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 / 山鸡哥
一丝一绣,一茶一瓷,一碗一箸,一爵一鼎,一雕一饰,一冠一袍,一阁一瓦,一檐一榫,一卷一碑,一笔一画,带着文明基因,至今活在中国人的生活里。
窥一斑,已深似海。
没有人洞悉中华物质文明的全部内涵,没有人见证过中华物质文明的全部实物,没有人能历数中华物质文明的全部成果——写历代事、天下物、千年人杰的司马迁不能,中国历史上的400多位帝王不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也不能;编《四库全书》的纪昀们不能,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专家们不能,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不能;精于生活艺术的李渔和沈复不能,淘宝、天猫、京东、广交会的负责人不能,海关和国家统计局也不能。
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景:连接文华殿与主敬殿之间的穿廊,远处为文华殿成列的陶瓷藏品。图/蒋亦炯
墓葬遗址还在不断发现和开掘,考古学者还在“一带一路”上寻踪,流失的文物还在普查编目,公共展览络绎有来,古代的中华物质文明居然处于迭代更新的状态。
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全球卖卖卖(贸易)第一大国和全球买买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二大国,当代的中华物质文明正在超越民族性,与世界合体。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有自信走进西方文明的现场,鉴赏学习交流;今天的中国人也有了合适的时刻面对过往,读取中华物质文明的内存。
2008年8月8日,三千名手中拿着竹简的儒生(代表孔子的三千名弟子)进场,朗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表示欢迎全球运动员的到来,并传递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图/wiki
作为历史,它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的造物史,承载了中国人的生活秩序、审美情趣、礼仪制度和人文思想。作为遗产,它丰盛但支离破碎,被时光掩埋,被烧被毁被抢被盗,被人我之手所伤,至今未复合归整。作为营养,它能为今天的中国人提供情感归属和身份认同,开启记忆和灵感,并在全球化时代不迷失于“我是谁”。
一丝一绣,一茶一瓷,一碗一箸,一爵一鼎,一雕一饰,一冠一袍,一阁一瓦,一檐一榫,一卷一碑,一笔一画,带着文明基因,至今活在中国人的生活里。
中华文物,在中国各地,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里;中华好物,献给中华物质文明的赞美诗,在生活里。
2017年9月15日,故宫博物院2017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在午门展厅和东西雁翅楼开展,引爆了观展热潮。图/视觉中国
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物质文明?
什么是物质?就是一只不足半米高的瓷瓶,传到家里第六代,除了插花没别的用处。打算30元卖给文物商店,店员还价16元,结果18元成交。
什么是物质文明?就是两年后,这只瓷瓶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用来祭天的皇家礼器,且全球仅存三件,这件最大最完美。身世与艺术价值揭晓之后,有藏家愿出3.4亿元欲购而不得——现在此瓶摆在扬州博物馆,以国宝之姿供世人围观。
物质有用,物质文明中的物质还有无用之用。李泽厚《美的历程》开篇即言:
“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练、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现藏扬州博物馆。
书的命运
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离不开什么?书。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汉字刻在甲骨、青铜器、碑石上,写在竹简、绢帛、纸张上,物质和精神表里如一。
有个焚书的皇帝——梁元帝萧绎。他热爱文艺,搜罗了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和无数法书名画。与西魏交战期间,他开坛讲《老子》。国灭成定局时,他亲手点火烧书,理由是“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输不起反而怪书。烧万卷书,溃万里路,那是公元555年。
毛公鼎,西周宣王年间所铸造的青铜鼎,内壁铸有铭文,32行,近500字,其内容叙事完整,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有个逃难的女子——宋朝词人李清照。她与丈夫赵明诚亲手整理的两千多卷碑刻金石拓本摹本、积攒的两万多件古籍图书和众多古董,一遇国难夫死,就命运多舛了。此前丈夫嘱咐“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她携万卷书,逃万里路,最终书还是“十去其七八”。那是公元1129年。
有件几代人都没做完的事——摸清中文古籍的家底和下落。对总量估计超300万册存藏海外的中文古籍,逐国逐家图书馆普查,编纂《海外中文古籍总目》,仿真影印,以资利用。行万里路,寻万卷书,这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2017年仍在做的事。
国家不幸,书亦不幸。能守护好文献典籍的时代,物质文明必有厚度。
2003年—2004年,在文献专家与修复专家的密切协作下,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修复了西夏文献,并进行了数字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图/中国国家图书馆
当代中国物质文明的厚度
当代中国物质文明之丰富,多得令人信息疲劳的世界第一,可资旁证:
