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宏观与市场
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系列公号,定位于跟踪把握全球和中国宏观金融基本面重点和趋势,解析市场热点,求解政策应对方案。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是第一财经旗下的非盈利独立智库研究机构,其宗旨为致力改善经济政策。第一财经是中国领先的财经媒体集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和Solana哪个更像当年的EOS?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怎么提升自己的能量? ·  23 小时前  
疯狂区块链  ·  如何才能不返贫?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今年楼市不会好的三大原因 ·  2 天前  
二郎专注互联网  ·  小白不知道的 web3空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宏观与市场

“旋风”郭树清

全球宏观与市场  · 公众号  ·  · 2018-03-22 19:36

正文

作者:宋易康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来源:第一财经



导语

从担任证监会主席仅18个月便给人留下雷厉风行“改革猛将”的形象,到4年多儒雅典范“学者型官员”的山东省省长,重回金融监管系统的郭树清更加成熟干练,可谓“雷厉”与“儒雅”并重。



金边眼镜、黑色西服、灰领带,3月9日“两会”期间,62岁的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出现在两会部长通道上,除了总结去年银行业的监管成绩,他还不忘亲切地叮嘱老百姓:“ 如果听说保本高收益,这就要去报案!保本就不可能有高收益,这是欺诈。


在3月1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金融领域今年15岁的中国银监会、20岁的中国保监会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将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整合,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2017年2月,郭树清时隔5年重回金融监管系统,随即掀起一场不折不扣的“郭氏旋风” ,治理金融乱象力度之大,在“一行三会”中首屈一指。虽然他重拳铁腕,但并没有引发任何监管连带风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比较小,尽显监管智慧。

如雷贯耳的“郭旋风”


2017年2月底,61岁的郭树清登上济南西站前往北京南站的高铁列车,重回金融监管系统,出任中国银监会主席。银监会位于北京金融大街甲15号,距离郭树清此前曾担任主席的中国证监会,金融大街19号富凯大厦,只有388米。不过,这388米,郭树清走了5年半时间。

从担任证监会主席仅18个月便给人留下雷厉风行“改革猛将”的形象,到4年多儒雅典范“学者型官员”的山东省省长,重回金融监管系统的郭树清更加成熟干练,可谓“雷厉”与“儒雅”并重。

伴随着郭树清的回归,被称为“三三四”的监管利剑在银行业头上高悬,直指过去银行同业理财、表外业务等乱象痛点。 一方面,郭氏对金融乱象“下猛药”不手软,另一方面,他准确抓住同业、理财、表外三大“牛鼻子”,对症下药,确保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并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

如今,阶段性成效已经显现。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银监会以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为主要抓手开展的“三三四十”(“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检查共发现问题约6万个,涉及金额17.65万亿元,取得阶段性成效。

去年,银监会对银行业市场进行了整治,重点是治乱象、补短板。治乱象方面聚焦在同业、理财、表外,整体效果很好。 ”3月9日,郭树清在两会部长通道上称,不过,郭树清并不满足于此,“ 要继续聚焦影子银行,进行整治。同时也特别注意到,信托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互联网金融也是薄弱环节,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力度加强整治。 ”他说。

与此同时,2018年新年伊始,银监会立刻圈出“八大方面”,接力“三三四十”,为银行业的金融监管工作划定了新提纲。2018年首月,银监会几乎一周处罚一件大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合计开出7.95亿元罚单,加上去年底广发银行因侨兴债被罚的7.22亿元,三家机构总计被罚15.17亿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震慑效果,银监会以实际行动证明“监管标准会越来越高,监管会越来越严”不是一句空话。

为了完善制度的“笼子”,防范金融乱象死灰复燃,银监会加紧弥补制度短板。同样在2018年新年首周,银监会一口气连下三道监管政策文件,《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密集程度远超市场预期。

事实上,郭树清更是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银监会先后两次问责地方金融局,在浦发违规贷款大案中,鉴于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风险线索等问题未全面深查,监管督导不力,对其监管评级失真,银监会党委责成四川银监局党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并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对“一行两会”最熟悉的人


近年来,金融领域风险频发,“谁的孩子谁管”的分割监管弊端不断暴露,结果留下了大片监管真空。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郭树清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接受采访

从证监会到山东省省长再到银监会,一路走来, 郭树清可以说是当前金融监管系统中对“一行三会”最熟悉的官员之一,他深知金融乱象的症结所在。

郭树清毕业于南开大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硕士。早年进入国家计委、体改委,是当时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研究领域的活跃人物。之后,他相继担任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建设银行董事长及证监会主席等金融岗位要职。

2001年,转战金融界的郭树清相继出任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 彼时,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济迅速发展,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郭树清的领导下,通过进一步完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可兑换,拓宽资金流出入渠道;积极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一系列有条不紊的外汇管理政策,顺应了世贸组织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和挑战。

2005年,郭树清出任建行董事长首年,他主导了建行股改上市 ,创造了当时全球IPO最大规模记录,建行也因此成为四家国有大型银行中首家股改上市的银行。在郭树清主政建行的六年半时间里,建行的“硬指标”、“软实力”都实现了飞跃的提升。

2011年9月,时任建行董事长的郭树清接受了第一财经的独家专访。当时,世界正站在一个混乱却也是异常重要的时点,手握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格外的“举足轻重”。郭树清就美国金融危机后的量化宽松政策和经济复苏困局,以及欧债危机局势侃侃而谈;谈到国内,他详述了金融监管顶层设计、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控制外汇储备增速等多个问题。

