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互联网的记忆如同金鱼一样,只有七秒。
2017年11月23日,恰逢美国的感恩节,正是在这具有温度的日子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在媒体上炸开了锅。一时间,人们的愤怒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向红蓝黄教育(RYB.NYSE),微博头条朋友圈,满屏皆是红黄蓝。
彼时,红黄蓝教育初登美股不到2个月,风头正劲,虐童案的爆发,看似会将红黄蓝教育的股价直接打向深渊。
然而,虐童案虽然点燃了舆论,却显然并不足以让红黄蓝成为历史。2017年11月24日,红黄蓝教育股价下跌38.41%,而这一日的跌幅,似乎已经包含了人们对于虐童案的全部愤怒。随后的两个交易日,红黄蓝教育宣布了5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股价应声止跌,并分别上涨9.42%、23.33%。
2018年3月15日,红黄蓝教育发布财报,其2017年营收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9.8%。归母净利润为710万美元,同比增长9.23%。值得一提的是,其2017年第四季度的在学儿童数量为21684名,相比第三季度的21413名仍有小幅增长。虽然
受虐童事件影响,红黄蓝于2017年底决定暂停在加盟园方面的扩张,并向已加盟机构提供财政支持,以及更多的运营和培训支持,进而导致2018年利润的减少
,但是在教育资源短期的如今,幼儿园的入学名额仍是一票难求。
根据红黄蓝教育发布的2018年中报,虽然受加盟收入以及费用开支的影响,其净利润仅为200万美元,同比下滑62.51%,但其2018年上半年仍然取得了7600万美元总营收,同比增长18.49%。在此期间,红黄蓝的股价,也在虐童案后的低点位置之上平稳的运行着。在这期间,红黄蓝的股价跌幅甚至和同为中概股的新东方不相上下。
遏制过度逐利,红黄蓝一夜腰斩
爆出虐童不足以让红黄蓝的股价熔断,失去政策支持,才会崩盘。
昨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民办幼儿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其中,跟资本市场有关的具体政策如下:
1、遏制过度逐利行为。
2、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非营利性幼儿园;已违规的,由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整治,清理整治完成前不得进行增资扩股。
3、参与并购、加盟、连锁经营的营利性幼儿园,应将与相关利益企业签订的协议报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当地教育部门应对相关利益企业和幼儿园的资质、办园方向、课程资源、数量规模及管理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核,实施加盟、连锁行为的营利性幼儿园原则上应取得省级示范园资质。
4、幼儿园控制主体或品牌加盟主体变更,须经所在区县教育部门审批,举办者变更须按规定办理核准登记手续,按法定程序履行资产交割。所属幼儿园出现安全、经营、管理、质量、财务、资产等方面问题时,举办者、实际控制人、负责幼儿园经营的管理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
5、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6、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此次《意见》的出台,目标很简单——遏制民营幼儿园过度逐利的现象。而对于国内最大的连锁幼儿园之一的红黄蓝而言,这几乎意味着灭顶之灾。
这一晚,红黄蓝教育股价下跌52.97%,两次触及熔断。加上此次暴跌,红黄蓝的股价在虐童案后累计下跌70.69%。
或许正是因为虐童案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继8月10日司法部发布民促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后,此次《意见》对于学前教育的整治力度再次超出市场预期。
数据来源:WIND
不仅仅是红黄蓝,A股中,拥有5200家幼儿园的威创股份(002308)一字跌停。而最近一两年来热衷于赴境外上市的教育股也表现惨淡。同样在美股上市的博实乐教育(BEDU.NYSE)在当日也下跌了16.71%。今日港股收盘,天立教育(01773.HK)跌15.25%、21世纪教育(01598.HK)跌12.15%、枫叶教育(01317.HK)跌18.69%。
随后,股价遭受重创的红黄蓝教育发表声明称,红黄蓝完全支持中央《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也坚信在探索转型中的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必将拥有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将认真研究政策导向,时刻坚持紧跟党和国家的政策号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而据证券时报e公司报道,威创股份董秘兼副总经理李亦争表示,“这个事对行业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内部也在研究中,在我们了解清楚之前不方便对外发布观点。”
早在今年8月份,上海金太阳教育集团、上海新纪元教育、尚德启智这三家教育集团纷纷披露了去美股、港股进行IPO的计划。从影响来看,《意见》一出,正在进行IPO和并购的幼教企业将前途难卜。
对此,天风分析师刘章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①今后不会新上市幼儿园;
②上市公司不可能新收购幼儿园,有效遏制跨界转型;
③上市公司不能投资新建幼儿园;
④对于上市已有存量园未明确提及,但或需尽快选择为营利性园所(若选非营利性,则不管加盟或直营均面临利用可变利益实体控制问题),且选择后营利性园所后相关协议将受到严格监管。
由此预测,对于以学前教育为主要营收来源的上市公司而言,在《意见》出台的那一刻起,业绩便已摸到了天花板,未来,除去向
其他
领域转型,此类上市公司再难有业绩提升的空间。也正因如此,红黄蓝教育以及威创股份的股价,才显得如此扎眼。
(点击杂志封面图即可购买)
怎样杜绝虐童案件再次发生?
由于公立幼儿园的数量有限,对于很多家长而言,收费颇高的民办幼儿园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以深圳来看,即使是普通的民办幼儿园,月收费也在2000元以上,而月收费在5000元以上的高端幼儿园更是比比皆是。对此现象,此次《意见》不仅加强了对民办幼儿园的资本化管理,同时还明确提出了未来目标:
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健全培训课程标准,分层分类培训150万名左右幼儿园园长、教师;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质量认证和保障体系,幼儿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科学保教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
其实在近十年来,民办幼儿园的扩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幼儿上学难的问题。
2017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50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6.04万所,比上年增加6169所,同比增长4.00%。从民办教育渗透率来看,2017年民办幼儿园数量占比高达62.9%,显著高于小学(3.7%)、初中(10.2%)、高中(22.1%)、高校(28.4%)及行业平均(35.8%)。
也正是由于民办幼儿园的存在,2017年幼儿园毛入园率达到79.6%,同比增长2.2%,而在2009年,中国的幼儿园毛入园率仅为50.9%。
但是随着民办幼儿园的急速扩张,幼师资源相对紧缺。结合近年所爆发的多起幼儿园安全事件来看,幼师问题尤为突出。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全日制幼儿园的教职工与幼儿比应当在1:5-1:7之间。过去十年,我国幼儿园教职工已经从2006年的123.85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349.58万人,师生比也从2006年的1:18增长到1:12,但仍然具有较大缺口。幼师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在于行业薪资水平低,参考集友职的数据,幼教薪资最高的北京地区为5330元,相比北京2016年平均工资7086元低24.8%,广州、上海、苏州等地幼师薪资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低薪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幼师行业从业者积极性。
对于幼儿园而言,其运营成本主要由房租和员工工资构成,相较于房租,控制员工工资更为简单。
但是对于幼儿园而言,幼师才是幼儿园和孩子们最直接的桥梁,不断挤压幼师的工资,不仅仅会降低幼师积极性,进而还会影响到幼儿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