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全球贸易第一大国,全球黄金产量第一大国,全球纺织品出口第一大国,全球家具出口第一大国,全球粮食、肉类、煤、钢铁和铜消费第一大国,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全球出境旅游客源和旅游花费第一大国,全球移动支付第一大国,全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第一大国,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第一大国,全球城市轨道交通第一大国,全球桥梁建设第一大国,全球152米以上摩天大楼数量第一大国,全球专利第一大国,全球科技人力资源第一大国,全球大学生和大学教授数量第一大国,全球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第一大国,全球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第一大国,全球世界遗产并列第一大国,全球富豪财富增速第一大国,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第一大国,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第一大国……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以时速350公里经过江苏常州。图/视觉中国
有人点评:大而不强,有量无质,弱国心态。的确,在此之前,中国当了一百多年的弱国,中国人一边承受“积贫积弱”的耻辱,一边前赴后继地救亡图存、变法图强,以实业兴邦、富国富民。放在10年前,以及更早的一百多年里,这些“全球第一大国”一项都轮不到中国。
弱国心态可以知耻而后勇,大而不强可以继续做强,有量无质可以提高质量,后两者正是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使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提法,便是一种自知之明。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介绍了故宫文物修复团队的工作,传递了真正的工匠精神。
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你对中国历史了解多少?钱穆提出的要求是:应该略有所知。
但他对知者附加了一个条件:尤必附随一处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什么是温情和敬意?他解释:至少不会对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以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以上出自《国史大纲》,出版于1940年,彼时中国人正在为誓死不做亡国奴而抗战,需要警惕“偏激的虚无主义”和“一切诿卸于古人”。今天,中国国力上升,物质极大丰盛,需要警惕“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整理古籍和甲骨文、申报世界遗产、重拍古典文学名著、保护老建筑、开发文创产品、举办文物展、教习传统工艺、收藏古玩,都附随了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是献给中华物质文明的赞美诗。而当代商品形象广告、当代大工程的纪录片,虽与历史无关,也是献给当代物质文明的赞美诗。
按照4:5的比例复制的敦煌莫高窟158窟巨型涅槃卧佛,安卧在中国美术馆的圆厅,向世人展示佛教文化的博大与神秘。图/gongfu_king
大卫王的诗,交与伶长
《旧约》中,很多赞美诗是“大卫王的诗,交与伶长”指挥吟唱。献给中华物质文明的赞美诗背后,谁是大卫王?谁是伶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是大卫王。前者以保护人类共有的文明遗迹为己任,决定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的评选,其实是决定着各国文明构成物的世界知名度。后者是中国最权威的文物鉴定咨询机构,为国鉴宝。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是大卫王。前者为物质文明找到新的物证,后者为物质文明的认知建立逻辑链条。
长城,金山岭段。1987年12月,长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图/Severin.stalder
500强榜单上的企业和富豪榜上的企业家是大卫王。“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史记·货殖列传》)各家企业推出的热销产品,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标配和当代物质文明的主流。
大卫王很少,而伶长很多:消费产品厂商、博物馆长和讲解员、传媒人、公关人、广告人、广告代言人、销售人、论坛主持人、生活家、收藏家……他们引领着公众,一起赞美物质文明,接近美好事物,享受品质生活。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总结:“如果有谁说过中国文明是一种精神上的文明,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谎言制造者。……在中国,精神的价值非但从未与物质的价值相分离,反而帮助人们尽情地享受自己命里注定的生活。”
《新周刊》500期:中华物典
——献给物质文明的赞美诗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本期看点
100个中华物质文明领袖
哪个朝代的人最会生活?
中国空间精神进化史
中国人的艺术修为进化了还是退化了?
中国人的审美变迁:美人在骨不在皮
独家专访:
伊永文/方力钧/韦力/袁硕/范晓榆/杨小彦
邱振中/冯原/孙勇/傅中望/孟晖/梁珠......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下单
把《新周刊》500期《中华物典》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