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3日,2024年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专在浙江绍兴举办,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是中国建筑学会长期品牌活动之一,也是业界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之一。本次会议以“营造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围绕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宜居城市、建筑设计、生态低碳、城市更新等议题开展学术研讨。公司总工程师田伟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专题分享。
田伟作题为“海外EPC项目特点及管理实践”的专题演讲,对国际EPC工程项目的重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分享了中建八局在国际化建设和海外工程项目总承包方面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在海外市场环境下,如何通过设计引领、价值工程、技术创新等方式打开海外EPC项目管理的突破口,总结提炼了海外EPC项目的管理策略和管理重点,充分展示中建八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关于海外EPC工程项目,田伟提出了六点方面的思考:
一是要提升总承包商的价值创造能力
,平衡业主的成本控制和承包商的合理利润之间的矛盾;
二是要树立共赢的理念
,建立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只有业主、总承包商和分包商共赢才能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以设计为核心,掌握设计主动权
,EPC项目必须以设计为核心,重视属地设计顾问和属地行业专家;
四是要培养EPC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在设计管理、价值工程、供应链、分包管理、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培养懂设计、通商务、善协调、专现场的复合型人才;
五是要锤炼非完全EPC条件下的总承包能力
,持续提升在不利条件下推进项目和控制全局的能力;
六是要探索EPC新模式
,将EPC向前端的融资和后端的运营进行延伸,拓展ECI(Early Contractor Involvement)等业务,为业主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
会后讨论环节,田伟和与会专家就“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指出,中国建筑业出海发展经历了通过中国对外经援项目出海、通过中国政府主导的F+EPC模式(融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项目出海,到今天的国内产业输出和海外市场竞争阶段,未来的“一带一路”发展仍有很大空间。讨论会上,针对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企业和高校合作这一议题,田伟建议要加强企业和高校的科技研发合作,共同组团出海发展,并鼓励和呼吁广大高校学子,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投身海外建设事业,在海外寻找更好的机遇与发展空间。
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秦海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世明,绍兴市委书记施惠芳,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国际建筑师协会秘书长瑞伊·雷奥等领导出席活动,来自国内外建筑学界的院士大师、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媒体代表等共计2000余人参与会议,共同交流建筑科学领域前沿学术理论、创新技术和实践成果。公司科技质量体系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本次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由中国建筑学会、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会包含主旨报告会、院士沙龙、专题论坛、圆桌会议等26场学术活动。
内容来源:中建八局海外公司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科技质量部
编辑:朱翔
校对:李沛、齐贤刚
审核:王立明、王鸿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需其他资料,请文末留言联系
▼近期热点:点击图片链接
招聘丨上海中建海外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度秋季校园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