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
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
共同会见
出席中意文化合作机制大会
和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的双方代表
习近平指出,中意传承千年的友好交往史滋养了两国生生不息的人文交流,古老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方交流先河,马可·波罗打开了西方世界认知中国的窗口,一代代使者接续谱写两国友好篇章,树立了世界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典范。近年来,中意文化合作机制推动两国互办文化和旅游年,首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结好模式,两国高校广泛开展学术和青年交流,拓展新兴学科联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意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应该起而行之,共同倡导以文化人、以德润身,以博大的人文情怀观照人类命运,以兼容并蓄的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和合共生的愿景凝聚发展合力,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希望双方一道努力,推动更多有识之士争做中意友好合作的践行者、东西方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为推动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中意贡献。
马塔雷拉积极评价意中文化合作机制和大学校长对话会为促进意中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友谊与合作所作重要贡献,表示意中两国都是文明古国,都拥有灿烂文化,两国人民相互欣赏,相互尊重,马可·波罗同中国的交往佳话是东西方文明互学互鉴的写照。双方应该总结经验,传承友好,搭建更多人文交流的桥梁,加强团结,反对对抗,为意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支撑。
11月9日
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
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此次对话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意大利共和国大学和科研部主办
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
以
“促进文明互鉴,培养杰出人才”
为主题
设置两个平行论坛和一个平行学生论坛
共同探讨中意高等教育合作
协同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
以及可持续发展未来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东北大学、
湖南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辽宁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北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巴里
LUM
大学、
巴里理工大学、贝加莫大学、博洛尼亚大学、都灵大学、都灵理工大学、卡拉布里亚大学、卡梅里诺大学、罗马Link校园大学、罗马国际研究大学、罗马第一大学、马切拉塔大学、米兰理工大学、那不勒斯东方大学、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那不勒斯“帕特诺普”大学、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帕多瓦大学、萨伦托大学、图西亚大学、威尼斯大学、锡耶纳大学
出席对话会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
,
意大利共和国大学和科研部总司长马赛拉·加尔加诺
,
意大利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科技参赞安桂笛
等两国政府官员,以及中意双方近50所高校的校长和学者代表。对话会开幕式由陈杰主持。
怀进鹏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意教育交流合作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心和亲自指导,中意教育交流合作格局不断完善、科研合作亮点频现。今年是中意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意教育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推动中意关系发展、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表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应对世界的快速变化和挑战,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财富和重大资源。他希望中意高校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挖掘互补优势,拓展合作空间,为应对共同挑战、增进全球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怀进鹏提出三点倡议:一是落实元首共识,推动人类文明新进步,汇聚历史经验,加强思想交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在促进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征程中贡献中意智慧。二是深化科研合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领域进一步深化科研合作,进一步推进未来人才领军人才培养,共同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为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中意贡献。三是加强互学互鉴,深化中意人文交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推动中意青年学生深度交流,为赓续两国友好种下希望的种子,为双边关系未来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力量。
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
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意大利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引领作用与瞩目成就,并回顾了北大和意大利各高校交流合作的历史。
他指出,大学是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的地方,必须担负起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的使命。
面向未来,北京大学将继续致力于与意大利高校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共同培养心系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各领域优秀人才,产生造福世界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不断促进文明互鉴,为中意两国友谊续写新篇章。
意大利大学和科研部部长安娜·玛丽亚·贝尔尼尼(
Anna Maria Bernini
)
发表视频致辞。
她指出,此次对话会的召开,正值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访华之际,意义非凡。
意中两国大学和教育机构在学术、科技、音乐、舞蹈等诸多领域上的合作,为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她介绍了意大利为促进中国学生赴意留学作出的努力,并期待意中两国的政府机构之间能够开展深入的务实合作和对话协商,推动构建两国教育合作新框架。
意大利大学校长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
(
Tiziana Lippiello
)
在致辞中强调了人才培养、创新与跨学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和全球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她回溯了马可·波罗、利玛窦等文化使者在推动中意两国文化交流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并指出文化交流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尊重与理解。她希望以中意高校对话会为契机,重申尊重和交流的精神,通过高校之间的多层次合作、跨学科的学习路径和创新的范式来培养年轻人扎实的学科基础、创造力和应对当代世界复杂性的本领,进一步推动意中两国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推进两国建立在历史遗产分享和加深合作的愿景基础上的深厚情谊。
李雅集致辞
会上,中意双方高校完成系列合作项目签约,相关合作涵盖学术研究、学生交流、学者访问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两国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向好发展。
同时,
“欧洲翻番”倡议意大利站宣布正式启动
。这一倡议旨在加强中欧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为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使其在交流中促进理解,在合作中建立友谊。
两个平行论坛中,中意与会代表集思汇智,围绕
“文明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的未来使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两个核心主题
作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新时代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的可行路径,以及应对数智时代科技创新挑战的国际方案,为中意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对话会还设有“青春担当,中意同行——携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平行学生论坛,北京市高校意大利留学生代表、中国学生代表近60人参与讨论。
论坛中,中意学生代表就携手推进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展开热烈研讨,为世界进步发出青年之声,为时代发展注入青春之力。
未来,中意高校将继续携手应对全球化挑战,共同培养引领未来的高素质人才,产生影响世界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为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对话会
不仅
加深了中意两国
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
也为中欧关系的发展
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未来,中意高校将继续携手
应对全球化挑战
共同培养引领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产生影响世界和人类进步的
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
为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
新华社、
教育部新闻办、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订阅更多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