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建行又一金融创新产品横空出世,引发房地产行业剧烈激荡。
12月20日,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宣布:
将推出“存房贷”业务,提升租赁住房流动性。
所谓“存房贷”,是指将住房租赁权出售给建行,建行一次性付清全部租金,然后再将房源交由专业租赁机构出租运营。简而言之就是,
以后房子也能存银行了!
值得期待的是,明年1月8日,这款“存房贷”新业务即将率先在广州推出。
建行领跑
抢滩租赁市场
今年以来,在租售并举的主旋律下,多家银行纷纷宣布进军住房租赁市场。尤其近来,建设银行动作频频,凭借房地产金融产品,多次登上各大媒体头条。
11月3日,建行深圳分行推出首款个人住房租赁贷款产品“按居贷”,
租房可以贷款,额度最高100万,期限最长10年,而且,按照贷款享受4.35%的基准年利率,远低于同期购房按揭贷款。对于无力购房又难以承受高额房租的城市“夹心层”来说,“按居贷”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稳定的居所需求,提高居住品质,有利于租赁需求释放。
仅隔一个多月,建行广东分行又宣布推出“存房贷”业务。相比“按居贷”,“存房贷”能够促成多方共赢的局面,显得更有意义。对于投资者来说,将房子租赁权出售给银行,可以便捷地获取租金回报;对于租赁机构来说,市场上将有更多租赁房源,不用大费周章去筹措;对于租房者来说,租赁机构统一规范化的管理会让租房更有保障。
除了建行之外,许多国有大行对于这片住房租赁蓝海市场,都已经有所行动。
12月18日,交通银行广东省分公司宣布,为多家房企和租赁平台提供超过1500亿元巨额意向性授信额度,专项用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业务发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包括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大行已与全国27个省市签署了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合计提供的意向性授信支持金额超过万亿元。
金融创新
重构银行盈利模式
对于银行来说,通过介入住房租赁市场,创新住房金融服务,一方面履行了社会责任,促进解决住有所居问题,另一方面也为银行自身的业务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房地产历来是银行最青睐的业务行业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大量资金过多涌入房地产市场,导致行业泡沫产生,市场波动加剧。如今,在降杠杆、防风险的局势下,银行也在不断减少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
在租购并举的新时代,对银行来说,过去依赖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房贷的传统盈利模式亟待重构。而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服务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它将为租售并举添砖加瓦,进一步推动租赁市场的发展。
上海将新增供应70
万套租赁住房
在上海,这个房价突破天际,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的城市里,租房是绝大部分在魔都工作生活的人们的刚需。因为租赁需求居高不下,今年上海的房租呈现上涨趋势,根据58同城的租房数据,2017年上海人均月租金为2678
元,同比涨幅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