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而创刊,是我国第一张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是新华社重点报刊,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指定信息披露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证券报

银行的信贷去哪了?央企的投资你放心吗?审计署告诉你真相!

上海证券报  · 公众号  · 证券  · 2017-06-24 06: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权威资讯,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23日说,在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8家重点商业银行的审计中发现,8家银行的分支机构违规放贷和办理票据业务175.37亿元。

胡泽君是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作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时做出上述表示的。她表示,8家商业银行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但审计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银行违规放贷

一是资金投向仍需进一步优化。8家商业银行2016年信贷规模增长8.9%,但与企业生产经营联系密切的贸易融资有所下降,涉农贷款下降3.27%。办理续贷时部分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要求先“还旧”再“借新”,贷款企业只得另行高息自筹资金过渡,延伸调查20家企业筹得过渡资金的年化利率平均27%。

二是信贷发放和资产管理中存在违规操作问题。有些分支机构采用不及时调整贷款分类、新旧贷款置换、兜底回购式转让等方式,使不良资产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此外,审计还发现,由于跨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还不衔接,个别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通过万能险等筹资入市,影响资本市场秩序。

部分央企业绩不实

胡泽君说,在对中国石油、中化集团、中船集团等20户中央企业的审计中发现,部分企业业绩不实、负担较重,部分企业投资经营风险管控比较薄弱。

一是部分企业业绩不实、负担较重。审计20户企业发现,有18户企业采取虚构业务、人为增加交易环节、调节报表等方式,近年累计虚增收入2001.6亿元、利润202.95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利润的0.8%、1.7%。至2016年10月,9户企业认定的下属187家“僵尸”和特困企业处置难度较大;抽查所属企业“三供一业”(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事项中,有1348项未有实质进展。


二是部分企业投资经营风险管控比较薄弱。经抽查20户企业842项境内重大投资、股权收购、工程建设等业务发现,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造成风险605.88亿元;抽查155项境外业务发现,因投资决策和管理制度不完善、调研论证不充分、风险应对不到位等,有61项形成风险384.91亿元;还发现超标准办会、购车、高档消费等问题5.19亿元。


(新华社)



制作:何永欣 ┃ 图编:比由


感谢关注,上海证券报为你每日发送最权威最具深度的财经新闻,欢迎订阅!(微信号:上海证券报)。如你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你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我们。浏览更多财经资讯可登陆:

http://www.cnstock.com/


本微信号内容均来自于上海证券报原创报道或版面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获取文章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