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期市场的逻辑推演——债市的“题眼”在哪里,从通胀说开去
国内债市最近阴云密布,波折诡谲,长端利率债对各种利空因素季度敏感,任何蛛丝马迹都使得交易盘踩踏,从而情绪崩塌,一泻千里;信用债也如惊弓之鸟,虽然对某些特定品种的买盘强劲,但整体而言仍然堪忧。
11月9日,10月通胀数据出炉,果然如同市场此前所担心的,不仅PPI超预期,CPI也步步紧逼。种种迹象表明,总需求有缓慢见顶迹象,但价格却居高不下,同时紧缩依旧甚至加强,这正是资产轮动中债市最难过的时候。
目前对于债市,利率中枢居高不下并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出现怎样的情况才有救?
今年的二三季度的一致预期是将过往周期进行线性外推:种种逻辑链条都预示着今年下半年某月经济高频指标将出现明显下滑,然后带动类似于04、08或者14年的货币宽松政策再来,降息降准,于是债牛归来。市场已为此逻辑耐心等待了大半年,还在6月躁动过一次,但目前早已不再买账。本质原因是本轮紧缩是“紧货币,宽信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稳步抬升与边际缩量,但社融信贷却保持旺盛。政策的第一轮目的显然是同业杠杆,挤破的是同业泡沫,而经济在宽信用的支撑下还不错,毕竟高市场化利率的传导还需要过程,存量债务的利率并不高,还能忍受。
但在这个“假紧缩”过程中,最难受的显然就是债券市场了。经济平稳,成本抬升,监管高压,有限的配置额度还被信贷社融挤占,多重打击。
但宏观经济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的根源在于这个是充满外部冲击的多体问题,一切都在不断演进。在当前的经济运行状态下,指望明年总需求引擎自动全面熄火似乎不大现实,但当假紧缩变成真紧缩,紧信用全面到来时,大家所期盼的周期拐点才可能真正来到。紧信用的到来可能有3种可能:1)经营收益追不上综合成本,于是主动卸杠杆甚至去产能,这是被动紧信用;2)通胀高企以至于货币政策层面主动收紧信用扩张;3)银行主动收缩信用扩张。
以上第三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而前两种可能的关键,都在于商品价格。毕竟价格比量更加灵敏。
但是别忘了,商品价格并不是仅仅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首先,货币政策被定调“中性”意味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他政策,而今年真正“非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这俩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供求演进规律(见下图,以石油为例但概况地非常形象)。以及,商品价格也具有全球性,受到全球价格体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