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系列
微观系列包括微观当代、微观历史、微观人物。每一个事件的讲述者都是从自我感情出发的片面表述,但是将多个片面组合起来,至少能构成事件的大致图景。为您及时剖析,可能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大事件,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着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小米首款 AI PC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聊一款「键盘里面塞电脑」的新奇主机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戴尔全新命名 14/16 Plus ...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聊一类愈发小众的游戏本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惠普将推 RTX 5060/5050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系列

抬头,月球就在那儿,中国要来了,美国也要回来了

微观系列  · 公众号  ·  · 2019-03-30 21:13

正文


本周美国副总统彭斯,来到阿拉巴马州的美国太空及火箭中心发表讲话,说

50年前,美国仅花了8年就登月了,现在我们要重返月球,居然要花11年

我不能接受!

美国必须在五年内,用尽任何方法重返月球

彭斯突然放出这话,乍一听有点不明所以,干嘛突然又提登月了?

可就在彭斯誓言,美国五年内重返月球的前一天

中国“ 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


长征九号火箭发动机,是我国正在研制的最大推力火箭发动机


其对支撑后续大型空间活动、载人登月及深空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该型发动机将应用于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上。


事实就是,无论你再怎么绕着美国走,美国都会主动找上门来


看到中国人的脚步离月球越来越近


美国,誓言要抢在中国之前,重返月球……



如果要评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瞬间的话,那么“阿波罗登月”必入其中


一枚小小的脚印,代表着人类终于冲破星球的桎梏,迈向漆黑而无垠的宇宙



阿波罗登月的故事,要从“现代火箭之父”说起


现代火箭,是由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发明的


这位老兄天生是个 未来幻想家 ,他将“超音速喷管”装上液态燃料,然后点燃发射,自己都没想到这东西能飞的这么高这么远


1920年,这哥们38岁时出版了一本叫做《A Method Of Reaching Exreme Altitudes》的书


这本名为《达到极限高度》的书,讲的是我们可以飞的更高更远,甚至火箭可以直接打到月亮上去


老兄自己设计的火箭


该书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不过轰动不是赞扬,而是嘲笑,当时的美国大报《纽约时报》,带头讥笑戈达德


傻子一个,火箭在太空里不可能运作



此事过去十几年,到了1935年,纳粹国防军对新火箭技术很感兴趣,他们似乎找到了一种能够 超远程 攻击敌人的利器


于是纳粹政府大笔资金资助“德国火箭协会”,最后由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奥伯特”牵头,负责纳粹V2火箭的研发


随后著名火箭专家,冯布朗也加入团队


不过最后,V2火箭并没有帮助希特勒扭转战争结果,但其巨大的潜力,却第一次展现在人类面前



在德国战败前夕,美国就已经拟定了详细的 “回形针计划” ,所谓回形针计划,就是一个抢人计划


美国锁定了超过1600位德国火箭,航天,医学,材料学,电子学等各领域专家


这群纳粹专家在德国战败后,大批大批的被运往美国,为美国战后科技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二战结束后,冷战跟着登场,世界霸权到底是苏联亮,还是美国亮,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然而面对举国体制的苏联,美国是震惊的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洲际导弹,R-7



1957年,苏联改进R-7系列火箭,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打入太空



1957年,苏联第二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里面还带了条狗,名叫莱伊卡


1958年,美国发射先驱者0号月球探测器,但运载火箭在发射70秒后即爆炸,任务失败



1959年,苏联发射“月球梦想1号”探测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成功探测到地球以外星体的探测器


1961年,苏联发射“金星1号”,成为第一个探测到金星的探测器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船上搭载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飞船成功绕地球一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苏联人进太空了,这极大的刺激了美国人



当时的美国报纸评论,第一名进入太空的人类,人类将征服太阳系和太空,并获得自然的无穷力量


随后美国国会,展开激烈争论,怎么应对苏联在太空领域的领先


尤其是当时的肯尼迪,这位年轻且富有魅力,又敢大胆梦想的总统,终于坐不住了


美国已经在太空竞赛中0:2落后苏联,第一个卫星苏联发的,第一个进太空的是苏联人



1962年,炎热的九月,肯尼迪站在莱斯大学的足球场上,发表全国演讲


为了让美国在和苏联的太空竞赛中夺回一程,肯尼迪决心说服全国人民,支持他花费60亿美元,去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计划”


当然没人能保证这计划一定会成功,60亿,可能面对的是爆炸和失败



这篇载入史册的演讲名为《我们选择登月》,其中说到


总有人质疑,为什么我们要花那么多钱登月,这些钱为什么不花在改善人们的生活上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登月呢?


这种人他们会问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登上世界最高的山?


为什么我们要跨越世界最长的河?


为什么35年前我们又要飞跃大西洋呢?


