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的努力必须在100%的专注力基础上才能成功。
专注力,就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
豆瓣评分9.1分的纪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带我们见识了比尔·盖茨的传奇人生,他的乐观、好奇心和热情曾激发他对微软的初始愿景
,我们还看到了
比尔·盖茨耗尽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和精力,来专研那些“微小”问题的专注力
。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说过:
专注是比智商更容易让孩子成功的因素
。或许正是这种持续专注,造就了今天的比尔·盖茨!
为什么需要专注力?
Silktide的创始人
奥利弗·恩伯顿(
Oliver Emberton
)
曾将我们的大脑比作灌满了蜜蜂的沙滩排球
,上百个互相矛盾的冲动想法把我们推向不同的方向。
特别是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好玩的游戏、精彩的节目、巧妙的广告……如果你心不在焉,你就会被“大数据”找到。
如果专注力是关乎一生的能力,那么对于家长来说,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说,专注力的培养又有何不同
?甚至对于智能设备不离手的成年人来说,如何科学地了解专注力……
∆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书单课,
新春特惠立减20元
这一次,我们特别邀请到脑科学专家林思恩博士为你带来《如何成就孩子的高专注》书单课——她将把自己在“脑科学和儿童专注力”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和测评数据,通过14本书为你和孩子提供一份专注力升级地图。
写作业拖拉,
上课走神、开小差,做事磨蹭催不动,玩的时候特别认真,一到学习就坐不住……这些都是我们惯常理解中的孩子的专注力问题。
实际上,这些问题不过都是最为表象的问题!
其背后的根源问题,往往是父母陷入了孩子专注力发展的误区和盲区。
误区
:
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成就孩子高专注力的关键和根源!
∆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书单课,
新春特惠立减20元
在《2019成长焦虑白皮书》调研报告中显示,67%的父母遇到养育问题会选择寻找阅读相关科学、权威的书籍来解决。
不同于直接求助于培训机构,或者盲目加入家长群讨教,亲自阅读、亲自思考,更能让家长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科学教养方式。
书籍太丰富。有的书籍会说让孩子提早认字,有的书籍又会说认识字早了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抉择?
拿培养孩子专注力这件事来说,如何选到对的、合适的书?如何让自己的理解不跑偏?如何精准掌握书中的核心知识要点?
林思恩博士将在书单课中,把自己在“脑科学和儿童注意力”领域多年研究成果,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和测评数据,通过14本书为你和孩子提供一份专注力升级地图。
专家为你选书带你阅读,将教养的试错成本降到最低,让你对核心知识点领悟更深,从理论到方法到工具,科学地升级你的教养观念。
▼
∆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书单课,
新春特惠立减20元
在这张地图上,林思恩博士会结合大脑发育规律,将专注力三段式养育“保护-启蒙-发展”作为纬线,把孩子成长的年龄阶段,比方说0~3岁,3~6岁,6~9岁,9~12岁作为经线,为你编织一张成就孩子高专注经纬线地图网络,帮你理清儿童专注力发展当中的内在逻辑。
林思恩博士会把14本书镶嵌在一个经纬线编织的网络当中,每一本书都在一个精准的坐标点上,每一个坐标点都对应一个你想解决的孩子专注力的难题。
或许你的孩子还很小,也或者你的孩子已经发展到了青春期,但是没关系,无论如何只要你能够在这张地图上精准地找到你和孩子的问题坐标,那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因为当你知道你可以从哪里出发,也就知道了应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帮助到孩子。
阅读,能让你收获系统的教养知识体系,更深层次地去思考教养这件事,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在专注力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涉及到培养和训练,在培养和训练中又会涉及到不同的年龄段,用到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比如,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该更多集中在一些基于孩子的兴趣,基于孩子在该阶段的大脑发育所需要之处。在这个阶段,孩子更喜欢、更愿意去接受一些游戏化的培养和训练。林老师会推荐亲子绘本、儿童绘本,像《一摸一样在哪些》。
到了更大的年龄段,比方说到9~12岁,我们都知道在这个年龄段已经很难去用游戏化的方式帮孩子建立兴趣,发展更好的专注力了。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让孩子体验到一些挑战,林老师会推荐《疯狂大脑训练营》,让孩子感受到专注力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