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T中文网
FT中文网是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唯一的中文商业财经网站,旨在为中国商业菁英和决策者们提供每日不可或缺的商业财经新闻、深度分析以及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拜登经济学:一个“毕业”总结(下) ·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奈雪悄悄开餐厅,价格36-198元 ·  4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中年男人最爱的汉兰达,信仰崩塌 ·  6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义乌老板低调造车,大卖240个亿!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FT中文网

艺术治愈不了生活

FT中文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24-11-19 18:14

正文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图片致谢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艺术能让心底的美好浮现出来,但治愈不是无中生有,如果一个人从未保留过善与美,任何艺术都无法去治愈他。一个城市有好的艺术土壤,也是因为那里有美的续存。



文丨FT中文网专栏作家 郑静

这段时间的上海,要数西岸最热闹,一年一度的艺术季再次拉开了帷幕。朋友圈里一大半的人都在往那边赶,不断地换场地看展。大家精准地计算着时间,排好日程,不错过重点,但又不忽略任何一场邀请。

艺术季,对看展人来说,除了作品,能在展会上遇到谁,似乎更为重要。和时装周不太一样,艺术展的邀请函不是什么身份象征,看画看雕塑不需要座位排序。它更像是一个标签,在朋友圈里合并同类相,快速地找到和自己频道相同的人。

立冬那天是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VIP日,后面几天才对公众开放,并一直持续到周末。大概是为了照顾艺术圈人士的作息,展览的开幕时间在几年前就放到了午后。大家可以笃悠悠地起来,吃个早午饭,避开车流早高峰。看艺术展,毕竟不是去菜市场,没必要急吼吼的,从容一点,才是艺术该有的状态。

头天晚上,我婉拒了主办方的邀请,没有一早跟着媒体团去预览。空荡荡的展厅虽然方便看作品,但少了点生气,冷冰冰的。还是更喜欢展厅里有人气的样子,要知道,有些时候,看人可能比看画,更有趣些。

车子靠近徐汇滨江的时候,网约车司机惊讶地说,没想到这里这么热闹。用展览带动商业,带动房地产,在上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很常见的做法,开发者心里明白,业主方能来,也正是看中了这些。比如顶着五角星的上海展览中心,每到有展览的时候,旁边的嘉里中心、芮欧百货都会受益,餐饮店家家要排队,车库里很早就停的满满当当的。咖啡店、甜品点,凡是能坐下喝一杯的地方都坐满了客人。看展会友就是一个社交行为,实实在在的消费体验,是电商无法替代的。浦东的新国际展览中心,因为常年不断的展览,让附近的浦东嘉里城也一直被关照着,当然商业配套也提升了展商们的满意度。在浦东参展,终于有个像样的地方能宴请客户了。所以当传出消息,新国际展览中心要拆除的时候,商家和展商都一脸忧伤,好不容易养起来的氛围,又要消失了。好在因为各种原因,这块地方始终没被二次开发,展馆还在,展览照开,生意和人气也依旧在。

司机是个新上海人,明显对这个地方不太熟悉,他的好奇心保持了一路,问我,“这里是什么时候开发起来的,那些房子是做什么用的”。我说:“十年有了”。其实仔细算算,不止十年,今年是西岸艺博会的第十一届,在这之前,徐汇滨江已经开始动感,将工业遗址改建成各种展览场所。比如西岸艺术中心的前身就是上海飞机制造厂的厂房,那个重头的A馆原先是飞机制造厂的冲压车间厂房;麦道飞机机库也被改成另一个展馆。附近的油管艺术中心之前确实就是龙华机场的废弃航空储油罐。

上海其实原有三个机场,除了民航常用的虹桥和浦东机场外,还就是龙华机场,是北洋政府修建的,当是作为军用机场,后来国民政府不断修建,转为民用,一度曾是东亚最大的国际机场。但对于老一辈的上海人来说,龙华机场更多的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意味着远离市区,除了附近有龙华寺之外,也就没有什么太知名之处了,要想买件时髦的羊毛衫,得换好几趟公交车到南京路,或是淮海路,花上一整个礼拜天才行。

