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intech前线
更多内容,零壹财经网(01caijing.com)实时更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Fintech前线

百行征信会上市吗?——读汪路新书《征信若干基本问题及其顶层设计》

Fintech前线  · 公众号  ·  · 2018-11-05 19: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10月中旬, 百行征信宣布已正式启动征信系统的接入测试工作 ,称该系统“已初具雏形”。这是2月百行征信获得我国首个个人征信牌照后,在招聘之外,为数不多的对外发声。作为一家几乎是“衔牌”问世的机构,百行征信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


2013年,国务院发布《征信业管理条例》,提出我国个人征信实行牌照制监管。2015年1月,央行曾要求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但其后,它并未像市场所期待的那般,直接给它们发牌照,而是在3年后,给刚刚由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前述8家机构各持股8%组建起的百行征信发了牌照。


我国用5年时间才迈出发牌照的艰难一步,海外三大个人征信机构(艾克飞、环联和益博睿)、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和信用评分机构FICO到2015年都已上市。本文发稿时,三大个人征信机构的市值均在120亿美元以上,邓白氏的市值约为53亿美元,FICO的市值约为60亿美元。


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汪路在其新书《征信若干基本问题及其顶层设计》的思路, 百行征信很可能成为推向资本市场的中国征信公司


2


百行征信在宣布启动测试工作时谈到,将以“促进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为使命,在努力推进基础征信服务的同时,研发身份核验、反欺诈等多种增值产品。从这一业务构成来看,百行征信与前述三大个人征信机构的业务较为一致。

根据零壹财经·零壹智库《金融基石:全球征信行业前沿》一书的梳理,艾克飞的业务条线分为 企业服务 个人服务 两种,在企业服务上,主要提供身份管理、欺诈识别和信贷建模等服务,在个人服务上,可提供信用监控、防止身份信息被盗用等服务;环联面向 机构客户 推出了精准营销、催收方案和反欺诈等服务,面向 个人客户 推出了反欺诈、信用评估、身份认证、信贷和保险审批及催收等服务;益博睿有四大业务条线,分别是 信用服务 决策分 市场营销服务 消费者服务


从股东结构上看,百行征信是有限公司,不是事业单位,符合资本市场对公司股权结构的要求,有上市的基础。在汪路看来, 基础征信机构 是市场经济的一种 重要基础设施 不宜由某一个民营企业家掌控 不宜设控股股东 ;基础征信机构也应 独立 于授信业务,没有已涉足授信金融业务的控股股东;它还应该有 公信力

百行征信即是这样一种符合他对中国征信业顶层设计的基础征信机构。他认为,应该整合社会资本,再 发起1~2家符合上述条件的基础征信机构 ,给它们发牌照,改制后的央行征信中心也应获得牌照,如此,我国的个人征信市场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度竞争。

近期,汪路在《征信若干基本问题及其顶层设计》一书中提出了上述构想。这位央行征信系统的“老兵”坦承,“ 主要囿于体制束缚,征信系统建设的步伐本应可以迈得更快一些 ”,“ 在以征信中心为代表的基础征信业的发展中,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依然很小 响应市场需求十分缓慢,这是目前征信市场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 ”。

他举例称,“ 对保险信用、互联网金融和没有金融中介的一般商务信用和民间信用的促进作用,远远弱于对银行信用的支撑作用 ”。

他进一步阐述道,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征信中心向商业银行收取信用报告查询费,意味着 国家已认定征信服务不属于公共产品 ,自此,征信中心应当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然而,它内部却机关官僚化,原因是享受着垄断地位,征信中心自我改革的动力不足。

这种现状与汪路眼中我国现代征信业建设最早的一份顶层设计——2004年央行牵头向国务院呈报的《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总体方案专题报告》——设想的不一致。

汪路迫切地希望 征信市场能引入竞争,再给几家基础征信机构发放牌照,填补现有征信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白地带


3


在《征信若干基本问题及其顶层设计》中,汪路还阐述了自己心目中征信的 概念 本质 范畴 分类 意义 与新技术的结合和监管 ,对与征信相关的若干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征信的数据来源方面,他主张,征信机构可以采集信息 主体收入 住房公积金 和资产数据;

关于基础征信业务中的信用报告,他认为,当前对细碎的 负面信息 也要在信用报告中保留 5年 的规定 不合 理;不应允许授信机构向消费者索要其个人信用报告,这会损害其他授信机构的利益,会动摇现有征信制度的根基;

关于基础征信业务中的信用评分,他认为, 信用评分属于征信 ;信 用评分不应包含道德评价 ;芝麻信用分有成为中国通用评分的潜质,但其中的人脉是隐私信息,不宜纳入;信用评分只适合用在有信用风险管理需求的经济场景;

在企业征信方面,他提出, 不应实行许可制 而应无条件备案 ,因为企业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查询企业征信报告,不应要求相关主体获得企业授权才能查阅;

对信用评级而言,他认为, 信用评级也属于征信 ,例如,当政府有发债需求时,评估政府的信用属于评级,也是征信。他还直言《征信业管理条例》未将信用评级更明确地纳入监管是一大遗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