六年半之后,郭树清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他主导的“证监会新政风暴”曾引发热议 ,据称他上任后证监会平均每六天就出台一项新政,一年多达70余项政策落地。他上任伊始便直面发审制度,发出惊天一问“IPO不审行不行”;为重振投资者信心,他着手应对内幕交易问题,并采取更严格的股票上市标准。

“郭主席爱憎鲜明,即使招来争议,也要苦口婆心地说出来。”熟悉郭树清的官员回忆称。

不过证监会留给郭树清的时间并不多,任职证监会主席仅506天之后,郭树清2013年3月调离证监会,出任山东省副省长,同年6月,任山东省省长,主导山东金融改革。

山东金改涉保险行业篇幅大


对于保险行业,郭树清并不陌生。 2013年8月7日,一场力度空前、攻坚克难的金融改革“大戏”在山东省拉开帷幕。这一天,山东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舆论称之为 山东“金改22条”

业内人士称:“‘ 金改22条’与以往的文件相比,其中涉及保险的篇幅大为增加,政策力度前所未有。 ”山东保监局局长孙建宁解读称:“文件中围绕‘支持和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发展’,专门列了一个章节阐述如何‘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保险业的重视和期待。”

在保险业人士看来,“金改22条”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利好”。其中包括,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推广菜篮子工程保险、渔业保险、农产品质量责任保险、农房保险等新型险种,逐步将国家补贴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保险险种开展起来,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准备金制度。

此外,“金改22条”的内容还包括提高出口信用、企业信用保险及医疗、校园、旅行社、承运人、火灾等责任保险覆盖面。继续搞好治安保险,全面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强化基层基础风险保障。推动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特种设备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探索建立部分责任保险强制实施制度。

最后,大力推广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发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在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科技保险试点。进一步加大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扎实推进“新农合”大病保险,尽快启动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发展农民小额人身保险,开发补充医疗保险、计划生育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争取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

彼时,对于郭树清的“金改22条”,孙建宁曾表示,山东保监局对于列入文件要求的保险改革创新事项,已建议省金融办协调有关部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专项工作组等的协调推动机制,体现出金融监管的协调与配合。

监管挑战更艰巨


重回金融监管系统的郭树清随即掀起的这场不折不扣的“郭氏旋风”,治理金融乱象力度之大,在“一行三会”中首屈一指。

不过此时,摆在郭树清面前的是更艰巨的挑战。银保合并,只是迈出了金融改革的第一步。虽然目前保监会与银监会的诸多监管政策在方向上保持了更多一致性,但 其监管内涵绝非“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么简单。

例如,今年1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接力去年掀起的针对同业理财、表外乱象的“三三四十”专项整治风暴,共圈出“八大方面”,将银行业乱象整治全面升级。同月,保监会网站登出《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总体方案》,明确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路线图、时间表、优先级以及责任部门。

不过,市场人士担心,保险业由于具有不同于银行业的诸多专业特点, 下一步如果完全按照监管银行的思路监管保险,将削弱对保险行业的专业化监管。

另一方面, 银监会、保监会长达十余年的分业监管历程,使其交叉的灰色地带长期处于监管真空中。

例如,今年初,郭树清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措辞严厉地指出:“银行业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规范的股东管理和公司治理没有同步跟上。比如,有的股东甚至把银行当作自己的提款机,肆意进行不正当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此外,对于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必须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虽然银监会于1月6日下发了1号主席令《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其中明确:“金融产品可以持有上市商业银行股份,但单一投资人、发行人或管理人及其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控制的金融产品持有同一商业银行股份合计不得超过该商业银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

按照上述5%的持股比例,部分保险资管计划目前超过了这一上限。《办法》已经下发两个月,但整改步伐尚未迈出。

随着此次银保合并,监管层对于整改上述乱象将更有力度。不过市场人士指出,也需要防范因此所引发的市场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从郭树清过往的监管风格看,虽然他重拳铁腕,但并没有引发任何监管连带风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比较小,尽显监管智慧。


【相关阅读】银保会来了!金融监管进入“一行两会”时代


北京金融街15号,这个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保监会”)共用了12年的大楼迎来了新主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会”)。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其中第三十七条明确指出,组建银保会,不再保留银监会和保监会。

这并非“分久必合”那么简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的分业监管不能完全适应金融业务综合经营的现实,合并监管有助于适应综合经营趋势。

此前市场预期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是一行三会的一统,不过目前看来一步到位不太现实,第一步建构起银行、保险合并监管的架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业产生的问题。同时兼顾了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见证历史,银保会班子落定

3月21日下午,银监会多个部门人士围在印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白色牌匾前轮番拍照留念。不过,才一会儿时间,多位自称是保卫处的银监会工作人员趋离了拍照的人群。14时45分,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中组部领导来到银监会,出门迎接的则是银监会主席郭树清。第一财经记者此间获悉,金融街15号当天下午要举行一场重要会议,主要内容与银保会的成立有关。

郭树清出门迎接领导

虽然事前早有风声,但当靴子落地时还是比预想当中仓促。这场外界期待许久的会议只召开了半个多小时就结束了。第一财经记者从参会人事处获悉,会上,中组部宣布了银监会与保监会的合并事项,此外还宣布了郭树清担任银保会党委书记、主席的任命决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