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读者朋友说基金投资不知道该从哪里进行系统学习,因为互联网上的知识实在是太碎片化了。距离我进行第一笔非货币基金投资已经过去4年半的时间了,我自己回想了一下自己成长过程中读过的书,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也期待各位前辈与高朋在评论区分享对自己的基金投资大有裨益的佳作!
本文共4500字,预估阅读时长12-16分钟
在读书方面,我的基金投资学习路径总体可以概括为:
兴趣入门—读专业教材—读名家经典—读近年国内畅销作品。
01 | 《解读基金》
2015年6月,彼时的我在准备大三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我忙里偷闲阅读了季凯帆老师的
《解读基金:
我的投资观和实践》
一书。
《解读基金》书影
这部著作虽然成书于2007年,但至今仍不过时,是极佳的入门书籍。《解读基金》一书包含了
端正的基金投资观、理性的基金投资回报预期、优秀投资者的心态管理、丰富的基金投资常识、多种基金投资策略的探索、门类齐全的基金知识介绍、引人入胜的投资探索精神……
关于季老师的《解读基金》,我之前写过读后感,在这里再次分享给大家:
不过时与被低估:一本经典的基金投资启蒙书(上篇)
不过时与被低估:一本经典的基金投资启蒙书(下篇)
在推免了硕士研究生之后,我有了大把的时间进行投资学习。我深知自己应该向经管专业的同学看齐,故而我选择了学习教材。在我看来,
教材比畅销书枯燥了不少,但教材的知识符合教育规律,是一套编纂严谨的完整体系。
02 | 《证券投资基金学》教材
我阅读的第二本关于基金投资的好书就是上海财经大学的
李曜教授、游搁嘉博士合著的《证券投资基金学》,该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前已经出到了第四版。在选择大学教材时,我们也要注意,尽量选著,而不要选编著或编。如果某一类教材只有编著,那么一定要找名家主编。
《证券投资基金学》书影
虽然我觉得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也可以用来入门,但仔细想了想还是这本书更好。《证券投资基金学》将
基金发展的历史、基金的基本分类、基金的特殊品种、基金的交易、基金的费用、封闭基金的价格与折价交易、基金的管理(基金是怎么运作的)、基金的绩效评估等问题都讲解地很清楚。
认真学习本书,能够快速掌握基金投资的基础知识、基本术语。请相信严谨大学教材的力量,这是一本难得的基金投资入门佳作!
03 | 《证券投资学》教材
掌握了基金投资的基础知识还不够,因为我们要参与证券市场,所以对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也要有所了解。我阅读的是东北财经大学版本的《证券投资学》。
要注意,《证券投资学》作为教材,市场上的版本特别多。
考虑到证券市场的规则常新,我们要选择近年来编纂的教材,以保证跟时代同步。
至于版本,我这里并无特别的推荐。大多数《证券投资学》教材的目录相仿,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证券投资学》都会有技术分析的章节。
这一部分涉猎一下,有所了解就行,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沉迷其中小半年,走了不少的弯路。
我读研之后上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时,也为很多经管专业的同学感到遗憾。明明
《证券投资学》教材里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是并重的
,但即便作为专业的学生,也愿意走捷径先实践那个看似很简单,简单到可以看图说话,马上上手实操的技术分析……有的同学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完全
把严谨的基本面分析,把作为科学的“证券分析”功课给忘在了脑后。
04 | 《行为金融学》教材
我阅读的第三部教材是中南大学的饶育蕾教授和盛虎老师合著的
《行为金融学》,该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掌握了基金的基础知识,认识了证券投资市场,但这还不远远不够。
掌握了知识,若知识不能指导实践,反而让情绪裹挟了投资实践那也一样会导致投资失败。
《行为金融学》书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行为金融学》正是一部让您有自知之明的教材。
本书对有效市场理论、心理账户、从众行为、过度自信、禀赋效应、过度交易、处置效应、情绪驱动交易等诸多投资者人性的缺陷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读罢《行为金融学》,您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说普通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为什么投资回头看都很容易,但当下却最难;您就会对自己之前的种种失败投资行为找到归因。
您就会将投资关注的重点从证券选择、择时交易转移到约束人性、构建不易受情绪影响的投资体系上。
05 | 《聪明的投资者》
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只能让他推荐一本投资书,他就推荐自己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
进行股票投资的读者朋友可能都知道,格雷厄姆有华尔街教父、证券分析之父的美誉,《聪明的投资者》是经典的股票投资著作。这与基金投资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我要推荐《聪明的投资者》呢?
