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全域划定为
国家级城市化地区
。
构建
“两脉三屏多组团”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以西江-北江干流和顺德水道-东平水道滨水生态廊道构成的两大水脉为依托,保护高明区皂幕山、三水区大南山和顺德区南部农田湿地三大生态屏障,构建由中心城区、市级副中心和城市组团构成的城镇发展格局,引导空间紧凑集约、功能优化提升。
构筑“两带多区”的市域农业空间格局。
两带:
指以西江、北江及众多水道为依托的南北向生态渔业带,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的东西向粮食生产带。
多区:
指优质粮食产业区、生态渔业产业区和现代花卉产业区。优质粮食产业区主要分布在高明区西北部,重点发展粮食种植业,推进丝苗米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生态渔业产业区主要分布在南海区西部、顺德区西南部、三水区中部等水网密布区域,重点发展水产养殖业,推进渔业产业基地建设。现代花卉产业区主要分布在南海区东北部、顺德区东北部、高明区东北部等城郊地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推进花卉产业片区建设。
构建“三屏六楔、两脉两环、蓝绿成网”的市域生态保护格局。
三屏:
指高明区皂幕山、三水区大南山和顺德区南部农田湿地三大生态屏障。
六楔:
指芦苞涌西侧中部绿楔、塘西大道西部绿楔、高明区凌云山沿广明高速绿楔、高明区皂幕山-南海区西岸-西樵山南片绿楔、乐龙路-顺番公路绿楔和原佛山一环及南延线绿楔等六条楔形绿地。
两脉:
指沿西江-北江干流和顺德水道-东平水道形成的主要滨水生态廊道。
两环:
指城郊万亩郊野森林环和城区千亩生态公园环。
全市自然保护地48处,包括自然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1处、森林公园35处、湿地公园11处,总面积315.49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地按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实施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分区差异化管控。其中,核心保护区4.80平方千米,一般控制区310.69平方千米。
构建“一主两副七组团”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
指中心城区,是承担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功能的核心区域。
两副:
指两个市级副中心,分别为大良-容桂-伦教和佛北,是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重要区域。
七组团:
指高明、三水、西樵3个具备综合性功能的城市组团,以及里水、九江-龙江、空港、丹灶-白坭4个具备专业性功能的城市组团,是推动城乡融合和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
中心城区:
重点建设城市中心活力区(祖庙-环文华公园-佛山站-千灯湖)、三龙湾科技城等城市核心区域,推动城市中轴线(沥桂新城-中心活力区-佛山新城)、东平河水轴线的功能品质提升,全面增强区域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成为集聚核心功能和展示佛山形象的区域。
市级副中心(大良
-
容桂
-
伦教):
包括顺德区大良街道、容桂街道、伦教街道。推动大良、容桂、伦教深度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德胜河活力区、高科技产业集聚区以及工业智能化创新服务区,建设成为对接广深、联系港澳的智慧宜居城市副中心。
市级副中心(佛北):
包括南海区狮山镇(不含原罗村街道),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乐平镇。促进产业协作和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佛山大型产业集聚区,形成产城融合的绿色低碳城市副中心。
高明组团:
指高明区荷城街道。推动产城高度融合,加快建设西江新城,以明湖商务创新区为核心,打造高品质商务创新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三水组团:
指三水区西南街道。促进西南老城区、北江片区、三水南站片区共融共建,推进北江片区扩容提质,加快都市型产业导入和培育,有序推进老城更新,打造功能复合强中心和发展水经济的核心区域。
西樵组团:
指南海区西樵镇。以听音湖片区为核心,建设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加强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文旅资源协作,建设成为区域旅游休闲基地、产业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组团。
里水组团:
指南海区里水镇。以里湖片区为重点,链接广州的产业和创新资源,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及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强化特色塑造,建设成为美丽岭南水乡和创新发展新基地。
九江
-
龙江组团:
包括南海区九江镇和顺德区龙江镇。以佛山九龙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制造产业集聚区共创共建为重点,推进九江、龙江两镇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成为跨区域协作新平台和先进制造业新基地。
空港组团:
指高明区更合镇北部区域。依托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加快集聚临空资源,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链接国际的新枢纽和消费升级的新区域。
丹灶
-
白坭组团:
包括南海区丹灶镇和三水区白坭镇。以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仙湖氢谷和聚龙湾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推进丹灶、白坭两镇产业共建。依托西江、金沙岛等生态资源,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共同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和休闲旅游区。
构建“城市级-地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城市级公共服务主中心:
包括中心活力区、佛山新城、博爱新城-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集聚园、大良-容桂4处城市级公共服务主中心,承载城市核心功能,提供高端综合服务。
城市级公共服务次中心:
包括禅西新城、广佛合作发展核、广佛商贸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里湖、西樵、九江-龙江、丹灶-白坭、明湖、空港、西南11处城市级公共服务次中心,为周边区域提供优质综合服务。
地区级公共服务中心:
包括北滘、伦教、勒流、杏坛、均安、杨和、明城、更合、云东海、乐平、芦苞、大塘、南山13处地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推动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集约共享。
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
以城乡生活圈为单元配置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基础保障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