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作者的经历和感受展开,包括购买英语APP、开快车体验、对cyber truck的看法、打车经历、工作圈子的感慨以及其他生活趣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关于购买英语APP的决定
作者询问了孩子的意见后,尊重他们的选择,一个购买了这个APP,一个没购买。从目前的反馈来看,这是一个自愿购买的行为。
关键观点2: 作者开快车的体验
作者一直反对开快车,但最近的一次高速驾驶体验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喜欢开快车的。
关键观点3: 作者对cyber truck的看法变化
作者之前在网上觉得cyber truck很丑,但现实中看到后觉得非常帅气,引发了购买的冲动,但最终由于各种因素放弃了购买。
关键观点4: 作者在贝尔格莱德打车的经历
作者在贝尔格莱德打车时遭遇了不合理的收费,通过争论成功降低了车费。
关键观点5: 工作中的见闻和感悟
作者在工作中遇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客户,发现行业内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十分复杂,同时也收获了一些有趣的经历。
关键观点6: 生活中的其他趣事
作者还分享了一些生活中的其他趣事,如参加聚会、参观等。
正文
文 | Tess
关
于10.13号我写的学校让购买英语APP的事,等娃回来后,我问了他俩的意见,妞妞说她需要,愿意买,臭臭说他不想买。
臭臭说,他想等等看,来验证一下不用这个APP是否真的能影响英语成绩,如果真影响了,到时候再买也不迟。
后续没有人再来找我让我买这个APP,从目前的事实来看,算是自愿购买。
10.13号文章发布之后,后台问的最多的问题是我最后买了没有。
以前,我一直反对开快车,平时开车也很慢,高速肯定不超120。
但是,前天从展会回客户家里的路上,客户把车开到了250km/h,我忽然感觉不是一般的爽。
很多人遇到的情况是见光死,现在看来,不排除见面后起死回生。
就当我要想要去付定金的时候,客户提醒我怎么把车运回中国,要交多少税?
我去网上查了一下税费、运费,上牌等一系列的问题,放弃。
冲动是魔鬼,买东西的时候还是身边跟个男人比较靠谱,避免冲动消费。
在贝尔格莱德打车,20公里被收费将近150欧。
(正常价格折合成欧元应该是20-25欧)
我比他更嚣张,吼得比他还大声:
我知道价格多少,你别想骗我。
You are a big liar!
路过的人,纷纷侧目。
司机大概没想到一个中国女人这么横,加上本来就理亏,忽然态度变了,心平气和地说,你想付多少?要不100欧?
司机沉默了两秒,从我手里抢走了3000第纳尔,折合欧元25.6,一溜烟跑了,留我在风中凌乱。
我说,如果在阿尔巴尼亚,我就认了,但在塞尔维亚,真忍不了这口气。
10.8和来自荷兰、法国、比利时、德国的客户开会,发现一客户和我正在开发的B国的潜在大客户已经有深度合作了。
10.10,我去那个潜在大客户拜访,会谈十分愉快且成功,他们还送了我礼物,表达了接下来要做我的产品独代的意向。
10.14,去C国和一个合作了十几年的大客户开会,忽然发现他们正在和B国的那个潜在大客户打官司,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10.13,晚上去social, 和客户去了他们国家一个很有名的歌星的家里开Party.
我说,xiexie在汉语是Thank you的意思。
狗的主人解释说,他知道,就是因为热爱中国的一切,所以才把他的狗命名为xiexie的。
虽然是第一次拜访,也没成交过啥订单,
可能是聊得太high了,他们邀请我一起吃午饭。
他们说,没关系,我们送你去酒店退房,你退完房我再带你来公司,然后我们一起吃饭。
这家公司3个人(CEO, 销售经理,工程师)带我去了一个饭店,拿出菜单让我点,并推荐了店里的特色菜。
答曰没有点,只给我点了,原因是这里太贵,通常只有ZF的人才来吃。
但转念一想,不至于啊,我只是单纯地来谈合作了,人家又是大公司,应该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