中环绕地球,2700多个基准站在地面上组成“天罗地网”。
30多万名科技工作人员,400多家研发单位,奋战20多年,梦想终于成真。

中国边防军人在雪山上巡逻 摄影 刘晓东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者摆出“祖国万岁”的字样
摄影 黄正平

“武汉半岛”和长江桥梁拉页
中国很大很大,大到难以用单一的维度去描述,大到值得出很多很多书来讲述她;中国又很小很小,你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