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暴过去,船只被击打的零碎。在灾难后存活下来的人,是幸运的,同样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生命的苟存,不幸的是可能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痛苦,仍然还是死去。活着或者死去,这是一个由不得选择的问题,该如何走出这困境?通过自我的裁决,立刻结束这一切?还是顽强的抗争,一点点划向未知的彼岸?本能的求生不会让他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放弃,然而,逐渐的筋疲力尽,希望的慢慢息灭,也会让他的求生心慢慢消减。
充满希望是唯一可能的出路,然而须是坚定的希望,不能是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虚假的希望。如果没有听到汽笛声,或者看到远处的灯光,或者看到模糊的海岸,他自然没有希望,他自然会放弃。在希望被点点蚕食,即将殆尽的时候,他看到了远处的一座灯塔,闪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召唤他。以往的所有所学告诉他,有灯塔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希望,漫无边际已经结束,生命的火焰继续燃烧,只要游向远方的那个可见的灯塔。
希望被熊熊点燃,对生的渴望被再次激起。用意志拼挤每一份力量,仰望着灯塔泅潜。慢慢近了,慢慢近了,在即将到达的时候,才发现,那在远方看到的斑斑闪亮并不是什么灯塔,只是一汪汪水在月光的照耀下反射的光线。灯塔本来就不存在,而水手是依照灯塔的指引而来,他最终依照那个本来不存在的灯塔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外在的灯塔从来就不存在,指引他的的是自己内心的灯塔。
如果没有内在的灯塔,水手早就沉入海底,然而灯塔并没有出现,那只是一汪汪反射月光的水。如果有人告诉濒临奔溃的水手,他看到的远方在影影绰绰中闪烁的并不是灯塔,那他就不会生出气力游过来了。实际的那一汪汪水,变成了水手眼中的灯塔,水手因而得以充满生的渴望。
是灯塔救了他?是那一汪汪反射月光的水?还是他自己?
是这一切的真实、幻想和想象联合起来救了他。没有那一汪汪反射月光的水,水手是没有办法想象灯塔,然而这种想象并不是一种自我的蒙蔽。在水手看到的那个当下,他毫不怀疑的相信,那就是灯塔,那就是活下去的希望。那一刻,也许在另一个人的物理世界里,没有灯塔,然而在水手眼所见的世界里,灯塔清晰高耸!
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心中的灯塔多么的重要,即使是一个想象中的灯塔,也会给予人无限的力量,指导人从困境中走出。然而,灯塔的作用并不每每如此,对灯塔的追逐只是一种选择,如同信仰,并不一定每每如功利主义式的有所收获,皆大欢喜。那些在无尽沙漠中,看到海市蜃楼的迷路人,当一步步走进海市蜃楼的时候,一头栽进去的并不是充满泉水的月潭,而是依然灼热的黄沙,此时的绝望会更深……
叔本华曾说人生最大的痛苦,一是欲望无法满足,二是欲望得到了满足。如此说来,结果从来不能作为衡量价值和意义的标准,目标是一种选择,在路上是一种状态,朝着目标的追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追逐的人充满力量,在接近终点的那一刻,有些人竟只瞥上一眼,然后转身离开,开始他的另一个选择,另一段追逐的过程。一如佛陀、菩萨,从来不停留在涅槃的境界中,不住不留在那个单独的个体受用中,而是在证得涅槃后,以满腔的热情拥抱这个残缺的、不圆满的娑婆。
所以,灯塔是什么?什么是你我的灯塔?
一丝不挂的舌头
寂寂复寂寂,平地一声雷
横竖纵身一试
透网之鳞
有情心地自光明
在“信”的加持下
不信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