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3日A股收盘,鸿博股份报10.73元/股,公司市值53.47亿元。相较于去年8月22日最高45.29元/股,市值225.54亿元(按总股本4.98亿计算),鸿博股份每股价格已经下跌约76.31%,市值也随之缩水。
作为2023年备受关注的现象级个股,这样的表现并不理想。
要知道,2023年间,鸿博股份曾由年初6.8元/股的价格,一路上涨至最高45.29元/股,短短数月间市值上涨6倍有余,其间更是出现33次涨停,荣膺2023年“涨停王”,成为国内AI算力板块风头无二的明星企业。而今,公司股价却出现大幅回撤,距离去年高点已跌超76.31%。
若以2022年5月6日的低位4.51元/股计算,到2023年高点,鸿博股份股价曾在一年间涨超10倍,而今却光辉不再。
市值大幅下跌背后,作为鸿博股份新增长引擎的AI算力业务板块不确定性增强,成为最主要原因之一。
毕竟,鸿博股份的九成营收都源自彩票印刷,它虽然长期稳坐彩票印刷业头把交椅,但此前股价长期在5元-9元间徘徊,核心原因是缺乏“诱人”的业绩增长引擎,难以吸引资本市场注意。
直到2022年年底,伴随AI大模型的旋风刮起,与全球AI芯片的龙头——英伟达建立了号称是“唯一深度合作关系”的鸿博股份,才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风口,抓住大模型淘金热背后的卖铲子生意,靠倒卖英伟达算力和芯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鸿博股份2023年财报,2023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占总营收份额超89%的印刷业务,和以AI算力为代表的其他业务。对于创收接近九成的印刷业务,公司的判断是:“行业已处于成熟阶段,且商业票据行业发展受无纸化影响较大,增长缓慢。”而对于AI算力的态度,公司的态度则是:“看好算力在数字经济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而为了进一步加快AI算力布局培育公司新的盈利点,鸿博股份曾在2022年8月与中关村中恒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英伟达等签订多方合作协议,将在三年内投入不低于3亿元的运营资金(约为鸿博股份2021年净资产的17.78%),与前述机构联合成立“AI创新赋能中心”,开展相关人工智能科技领域项目建设及运营服务业务。
其中,鸿博股份的全资子公司——英博数科,将成为“AI创新赋能中心”的运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