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第一批上四休三的人,开始“抗议”了 ·  19 小时前  
书单来了  ·  5本小说,讲述世界上最神秘的5种职业! ·  昨天  
十点读书  ·  成熟女人,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封神9.0,国外都在抄!这顶流谁能不爱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汪小菲和张兰的决裂,其实早有预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写稿 201 万字之后,她出版了第一本小说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9-11-12 22:02

正文

2 013 年 9 月,我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字数 17 万。

讲述了一个人类对抗变异人种的故事。
我花了两年时间断断续续写就,然后发表在网上。 当时没什么人看,打击挺大。
消沉了一段时间,又提笔写。 结果又是惨败。
将上面这段话复制粘贴五次,最后的结果是我写了七部长篇小说,从 9 万字到 17 万字不等,总计 159 万字。 全部惨败。
到此,我意识到一件事,我没什么写小说的天赋,我只有热情。
2016 年 9 月,我放弃长篇创作,开始写短篇。
写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无罪犯国度》3.7 万字,讲述了一个机器人的故事。
偏巧遇上豆瓣阅读的征文大赛,我投了稿。
一个月后,我收到邮件,作品入围了。
这可把我高兴坏了,莫非跑了三年的龙套,有了演配角的机会? 但高兴不过三秒,我发现入围作品有几百部。
好吧,我还是一个群演,一个死跑龙套的。
但这次龙套跟之前不一样。 之前鲜有读者回应,但这次我收到一百多条评论反馈。
我仔细看了每一条评论。 我很感激每一位留评的读者,甚至是那些只给了一颗星的。
因为它们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 那些我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趁热打铁,我又继续创作了第二部科幻短篇《量子猎犬》。 这是我当时的野心之作,一部将双缝实验和薛定谔的猫结合在一起的具有塞伯朋克元素的实验科幻短篇。
它其实有两版本,同样的设定,不同的故事。 另一个版本《笼中鸟》投稿《科幻世界》,不出意外地被退稿。 现在回想起来,《笼中鸟》版本还涉及一些政治元素,确实也不适合投稿杂志。
我个人以为这一部较之前要好很多,但阅读量骤降,评论只有零星几个。 我的作品又回到了过去无人问津的状态。
失败阴魂不散,我又一次遭受打击。
就在我觉得科幻小说也不是我该走的路子时,我收到了一笔卖书的钱 ——0.99 元。
有一个陌生读者出钱买了《量子猎犬》。 当时我正在爱丁堡旅游,遭受爱丁堡变幻莫测的天气折磨。 却因为这 0.99 元,我差点想跑上爱丁堡大街淋上一阵雨。
这一块钱不到的卖书钱对我意义重大,在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一个人愿意花钱买我的书。 而有第一个,一定会有第二个。
第二个很快就来了。
2017 年 5 月 8 日,我的第三部科幻悬疑短篇《你的所有秘密我都知道》上架。 一经上架,就获得了编辑首页推荐(那时我还不认识豆瓣阅读编辑),然后是迅速飙升的阅读量和评论。 因为豆瓣阅读刚上架一周的作品是免费的,所以还看不出读者到底真的买不买账。 我静待一周之后的反应。
5 月 15 日,周一早晨,我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刷开豆瓣阅读作者后台,查看销量。
39.8 元。
即我睡了一觉,卖出 20 本书(这本单价为 1.99 元)。
从那以后,我每次点开后台销量,数据都在往上涨。
那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名字叫成功。
三天后,我的豆邮收到了一封私信,来自豆瓣阅读的编辑。 她向我扔了一根签约作者的橄榄枝。 如果把出书比作创业上市,那么到此我已经拿到了第一桶创业基金。
接下来我陆续又发表了四部科幻短篇。 有的反响不错,有的反响平平。 评论褒贬不一,但收获了一小批书迷。
与此同时,我脑中一直在构思的一个人物逐渐成型。
量变终将引发质变。
有一天,他从我脑子里跳出来。 他告诉我,他叫吴忌,是一名侦探,单身,以前是个警察,后来改行当起了侦探。 他住在锡安,2079 年,秋,他 33 岁,接到了一宗儿童失踪案,你有兴趣听听吗?
用一个月的时间,我写完了《黑暗的平方》,又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我写完了《黑暗的立方》,再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我写完了《黑暗的 n 次方》。 它们合在一起成为了《黑暗的次方》三部曲。
到此,我已经写了 201 万字。
我忘了哪个网络小说作者说,当他写到第 100 万个字的时候,他的书终于出版了。
而我,花了他两倍的力气。
创作《黑暗的次方》是我的一次豪赌,我不知道它会不会成功,或许它又将重蹈之前七部长篇的覆辙。 但没关系,我想,不行可以再来。 失败的经验就是我再也不怕失败。
《黑暗的次方》上架之后一个月,编辑告诉我它的出版版权卖出去了。
我赌赢了一次。
作为一个野生业余小说家,我终于出版了一部小说。
我觉得我很幸运。
我知道这部小说存在的问题,但或许就是问题本身成就了这部小说。
在失败了那么多次后,我或许知道哪些东西读者不感兴趣,也知道哪些东西可以成为卖点。 在读者的喜好与我自己的喜好中间,我作了权衡。
所以三个故事,有新瓶装旧酒、有新瓶装新酒、有旧瓶装新酒。
这样读者可以看得过去,我也可以看得过去。 皆大欢喜。
原本我还想再说一点关于《黑暗的次方》的事。 但似乎没有必要。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喜欢你作品的人,即使你什么都不说也喜欢; 不喜欢的,你磨破嘴皮子也不喜欢。
那就这样吧。
话说为了写这篇文,我还跑去以前发文的网站查看信息,结果在我那第一部扑街的长篇小说下面,看到了一条罕见的留言,还是写于六日前。
TA 说: 感觉作者还是很有想法诶,好早的文,希望大大现在一切都好。
我回了 TA 一句: 谢谢,挺好的。
本书的出版要特别感谢我的编辑们陈更新、远子、宿颖、渡边、不知知以及负责出版发行的工人出版社。当然,最重要的是所有阅读并喜爱此作品的读者们。


插图 /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本文作者
艾石 本名石苔妮,1987 年生于浙江绍兴,毕业于浙江大学,先后在服装、咖啡、珠宝、杂志公司工作,现居上海。 代表作品是吴忌侦探事务所系列长篇,也擅长悬疑和科幻的跨界。 小说《黑暗的次方》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已上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