《聪明的投资者》书影
做一位聪明的投资者难道还需要区分股票投资者和基金投资者吗?
尽管投资的标的有区别,但投资的智慧却是普适性的。
炒股、炒基金与投资有何区别?格雷厄姆开宗明义阐发投资与投机之辨,当我在2016年9月读到本书时,始知自己之前一年多都在走投机的弯路。
《聪明的投资者》既包含科学的投资观也包含实践性强的方法论,事实上股债平衡策略、定投策略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智慧之滥觞。
格雷厄姆认为普通投资者最大的投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避免在投资中被自己打败尤为重要。因此他阐发了
“市场先生”、“安全边际”、“股票即股权”
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投资者的智慧箴言。
对于基金投资而言,我们很多时候的
亏损都是因为自己被市场先生耍得团团转,跟着市场先生一起癫狂或悲观;
我们很多时候的亏损是因为买入的时候没有安全边际,
并非坊间流传的“会卖”的才是师傅,事实上预期收益率很多时候在买入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书籍附录的由巴菲特本人撰写的《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一文更是全书的升华,巴菲特指出
由老师开创的投资原则,经由每一位弟子发扬光大,目前业已在世界各处遍地开花,但每一位学习了格雷厄姆智慧的投资家却都不相同但又殊途同归。
价值投资的智慧具有极强的兼容性,此中的魅力需要读者在书中细细体味。
我推荐购买由贾森·茨威格作注的注疏点评版。
我们都知道儒家经典有注疏点评,例如《四书章句集注》。经典永流传,经典需要被赋予时代新意。如果您觉得1976年成书的第四版《聪明的投资者》可能早已过时,那不妨看看
世纪之交的美国投资者是如何忘记格雷厄姆的教导而重蹈覆辙的。
信息会过时,知识会陈旧,但智慧却是历久弥新,永世流传。
《聪明的投资者》正是这样一本好书!
06 | 《投资稳赚》
这是一本被译名耽误的好书,作者是享有指数基金之父美誉的约翰·博格。本书的英文名是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
特别谦虚的名字,中文译者为了博眼球
把译名进行了极度的夸大。
《投资稳赚》书影
如果您是指数型基金投资者,一定要阅读本书。约翰·博格另著有
《共同基金常识》、《博格长赢投资之道》
,前者字数稍多,但对博格本人的投资观、基金的认知观阐发得更为全面,后者也是一本好书但可惜现已绝版,我很想阅读之。
《共同基金常识》书影
读罢《投资稳赚》,您就会知道为什么
关注企业盈利而非关注市场涨跌;
关注均值回归而非追逐爆款牛基;
关注长跑健将而非百米飞人;
普通投资者为什么要构建保守投资组合;
为什么低费率如此重要……
07 | 《赢得输家的游戏》
查尔斯·埃利斯的这本著作是直接面向普通投资者的,有点手把手教你基金投资的意思,书中既有基金投资的世界观也有方法论。尽管美国的基金市场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但投资的智慧总是相通的。
《赢得输家的游戏》书影
基金投资中关于
时间的价值、投资回报与投资风险的关系、建立投资组合为什么重要、设计投资方案为什么重要、基金投资如何进行绩效评估、普通投资者如何粗略地进行市场估值、为什么要关注基金投资的费率问题……
凡此种种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08 | 《不落俗套的成功》与《有效资产管理》
大卫·斯文森与威廉·J·伯恩斯坦的著作都是关于资产配置的。
大卫·斯文森是国内知名投资家张磊先生(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的老师,《不落俗套的成功》一书就投资获利的三条道路——择时交易、证券选择、资产配置一一展开论证。
《不落俗套的成功》书影
大卫·斯文森最终指明了
资产配置是普通投资者成功投资的康庄大道。
而择时交易尤其是短期择时交易非常困难,证券选择虽然也是成功的道路,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努力,且随着市场有效性的提高,证券选择的超额收益可能会降低。
《有效资产管理》书影
《不落俗套的成功》理论性较强,阐发投资观的内容较多,
威廉·J·伯恩斯坦的《有效资产管理》一书更侧重实践能够形成很好的互补。
伯恩斯坦从各类资产的标准差说开去,
论述了不同门类的资产在长期投资中的收益与风险,揭示了多元资产投资组合的市场表现。
伯恩斯坦有点“手把手教你做资产配置”的意思,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在读完之后,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投资之路。
09 | 近年来的国内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