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
3
月
22
日时海外疫情数据表明:已经累计确诊
225857
例。其中意大利达到
53578
例,死亡
4825
例;美国达到
26664
例,西班牙
25496
例,德国
22426
例,伊朗
20610
例,法国
14478
例。而亚洲的韩国、日本已经出现疫情的明显拐点,新增确诊人数大幅下降至两位数以内,且累计确诊人数未超
1
万人。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除伊朗外都是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不重视,导致目前疫情在欧美几乎失控的状态,疫情的严峻也导致欧美部分国家的经济活动开始停止,国内外贸企业的出口订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延缓、延期交付、停止交付、毁单等情况。那么海外疫情给国内的制造业带来的冲击影响到底多严重,我们有必要从疫情的发展、近两年来外贸出口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海关总署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
2017
年全年
,
我国出口钢材
7541.35
万吨
,
同比下降
30.5%,
占我国钢材总产量的
7.2%
;
2018
年我国出口钢材
6934
万吨;同比下降
8.1%
;
2019
年
1-12
月
,
我国累计出口钢材
6429.3
万吨
,
同比下降
7.3%
。故而从这三年来的钢材直接出口情况来看,长期呈现钢材出口下降趋势,特别是
2017
年的钢材出口同比大幅下降了
30.5%
,出口直接减量
3000
多万吨;
2018
年的钢材出口再次同比减量
800
万吨;
2019
年钢材出口同比减量
500
万吨。以
2019
年钢材出口数据看月均出口在
540
万吨以内,若以钢材直接出口在
3
月至
5
月完全停滞,出口量降为零考虑,则影响直接出口量在
1600
万吨左右。细分项下:
2019
年
1-12
月,我国进、出口产品主要以板材、棒线材和管材为主,出口分别占比
59.8%
、
14.9%
和
13.6%
;进口分别占比
83.9%
、
9.6%
和
2.6%
。出口区域涵盖五大洲,其中亚洲为主要出口地区,占比
70.0%
,其他地区在
4-10%
之间;进口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占比分别为
90.1%
、
9.1%
。从钢材直接出口情况来看,欧美疫情的发展,对钢材直接出口影响或不大,更多的影响在间接出口。
除开钢材的直接出口数据,还有间接出口的如机械设备、家电、汽车及相关配件、五金件、金属制品等等。我们将从几大主要出口商品中中去寻找蛛丝马迹。剖析相关影响。
从海关总署官网进入主页面:在政务公开栏,可以看到数说海关。然后有:统计快讯、统计月报、数据在线查询。点击数据在线查询,进入海关统计数据在线查询平台。根据提示,可选择出口商品的各项选项,起止时间、出口商品编码等等诸多内容。从本次疫情的主要影响地欧洲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选择我们要查询的贸易目的地等,在统计月报中查询到
2019
年
3
月出口与钢材相关的商品:钢铁或铜制标准紧固件
24
万吨;不锈钢厨具、餐具等家用器具
38637
吨;电扇
7,041
万台;空气调节器
737
万台;冰箱
486
万台;洗衣机
236
万台;微波炉
490
万个;家用空气净化器
160
万个;家用型缝纫机
49
万台;工业用缝纫机
32
万台;金属加工机床
72
万台;便携式电脑(平板电脑除外)
1177
万台;打印机(包括多功能一体机)
369
万台;轴承
43939
万套;电动机及发电机
23274
万台;风力发电机组
1875
台;变压器
25527
万个;彩色电视机
776
万台;集装箱
24
万个;汽车
10
万辆;电动载人汽车
14527
辆;船舶
683
