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提过一个问题:你认为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如果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回答:“过好自己的日子的能力。”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回答。
“过好自己的日子的能力”不是简单的能力。
过,好,自己的,日子的,能力。
往大里说就是幸福感。
当今中国,幸福指数如何,大家都知道了。
落实到自己身上,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很幸福?
我敢。
即使是没房、没车、没伴侣。我短缺的是幸福的硬件(其实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拥有的是幸福的软件(心态、技能,对我来说这才重要)。
过好自己日子的能力,往细里拆分,包括:
思考能力
经济能力
生活能力
之所以把思考能力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是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经济能力和生活能力。
相对应的,是结果:
精神独立
经济独立
生活独立
也就是说,能力的衡量,是独立,如果实现不了三个独立,想把日子过好,还是非常难。
现在的很多人,不缺能力,缺的是足够的能力。
思考,只够应付一些小事,或者说某个方面,比如工作,面对家庭有时无力。在和自我、他人相处的模式中,屡屡碰壁,尤其是在年关这样的特殊时刻,每年都要经受考验。
赚钱,够糊口,过得紧巴,面对高房价等感觉无力。可能会在某个方面“奢侈”,比如女孩子月收入虽然不高,但也要给自己买爱马仕包包。但是整体的水平上不去,很多人慨叹“阶层固化”、“缺少上升通道”。
生活,能维持一般化的生活水平,谈不上精致、美感和品位。
生活,应该不断向上走,不是说要多奢侈,而是能够领略美好的事物,不满足于粗陋。
昨日,煎菲力牛排吃,真正好吃的牛排是要厚的,如此,才可以煎到外焦里嫩,饱含汁液,有丰富多层次的口感。
以前习惯吃牛排的时候用酱汁,现在不用了,因为好的原材,酱汁是多余的,只需要黑胡椒、海盐就够。
以前吃牛排是到饭店吃,现在可以自己做。
以前自己做的时候买过那种肉饼式的牛排,觉得好煎,后来吃了好的牛排原材,那种就吃不下了。
回想起对牛排的认识过程,其实也就是生活能力提升的过程。当然这背后也隐含了思考能力和经济能力。
牛肉是原香美的萧秋水寄给我的,特意向他要了迷迭香,是他家花园里种的,我用园艺剪,小心地剪下一些嫩枝,插在水中,想看看这种方法是否可以把迷迭香插活。
热爱生活,生活自有无限乐趣。所以我的生活里,没有无聊,喜欢孤单不被打扰的时光,因为可以开开心心地做各种试验。明年准备买套蒸馏装置,现在对化学的兴趣浓厚起来了。
然后,各种问题就出来了。
如何锻炼思考能力?
如何培养经济能力?
如何提高生活能力?
社会竞争是残酷的,资源是有限的,因为压力,因为实现梦想的动力,大家都在你追我赶,一条路上,拥挤着太多的人。人们的脸上,密布敌意。一个小圈子的人会有亲密感,但圈子和圈子之间,似乎还是敌意居多。
就好像是割地分封一样,每个人、每个圈子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你是小米粉?”
“不是。”
于是眼光不友善起来。
“你支持罗永浩?”
“支持。”
于是陷入沉默。
一道一道无形界限。
武志红说现在中国有很多的巨婴。
巨婴的意思就是精神不独立、生活难自立、经济要依附。
很多人实现了经济独立但还不到精神独立的地步,所以会难以应对家庭的各种要求。然而独立的人和家庭其实没有多大关系,西方的家庭模式就是参考,中国也已经走出了农耕文明时代,忠孝节义不再是优良传统,要发展,还真要挣脱这些桎梏。
年底了,面临逼婚的话,将如何应对?
今年要面对逼婚,明年是否照样如此?
后年呢?随便找个人对付着结婚算了?
那样的话,是另一场悲剧的开始。
若能过好自己的日子,也就不会太去关心别人的日子过得如何,尤其不会在潜意识里,希望别人过得一样不好,如此心里才平衡。
若能过好自己的日子,而且是自己认为的“好”的标准,他人的评价,就不再重要。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日子是要自己体验的,他人的看法如果是能够给出指导,那可以听从,如果指手划脚的总是越界,又为什么一定要听?
人该如何定义“好”?为了实现这样的好日子,又该培养哪些具体的能力?
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自己去寻找。
答案其实也到处都是,只看有没有心、愿不愿意实践。
推荐几本书
珍妮弗•L•斯科特
《跟巴黎名媛学到的事》
《优雅太太教我的事》
这两本书介绍了优雅的生活方式,不见得效仿,但至少可以了解,打开眼界。
逯薇
《小家,越住越大》
关于家庭装修、居室布置、收纳等。作者是万科广深区域副总建筑师,有丰富居住阅历和经验。
石珊珊
《梅森瓶里的轻食光》
我有整套梅森瓶,所以也要学习一下玩法。上班族用梅森瓶制作沙拉、盛水果餐,都是不错的选择。好吃营养又好看,做起来也不费事(倒是感觉有些原材料不易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