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日照市岚山区法院速裁法官秦苗苗的工作日常,她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如何高质量地完成速裁案件,并向时间要效率。文章还提到了秦苗苗如何在一天内处理不同的案件,包括民间借贷纠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秦苗苗的工作特点
秦苗苗作为速裁法官,需要在快节奏的工作中高质量地完成案件。她注重效率,同时也注重公平和正义。通过提前梳理案件、晚吃午饭审核签发文书拟稿、迟延下班撰写文书案例等方式,她在日程紧凑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关键观点2: 秦苗苗处理案件的方式
秦苗苗在处理不同类型的案件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她根据案件的特点,结合之前的沟通和了解,对每一个案件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审核。在庭审中,她注重把控节奏,确保庭审的顺利进行。在庭审后,她静下心来仔细撰写判决书,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关键观点3: 文章的启示
文章通过描述秦苗苗的工作日常,向读者展示了速裁法官的工作特点和职业素养。同时,文章也传达了法治精神和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此外,文章还通过案例引发了读者对于法律问题的思考,如离职后与公司再无争议是否还能要求公司补缴社保、成年子女是否可以主张抚养费、如何让微信记录成为有效证据等。
正文
所谓速裁,就是对案情较为简单、双方分歧不大的案件,通过调解或审判的方式快速解决。通常,速裁法官每周需要办理大量的案件,快节奏的工作,就像与时间赛跑。
对于日照市岚山区法院的速裁法官秦苗苗来说,审理案件不能单纯为快而快,必须高质量办好每一起速裁案件,向时间要效率,让公平正义“速达”。
让我们跟随镜头,沉浸式体验速裁法官的一天,看秦苗苗如何在满满的日程里巧妙地“挤出来”1个小时。
今天,共有5起民事案件需要秦苗苗开庭审理,为此她比平时提前10分钟到达办公室,对早已了然于心的卷宗进行最后的梳理。
上午第一个是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原告准备了三组证据,事实简单明确,但是被告下落不明,开庭传票是公告送达的,要做好缺席审理的准备。第二个案件是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双方驾驶人都是电动车驾驶人且没有保险,在此前的调解过程中二人多次吵闹,因而开庭前要注意强调法庭纪律,并把控好庭审节奏。下午三个案子都是当地银行起诉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但是借款人的违约情形各不相同,秦苗苗结合此前多轮电话沟通获取的信息,简要标注了争议焦点问题和需要审查的事实,避免庭审程序空转。
梳理完毕后,秦苗苗快步走去审判庭。
开了一上午庭,秦苗苗回到办公室,在认真接待完当事人之后,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她还需要审核把关法官助理辅助办理案件的结案文书。此时已临近12点钟,她决定签发完手头的文书后再吃午饭。
对于调解书,因为协议内容早已明确,只要核对案号、身份证号、日期等基本信息,确保没有文字和语法错误,即可签发。对于判决书,除核对上述信息外,还需要对照笔录及证据审核审理查明部分、对照诉讼请求审核本院认为部分以及判项,最后针对说理薄弱文段提出修改意见。
转眼15分钟过去了,短短的一刻钟为上午的工作收了个尾。
同所有审判法官一样,速裁法官工作时通常“两点一线”往返于办公室和审判庭之间,她们经常形容自己“不是在开庭,就是在开庭的路上”。
难得有时间在办公室,面对案卷,她们抽丝剥茧,思维往返于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之间,偶尔停顿的键盘声是让正义速达的行进曲;铃声响起,手起手落间,一通通电话穿梭于原告、被告和诉讼代理人之间,她们坚信——
只要在释法说理上多努力一分,事理法理情理或许就能恰如其分地引起双方当事人的共鸣,从而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下午同样不轻松,秦苗苗选择在开庭间隙把一份简单案件的判决书写好,对于稍微复杂的案件,则必须静下心来才能高质高效地完成。
六点钟,办公楼慢慢安静了,桌面上的电话也不再响起,万事万物渐渐沉淀,她开始细细斟酌一起开完庭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经过查阅卷宗,反复梳理,细致论证,在下班后的半个多小时里,终于将这起案件的判决书完工了。
此时,夕阳的余晖几乎散尽,夜空逐渐深邃,虽然月亮还没来,路灯映照的树影随风摇曳,远处的万家灯火让人格外心安。
在关闭电脑前,秦苗苗又打开一篇刚写了开头的案例,看了一眼第二天的开庭排期表,她决定把案例安排在明天“挤出来”的1小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