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如果你没有找到一个当你睡觉时还能挣钱的方法,你将一直工作到死!”
睡觉也能赚钱的方法,当然首推他老人家常说的指数基金定投。不过,如果你既想要高于指数的收益,同时又要晚上睡得着觉,那
唯二的方法就是不断的研究,和更聪明的持股策略。
今天我就讲讲后者。
看过我之前的文章的读者可能还记得,今年我所有持有过的股票中,涨幅最大的是一个养猪股“正邦科技”,在很短的时间就翻了一倍多。
但我也说过,它并没有让我赚到太多钱,原因是持股太少。持股少的原因不是不看好,也不是操作失败,
而是这种由“涨价逻辑”趋动的周期股,正常情况下是不能重仓持有。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你又看好一支股票,又不能重仓持有?
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看好”是指未来的收益风险比高,能不能“重仓持有”要看这个收益的确定性如何。
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空间和确定性都很大,因为非洲猪瘟,大部分养猪户到现在都不敢补栏猪仔,猪仔变成猪肉要几个月,就算现在开始补,这段时间也是非涨不可的。
而且,市场有分歧。很多人认为进口猪肉会影响肉价,还有人认为国家不会让肉价大涨,实际上,这两个因素的影响都很小,但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一定会造成股价上的波动,就会创造介入的机会——这个机会在3月中下旬确实也出现了。
但为什么它的确定性又有问题呢?有三个原因。
第一,周期股是“涨价逻辑”驱动,而非涨价本身驱动。
所谓“涨价逻辑”是投资者对未来价格的判断,是“涨价预期”,光看价格是没有用的。
所有的周期股都是在一片“涨声”中“突然死亡”的,至于何时投资者会出现心态上的变化,就算是行业研究员,也很难把握。
所以周期股在一轮上涨行情中,一定会遇到数次暴涨暴跌,操作难度极大,宁可错过,也不能重仓。
第二、猪肉的确定性强,并不代表养猪股的确定性。
它的不确定性,来自非洲猪瘟,按政策,一个养猪场只要出现一只猪有猪瘟,整体猪场的猪全部死光光。而非洲猪瘟的难以预防,就算是管理水平最好的牧原股份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躲得了。
第三、一旦重仓持有,我就得天天盯着猪肉价格,我又不是搞这行的,这纯属额外的劳动。
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人的心态有两种,一种是强行用
“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
说服自己,另一种就是天天在自选股里看,犹犹豫豫,不涨也就忘了,如果一直在涨,等到哪天实在忍不住,眼一闭,牙一咬,强行上车。
在确定性不高的前提下,强行重仓是投资大忌,这就好像明知刹车有问题,仍然在高架上开快车。
不过,到了3月下旬,随着我的股票池大部分低估股票都涨上来后,养猪股也出现了这一波主升浪的第一次大回调,按理说这是一个加仓的最佳时机。
一个确定性很强的机会,却上不了仓位,怎么办呢?
我又开始琢磨猪肉股。这一琢磨,还真让我发现了一个机会,把仓位加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