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家庭中,我们都常常发现,一个家庭里的女人总显得有点“唠叨”。或者说,她们总是承担了一个“提醒者”的角色。
小时候妈妈会提醒我们“该换牙刷了”,“做完作业才可以出去玩”。等年纪稍长,我们也注意到,她们不仅提醒孩子,也时刻提醒我们的爸爸“出差记得带件夹克”、“明天是孩子的家长会”……她们还要不断回答孩子和爸爸们的问题——“牙膏在哪儿啊?”“家里还有没有牛奶?”“那件白色羽绒服放哪儿了?”很偶尔的情况下,妈妈们会被这些问题惹恼:“自己家里有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家!”
话虽如此,大部分人依然觉得“问妈妈”、“问妻子”是一种常态,仿佛照顾家人、操持家务是妻子和母亲的天职。我自己也成为一名“妻子”后,也开始感受到了这种长期的精神压力。
女权主义者将这种
“时刻需要记得”的精神负担
定义为
“精神负载”
(mental load)。最近,一则由法国漫画家、女权主义者Emma创作的漫画《你可以问我的》(you should’ve asked)图文详解了这种“负载”,在欧美各大网站上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
Emma漫画《你可以问我的》
Emma首先讲述了生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场景:她被女同事邀请到家里玩。同事一边招呼她,一边给自己的孩子喂饭,同时还要为大人们准备晚餐。过了一会儿,煮开的水溢出来洒得到处都是,孩子在大声哭闹。女同事的丈夫看到了,问她到底怎么回事——“你做了什么?”手忙脚乱的女同事生气地回答:“什么叫我做了什么?什么都是我做的。”丈夫回嘴:
“但是你可以问我的啊,(如果你问的话),我会帮忙的啊。”
图| 坐在沙发玩电脑的老公:“需要帮忙叫我。”
从这个人人都可能遇到的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家庭中家务是这样被安排的:
男人把女人当成家中的
“家务经理”
,而自己则是经理的下属。
经理需要决定需要做什么事,以及什么时候做。
然而问题是,
在工作环境中,“决定做什么事以及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已经是一个全职职位了
。假设你是一个项目经理,通常你就不再会担任或少担任执行工作,因为你的时间已经被“管理”这项工作占据。
然而在家庭环境中,人们却常常还要求女人在
做计划的同时承担绝大部分执行的工作
,这样的结果则是,女人最后承担了比男人们多太多的工作。
接下来Emma引入了“精神负载”的概念。“精神负载”不仅是一项工作,而且是
长期的、辛苦的、隐形的
——“记得买棉签、记得付钱给月嫂、记得宝宝长了三公分要买新衣服了,记得老公没有干净的衬衫了要去干洗店......”这些
“时刻记得各项家务”的工作
几乎完全由女人承担。
“亲爱的,我发现地毯需要吸尘、马桶需要清洁了,然后我已经都弄好了。”——没有丈夫会说的话。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4年的调查数据,中国男人每日在日常家务、购物、照顾家庭成员等上面投入的时间仅为
91
分钟
,远远低于OCED组织29个成员国的平均值134分钟。而中国女人在同类事项上投入的时间则为
234
分钟
,是男人的
2.5倍
还多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数据只反映了体力家务的时间投入,并没有计入“精神负载”花掉的难以计算的时间。
图片来源|网易(请点击看大图)
确实,随着时代进步,性别平等的理念一点点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男性更愿意、也更多地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去,但相信我们的这些“新好丈夫”和“暖男爸爸”们还是会偶尔不经思考、无辜地说出“我不是不想干,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干啊。你可以说嘛,你说清的话我是不会不干的。”
然而看来上面的类比和数据,相信说女人“负载”绝对是不点也不为过。而“精神负载”的概念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
看似好像积极、谦虚的态度也不是没问题的
。
在Emma漫画的评论区,妻子、妈妈们纷纷留言表示“不能同意更多”。当我分享这篇文章给我的女性朋友的时候,她们也都觉得“说到心里去了”!
