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Way
“科way”是专注于科技创新的官方媒体平台。链接最新的双创政策与最深的科创思潮,推送最值得关注的科技科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第一批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已经就位#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Way

是什么逼得铁扇公主出山“煽除”雾霾?

科Way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12-14 11:45

正文

文字 | 吴佳妮    美编 | 毛毛大徒弟

前不久,因雾霾而出现的奇葩发明专利“煽除雾霾方案”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初审并公布,有人调侃这不是抢了铁扇公主的专利?


这方案大致呢,是这个意思——一定数量的人同时向指定方向扇风,可以煽除一定面积的雾霾。以北京为例,当出现雾霾天气时,1500万人同时手持除霾扇,在相同的时间内向相同的方向“煽动”, 1 小时以内就能将雾霾煽出北京。



▲以北京城为例:1500 万人同时向一个方向扇风,1 小时以内就能将雾霾煽出北京


在雾霾治理上,我们离达标还有多少距离?大气污染防治究竟有多难,让如此奇葩的专利都能通过初审?


今年是“大气十条”实施以来的第五个年头,也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考核之年。近日,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的香港回归20周年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作主题报告时透露,“大气十条”中2012到2017的目标基本上完成,但是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指标还差很远。


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霾一直都是各具特色。曾经有人赞北方的霾相较上海,多了些回肠荡气和沉稳老辣,有裘盛戎的厚重韵味;而上海的霾是淡的,拘谨的,如上海人的小资情调;广州的霾则是黏黏糊糊的,像是南方人的软语……三个重点区域的雾霾牵动亿万百姓的心。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

雾霾还 “赞”吗?


郝吉明院士在报告中阐释了“大气十条”实施五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果:“经过5年努力,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据了解,此阶段任务大气防治需要达到的核心指标之一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15%,而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33%、31.3%、31.9%。


“从2012年至今,可以见到图中的绿色面积正逐年扩大,显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收效显著。”郝吉明院士以多色区的对比图揭示大气环境变化。


▲“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5年目标


要打败雾霾这位温柔“杀手”,不仅仅是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并不能因为阶段性胜利而有所松懈,也不能期寄于“芭蕉扇”来把霾煽除了事。


郝吉明院士在报告中提到“大气十条”中的第二个5年目标:“力争再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要在第二个五年,也就是2022年,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再逐步推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依次达标”。具体说来,京津冀可用5年时间,从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74微克的现状,减至长三角的现状,即每立方米52微克;而长三角也用5年时间,从52微克这个现状,减至珠三角现有的39微克水平;同样,珠三角也可用5年时间,从39微克的水平减至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


35微克/立方米为国家二级标准,我国PM2.5标准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最宽限值,35微克/立方米仅是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第一阶段目标值。


2050:从35到25,再降至10微克


然而,这还不是“最终目标”。从长期来看,我国大气防治的宏观目标为2050年全国大气环境基本实现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10微克的浓度指导值。这个值,在郝吉明院士看来,应当从35微克降至25微克,再降至10微克。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显然还任重道远。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第二个5年目标


其实,“大气十条”中提出环境空气质量有6个要素,包括PM2.5、PM10、O3(臭氧)、NO2、SO2和CO。据悉,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仅94个城市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约72%的人口生活在不达标大气环境中。颗粒物(PM)和臭氧O3是我国大气环境最主要污染物,京津冀及周边和长三角是污染最严重的区域,郝吉明院士结合色图分析指出,2013年以来PM这样的细颗粒物确实明显下降,但臭氧O3污染程度则呈现一定升势,因而“我们如今还面临‘两线作战’”。


据郝吉明院士透露,目前大气污染防治还面临许多瓶颈,主要为减排空间空间逐渐收窄,亟需新的减排领域和减排途径;生产方式仍然粗放,经济增长亟待绿色转型:“要实现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各种污染物需进一步减排三分之二左右,但目前脱硫、脱硝等传统减排工程的空间进一步压缩,与此同时大量领域未开展有效工作;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产品中,中国的钢铁、电解铝等有色金属、水泥等建材的产量都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钢材、粗钢、平板玻璃等高耗能产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50%,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亟待向绿色生产方式进行转变。”


大气污染防治需要防治管并重。在污染源方面,除了惯常关注的地面交通尾气排放污染,目前人们对清洁港口、清洁机场建设和发展还缺乏足够重视。在构建绿色发展促进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机制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治理过程中缺乏科学制定大气污染防控策略等的能力、环境监管未完全到位、公众在大气环境管理中参与度低等,为此专家提出期待:“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推动绿色发展,增加违法成本;建立大区污染治理的‘科学-决策’一体化机制,增强区域大气污染精细化监测与预报能力;加大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