我记得20年前,香奈儿在龙华机场办秀,那是香奈儿在中国的首场时装秀,那时候正是时尚媒体的黄金时代。全城的媒体人外加时尚圈、艺术圈的都在同一时间赶去龙华。时装编辑们一边嚷嚷着实在太远,一边还是换上高跟鞋,紧赶慢赶地冲过去,坐在出租车上还不忘再补个隆重的妆。那时候还没有网约车,大家只能站在马路边招手拦出租。大秀结束后,龙华机场那灯火通明,出租车齐刷刷地冲过去,红色的尾灯挤在一起,显得格外壮观。那些睬着高跟鞋的时装编辑们,挤在人群里抢车,场面极度壮观。可晚上大秀落幕,秀场拆除,第二天那里又恢复了平静。交通还是拥堵,铺子还是冷清,只有龙华寺的香火是最旺盛的。

城市更新,展馆修建,徐汇滨江把定位放在文化艺术上,一方面可以休闲行走,另一方面不断地将上海的艺术产业往这里迁徙。画廊、美术馆,以及限期的西岸艺术季,这样运作了十年,西岸才有了今天的样子。

上海人爱热闹,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但并不是全盘地接受,她们挑剔,甚至有时候会有些认死理。那种没有什么理由,也不成逻辑的规则,他们会在心里坚守着。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新,都能成为卖点,只有他们看得上的新才能被接受,一点点地把自己的日常轨迹往新的地方挪动。速度是慢的,步子是谨慎的,频次是密集的,然后才能形成习惯。

展馆可以更新,但画廊与藏家、创作者与欣赏者却需要慢慢滋养。他们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换身行头,换个身份的简单事情。上海这个城市,从来不缺艺术,但上海人却又不太把艺术直白地挂在嘴边。他们很少会笼统地称谁是“艺术家”,而是会很具体地说出他擅长的领域,比如“画家”、“摄影家”,若是对方还没有是成名成家,只能算是专业人士,那叫说是“画图的’,“拍照片的”。“艺术”这词在上海是一个十分空泛的词汇,但它又确实存在,就像上海的阴雨天一样。入春,倒春寒的时候天天下雨,春夏之交的黄梅天更是如此,甚至到这会,也是雨水不断,气象台贴切地称这种情况叫做“秋黄梅”。这个城,就这样被笼在雨水里,雨季不是一个阶段的状态,而是日常的点滴。

西岸的艺博会用了十一年的时间,让上海的艺术圈习惯了一个节奏。他们从城市的不同角落,迁徙到那里,集中在一起,陈列展出。因为这个时候,同行在这,藏家在这,媒体在这,所有很艺术有关的话题都在这。虽然艺术是讲求个性的,但艺术的发展轨迹和商业推动,一定是需要聚众的。

展览开幕,观众瞬间涌入展厅,有点像潮水,但是那种平缓的持续的,很快地就在展厅里漫延开。第一天毕竟还是仅对专业人士开放,观众们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走走看看,笃定的很。熟悉的画廊,熟悉的作者,看到熟悉的作品,也就相识一笑,若是见到心仪的那就停下来多看一会。画廊的工作人员会上来接待介绍,但也大多细声细语,一来怕打扰客人欣赏,更主要是怕被客人厌烦,少了兴致,那就一去不回头了。

今年展厅进门的最醒目位置,终于再也见不到草间弥生的大南瓜了,它在那呆了得有快十个年头,是时候给别的作品挪个位置了。虽然主办方一再强调,今年来参展的画廊有超过8成的返场率,展商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对市场的信心。但对于观众来说,还总是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新面孔,哪怕是熟悉的画廊代理的熟悉画家,也希望能有新作品呈现,总是在清库存的话,那绝对不是一个好信号。