我自己婚龄只有一年,还没有小孩,家务不算多且都和先生平均分配了。但我也切身体会过“时刻记得”的隐形家务工作——在筹备婚礼的时候。
似乎没有任何讨论,我就成了自己的婚礼策划经理,我时刻提醒他“该确定宾客名单了”、“该发邀请了”,甚至“要订你的西装了”、“要跟你爸妈讲流程了”……这些琐事有的做起来有趣、有的则比较枯燥。有趣的部分他会充满热情地完成,但是不那么有趣的部分,就需要我三番五次地“唠叨”。这种“唠叨”让我的自尊很受伤——
为什么我们两个人的婚礼却需要我来“逼”他做事情?难道婚礼不应是我们两个人共同完成的项目吗?
图:“我希望我在筹备婚礼过程中帮了更多忙。”——没有丈夫会说的话。
而他也会觉得很委屈——就像许多在漫画下留言的男人一样:“你叫我做的事情,我都做了呀”,“如果还有什么事,你可以再告诉我啊”。这样的态度和回应,并不是因为男人生来就“坏”就“自私”,而是因为在男权为主导的社会,
男性
们太容易没有意识到家务不仅是女性的责任,也是男性的责任,他们以为做家务是在“
帮女性的忙
”,因为“这本来不该是他们的责任”
。
我们所在的文化,从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起,就不断地教育我们家务是女性的工作。因为在我们成为妻子、成为母亲之后,男人很快就回到了工作环境中,留下我们去洗衣拖地、给宝宝买衣服体检、为家人准备三餐……
这也是为什么当男人们必须单独面对家务和孩子的时候,他们会不知道各种物品都放在哪里、给孩子吃什么、去哪里买衣服、植物几天浇一次水……甚至没有家里家政阿姨的电话。当然,可能没有人逼迫女人去做这些工作,但是如果她们停下了,家庭就会变得一团糟。然后
,
“我不做又有谁来做呢?”、“有唠叨他做的功夫我自己早就做好了”
。
读到这里,如果你是一位已婚女性,也许你已在鼓掌叫好;而如果你是一位已婚男性,则有可能嗤之以鼻,或者暗地庆幸“我可不是文中的男人,我已经承担了一半甚至更多的家务”(请记得和你的伴侣确认她也是这么想哦)。
这里想说的,并不是赞颂女性在家庭中的奉献和牺牲(这种赞颂才是反女权主义的),而是呼吁大家——
不论男女,都应该来
正视家庭中的家务分工问题
,
提醒大家
意识到这种隐形却辛苦的精神家务劳动。
你可以从自己的家庭开始,
问问另一半,是否认为你们目前的家务分工是
公平合适
的
。如果你有小孩,你可以
给Ta一个
更进步的性别教育
,让Ta意识到性别并不一定伴随着其固有的角色——
女孩未必一定要下厨,男孩也可以有更好的家务能力
。
更重要的是,
每个男人都应该意识到,
家庭不是、也不该是女性的天下
,男性有承担家务的义务和责任,也有享受家庭生活的权利
。堪称“社会进步标杆”的冰岛和芬兰,现在已经为男性提供超过一个月的带薪陪产假;在德国,男性和女性享有同时间长度的产假权益,同为12-14个月。中国的不同省市也有3天到30天不等的男性陪产假法规条例,但可惜的是大部分都没有被严格执行。
我们期待更多的男人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权利,也相信不论男女,都可以认识到家务中的不平等,并付出
努力去创造
改变。
就以我个人为例,在我和先生“谈话”之后,他不仅和我一起筹划了婚礼,还乐在其中——得意于自己画的宾客座位表,并感谢我培养了他的项目统筹能力,人生习得新技能呢。
阅读Emma的漫画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原文”(需翻墙)
微信最具影响力女权公号
回复关键词,获取精选资讯
高跟鞋| 反逼婚 | 直男癌| 乳头 | 女歌
女权ABC | 腋毛 | 女足 | 同性婚姻 | 女博士
性骚扰 | 荡妇羞辱 | 家务 | 冻卵 | 性工作 | 男孩危机
校园霸凌 | 妇女节 | 二胎 | 月经 | 剩女 | 防狼手册
| 同工同酬
微信号:genderinchina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