我们决定登月


美国决定登月


不是因为这事很简单


而是因为它实在太难了


但是这个目标,能展现我们的优势,能力和科技


因为这个目标,是我们乐于接受的,最艰难的挑战


美国选择登月!



自此,为了在科技冷战中扳回一城,美国开启了他的登月计划,代号阿波罗


阿波罗登月计划,标志着人类太空竞赛,达到巅峰


在1961-1972年这12年里,美国总共投入260亿美元,要知道那时候的美元可比现在值钱的多


1960年代的260亿,差不多等于今天的2300亿美元,也就等于15000亿人民币


或许大家对这数字还是没概念,这样说吧,中国的太空计划,嫦娥探月工程第一期总投资15亿人民币,这15亿还要分3~4年用


15亿和15000亿 ,这个投入差距,大家就明白了



来个更直观的,这是当年肯尼迪航天中心空拍图, 一眼望过去,整排整排的航天发射架


美国花巨资开启阿波罗计划后,正如肯尼迪自己所言,他选择的是艰难,而不是容易


阿波罗计划,开门就不顺



1967年1月27号,阿波罗1号在地面进行测试,当时三名宇航员躺在驾驶舱的座椅上,按例完成他们在太空中,要进行的任务清单


但测试进行到一半,驾驶舱内突发火灾,短短17秒,整个驾驶舱已经完全被火焰吞没,对讲机里只传来惨叫



三名宇航员,格里森,怀特,查菲,牺牲


阿波罗1号的重大事故,打乱了美国整个登月计划,事故发生后登月计划全部暂停


美国航天局全面重新评估航天器所用的材料,以及对驾驶舱等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设计


最后为了安全,更是将原定的载人航天计划,改为了“无人飞船”


于是



阿波罗2号, 无人 ,连升空都没升,只进行了地面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测试


阿波罗3号,无人,测试点火性能,同样没有升空



阿波罗4号,无人,升空测试,安全进入地球轨道后进行为期十一天的飞行,随后返回大气层


阿波罗5号,无人,测试登月舱,及土星1B运载火箭


阿波罗6号,无人,测试驾驶舱在极恶劣条件下从月球返回地球的可能性,此次任务因发动机故障而失败



阿波罗7号,这是整个登月计划中美国首次,对发射进行了现场直播


此次任务,是在载人条件下进行指令舱的测试,和返回的测试



然而在地球上,1968年对美国来说,是可怕的一年


这一年,越战全面爆发,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杀身亡


席卷全美国的种族冲突到处蔓延,每个城市都发生了大大小小的骚乱


在这样的一系列冲突后,1968年12月21日


美国航天局决定发射阿波罗8号



阿波罗8号,是那次严重火灾后,首次载人飞船任务


阿波罗8号的任务是,载着宇航员,进行绕月飞行,随后返回地球


这次举世瞩目的任务,吸引了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目光


美国人的注意力也从战争,种族冲突,暗杀等,转移到了这次航天任务



3名宇航员绕月飞行,从月球拍下地球照片,随后从月球轨道向全美广播


12月24日,圣诞夜这天,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上朗读了圣经的第一段


上帝之灵在水面移动


上帝说,要有光


于是有了光



阿波罗9号,在地球轨道测试了登月舱的飞行和对接功能,并且停留了10天



此外阿波罗9号,还展开了2次单独的太空漫步



阿波罗10号,是登月的最终彩排,在月球轨道进行了除登月外的所有测试



依靠着阿波罗1-10号的技术积累和技能知识,终于最后的登月阶段来临


1969年7月16日

阿波罗11号,正式登月



阿波罗11号总共在月球上待了22小时26分钟,其中在月球表面行走2小时30分钟


主要进行月球样本采集,检查这个未知的外星环境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竖国旗,向苏联及全世界展示,美国国威



1969年11月14日,阿波罗12号,再次登月



1970年4月,阿波罗13号,在前往月球途中氧气罐发生爆炸,借助月球引力才成功返回了地球。



事故发生后,三名宇航员安全着陆,被尼克松总统授予了自由勋章



1971年1月,阿波罗14号,登月成功。


在月表停留33小时30分,出舱行走两次共9小时22分,带回42.28千克月岩标本。



1971年7月,阿波罗15号,登月成功


月表停留66小时55分,出舱行走三次共18小时34分,带回约77千克月岩标本。



1972年4月,阿波罗16号,登月成功


月表停留71小时2分,出舱行走三次共20小时14分,带回95.71千克月岩标本。



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登月成功


这是人类最后一次登月了,这次返回后,人类至今没再登月



微信最著名的这张启动画面,正是来自于1972年阿波罗17号宇航员拍摄的照片


后来腾讯才换成了中国风云四号拍的照片



阿波罗登月计划,前前后后“17次”,艰难挫折历历在目,正印证了肯尼迪当时的那句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