艘;自行车
482
万辆;摩托车
138
万辆;上述数据涵盖了
2019
年
3
月出口商品中所有与钢材沾边的商品。核算上述出口商品的总的钢材用量为:把标准紧固件
24
万吨全部默认为钢铁制品,电扇
7041
万台,则考虑其中使用到钢材的比重很低,按照
5kg
计算则对应为
35
万吨左右(一台电扇毛重正常是不超过
10kg
);空气调节器
737
万台,按照均为
1.5
匹至
2
匹左右考虑,单机毛重一般在
40kg~45kg
之间,抛去铜管、塑料件等,按照对应用冷轧等各类钢材为
40kg
计算则对应
29.48
万吨;冰箱
486
万台,按照净重
180kg
对应用钢
100kg
计算,则对应
48.6
万吨;洗衣机按照毛重
70kg~80kg
,用钢量
50kg
计算则为
11.8
万吨钢;微波炉
490
万个,按照一台微波炉
25kg
计算,
20kg
用钢量则对应
9.8
万吨钢,家用空气净化器中的用钢量几乎可以忽略。家用缝纫机
49
万台;一台缝纫机按净重
10kg
计算,则对应为
5000
吨钢;工业用缝纫机按一台一吨重也就对应
32
万吨钢。金属加工机床
72
万台,按机床每台重量
5
吨计算,对应
360
万吨钢;而便携式电脑以及打印机的用钢量则按照当月的出口数量计算不足
10
万吨。轴承
43939
万套,按每套轴承
5kg
计算对应
219
万吨钢(轴承有大有小,小的
1kg
也没有);集装箱
24
万个按单个集装箱重量
2.5
吨计算,约
60
万吨;电动机及发电机
23274
万台(这个电机很难确定重量)。考虑到该类型电动机和发电机,并非大型的水轮发电机组或者柴油发电机,或为小型的发电机,大概在
100kg~150kg
之间,如果仅是电动机或净重在
20~40kg
之间。综合衡量按用钢量在
80kg
计算,则对应
1861
万吨,但考虑到其对应的货值:
72.5,181
亿元,那么或许就是很小的电机
/
发动机。结合单价不到
35
元的角度看,用钢量或不大
2kg .
则考虑
23274
万台按照
2kg
的用钢量计算,对应约
47
万吨钢。风力发电机组
1875
台,按每套风力发电机组
150
吨计算。则为对应
10
万吨做钢;彩色电视机中用钢量仅在电视机壳上,按
3kg
计算,
776
万台对应不到
2.5
万吨钢;汽车
10
万辆,按车重
1.6
吨
~2.5
吨计算,每辆车用钢量
1
吨
~1.5
吨计算,对应最多
15
万吨钢;电动载人汽车
14527
辆对应最多也不过
2
万吨钢;自行车
482
万辆,按照每辆车用钢量
15kg
计算则对应不到
7.5
万吨钢;摩托车
138
万辆,按对应
30kg
用钢计算;则对应
42
万吨钢左右。
船舶
683
艘,因不同载重吨位船舶的重量不同。按照
16
万吨级和
30
万吨级去考虑。
船舶是根据建造进度执行的交付,而国内建造目前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较小。暂时可以不考虑。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按照
2019
年
3
月份的出口情况被影响到钢材消费总量为
35
万吨
+30
万吨
+49
万吨
+12
万吨
+10
万吨
+33
万吨
+360
万吨
+10
万吨
+219
万吨
+60
万吨
+48
万吨(电极,按照货值考虑或
1
万吨钢都没有)
+10
万吨
+2.5
万吨
+15
万吨
+2
万吨
+7.5
万吨
+42
万吨。合计约
945
万吨。所有出口商品中最大钢材钢铁消耗值。即疫情影响下,上述商品出口为零时影响到的总的钢材消费量。而考虑到部分最大用钢量的商品其出口对应货值之后发现,如金属加工机床出口
72
万台,货值才
24.2386
亿元,说明这都是一些非常小型的设备,每台设备的货值在
3400
元左右,不到
1
吨钢,用货值去衡量则会发现,金属加工机床根本用不到
360
万吨钢。机电产品
2019
年
3
月整体出口总货值人民
7985.6
亿。综合来看
2019
年
3
月份整体出口商品所涉及到的钢材间接出口总量(剔除船舶数据后)应该不到
600
万吨。按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