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
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短视频,简介里赫然写着:
当年为了追你,我用了浑身解数,现在还不是被我治的服服帖帖的洗衣、做饭、带娃。
视频里的女孩正在认真的做饭,似乎并没察觉自己被老公拍了视频。
我也没想到,这种视频居然还是一系列的:
很多人都拍了自己老婆在做家务的内容,背景音乐是抖音的标配笑声。
配的文字都是:
“老子追了你X年才嫁给我。”
“当年被你闺蜜为难、被你亲戚为难。”
“现在给我洗衣、做饭、带娃......
的
免费保姆。”
视频里的女人,有的在条件普通、甚至艰苦的的环境里洗衣做饭,有的在一脸慈爱的看着怀里的婴孩。
后来我发现,这类视频早在520那天,就被一个博主搬运到了微博。
配的文案十分讽刺:“追到喜欢的人是什么体验”
有一个图着重突出了难追的“大学校花”。
似乎旨在炫耀从“大学校花”到“免费保姆”的断崖式待遇。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评论里关于对男人这种行为的讨论,一下炸开了锅。
有人觉得寥寥几段文字也代表不了什么,可能就是开开玩笑、调侃一下而已,不用这么上纲上线的讨伐嘛。
可是,用“免费保姆”来评价自己的爱人真的是一句玩笑吗?
无论如何,拍下老婆辛苦操持家务的样子,然后得意洋洋的打上“当初—现在”的标签,只有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炫耀和骄傲。
只有高高在上的睥睨、嘲讽,毫无一丝的尊重和体谅。
以前总听人说:男人有钱就变了
实际上,大部分的男人,不需要等到变有钱 ,他们只要一结了婚就变了。
我小学6年级的时候,住在隔壁的一对夫妻给我印象很深:
男的清瘦,是个老师;
女的丰腴漂亮,在国企做一个很清闲的职位。
那时候听我妈和邻居八卦说:女方不仅貌美,家境也非常好,权钱兼备。
当年家庭普通的男人追了她很久很久,逐一打败各个竞争者,然后才抱得美人归。
可是他们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他们的吵架频率:
3天一小吵、7天一大吵。
吵起来摔盆砸碗,邻居们都没法消停。
我记得男人有个特点,非常喜欢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做客。
但是做饭、打扫家里当然全都是女人负责。
有个周末早上,我下楼要去上兴趣班,正好碰见女人穿着睡衣拎着一袋垃圾开门。
她头发蓬乱,好像刚睡醒。
我笑了一下,正准备说阿姨好,就听到里面男人颐指气使的一句:
“你倒完垃圾赶紧把饭做了!”
“磨磨唧唧的!等会他们就到了!”
那个男人平时对邻里都是温文尔雅的样子,对我们这些小屁孩都是一副笑脸。
有一次我上学起晚了,跑着下楼,他还叫我上车,捎了我一段。
我很不理解:
他对外人都能彬彬有礼,却把所有的阴暗面都却留给了自己老婆,为什么?
大概是因为:
结婚,总是能够迅速拉近两个人的距离,从头发丝近到脚后跟。
脚不沾地的爱情,会慢慢变成你下垂的胸和我像发面一样鼓起的肚腩。
生活琐事也在不断消耗荷尔蒙和多巴胺。
男人就这么忘记过去那份悸动,那种百折不挠的追逐、百依百顺的坚定。
因为,她们不再骄傲,不再高不可攀、难以靠近。
她们变得平庸而日常,甚至唠唠叨叨、不修边幅。
大概就是因为变得触手可及,所以不再被捧在手上珍惜。
刘青云早年时的演艺之路发展并不顺利,扮丑、坐冷板凳都是常有的情况。
他持之以恒的跑了好多年的龙套才有当主角的机会。
与刘青云那些年的不得志相比,郭蔼明可谓才貌双全、一路顺风顺水:
她不仅拥有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双硕士学历,还是太空总署NASA的见习工程师。
后来,91年,郭蔼明竞选港姐也一举拔得头筹,当选了冠军。
之后就被TVB力捧。
可那样优秀的白富美郭蔼明,却选择了当时没钱、没车又没房的刘青云。
她欣赏他的优点,珍视那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连杜琪峰导演也曾开玩笑说郭蔼明是盲的,居然觉得刘青云帅。
结婚20多年,刘青云从来没和任何女演员传出过绯闻。
每次吵架都是他先认输,家里也由他负责买菜、煮饭。
他在Facebook上说:
“有时候我故意让她在吵架中赢,因为在一场争吵中,认输比失去她更容易。”
大概就是因为这样,已经50多岁的郭蔼明被宠的像个小女孩
。
两个人的同框日常只有“甜”这个字,走几步路,都要转过身来抱好几次。
一向以毒舌犀利著称的港媒,对这对夫妻也实在挑不出任何问题。
刘青云第二次夺得金像奖影帝的时候,说了一番很让人感动的话:
不管飞到多高多远,郭蔼明都可以让他安稳的回到地球。
他把她比做风筝的线,是不能割舍的牵挂。
这样的男人认为老婆是永恒的落脚点与归宿,是密不可分的另一半。
因为有她,他不会让自己在偌大而多彩的宇宙中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