白立方(White Cube)画廊每年都会在出现在醒目的展位,把最好的位置留给当年的重头戏。可有时候,那些看似作为点缀的作品,也能收获关注,艺术品的有趣恰恰就在于,总能找到和它心心相印的人。展区的外围除有一幅作品取名《Evian》,镜框里看似就是一个展开的依云水包装箱。有位年长的观众,对其他作品都只是扫了一眼就过去,唯独在这面前,停留了很久。他没有询问任何人,只是静静地看,离开前拿出手机拍摄了一下。我在一旁观察了他很久,在这个展位上,他只拍了这一幅作品,然后默默地离开。

如果是艺术家创作是一个独立私人化的过程,那欣赏者其实也一样。我们总说艺术可以治愈生活。其实更多时候,艺术是让心底的那份美好印象浮现出来。治愈从来不是无中生有,如果人的生活中从来没有保留过善良与美好,任何艺术都无法去治愈。艺术品不是九转还魂丹,它只是给人创作了一个空间,能让彼此停下来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唤醒自己而已。如果说上海有最好的艺术土壤,那其实也正是因为上海这个城市有美的续存,在这个时候,一点点地互相印证而已。

芬兰,对艺术对设计,有着更好的包容度,在那有大批的艺术家,设计师能自由创作。他们的作品除了摆在博物馆里,更多地是在生活中使用,机场、图书馆、甚至是街心公园,都能遇见大师的作品。球椅,芬兰设计师Eero Aarnio的经典作品,一把椅子像玩具一样,圆得与众不同,但又合乎情理。它出现在很多杂志的封面上,明星、艺术家、甚至是政客坐在里面。有趣的是,不管是平日里多严肃的人,只要坐在这个圆球椅子里,就会变得轻松有趣很多,这也就是设计的意义,它能让日常变得有些不同。

2024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中Eero Aarnio个展“圆周之旅”现场


展厅的一侧区域,摆放这不少Eero Aarnio的经典作品,策展人把它叫做“圆周之旅”,很形象很直白,也很符合作品的特性。这把椅子对中国观众其实并不陌生,除了生活方式媒体一直在宣传它,拿它来作为北欧设计风格的代表。更多的消费者会在家居城或者电商网站上看到过,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制品低廉的价格,让它更快速地被接受。如果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的话,说明Eero Aarnio的设计确实能打动人心。

看展的观众会去触摸,或是坐在里面试试,感受下。比起那些挂在墙上的艺术品,家具设计品更有亲和力些。策展人蒋璐阳的朋友来探班,每一位都被她带着坐在“球“里,一起合影留念。其中一位朋友回忆说,自己家中就有一把蓝色的球椅,孩子小时候特别喜欢,高兴的时候躺在里面转几圈,不高兴的时候也会躲在里面,不想被任何人打扰。不过她从展览中才知道,这把椅子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居然比自己还要大上十几岁。

是的,那是设计师60多年前的作品,今年他92岁了,但还能保持着童趣去创作。展厅户外的那些放大版的雕塑作品,就是设计师最新完工的,放大模型,改进制作工艺,一切都在一个夏天集中完成。设计师和对待他所有的作品一样尽心,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它们可能就是一些可爱的猫咪和卡通狗,可以触摸,可以合影,可以作为今年西岸展不一样的图片标志。设计师说,“如果我的设计能够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唤起大家丰富的情感体验,我就认为我的创作是成功的。”我想这点在上海,在今年的西岸,他应该是满意的。

展厅里走几步就能遇到熟人,大家打招呼,或是热情地拥抱,看展、会友、叙旧,这时候很难区分开哪一件是更重要的。有趣的是,虽然是在艺术展上遇到,但大家聊天的话题,却和艺术完全没有关系。聊健康、聊家庭孩子,聊八卦,甚至很老套地吐槽两句上海的天气,闷热潮湿。男人们聚在一起,没聊几句就转到股市和足球上。几位穿得格子西装的男人,停在一家画廊前的通道边,大骂国足不争气,那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样子,充满着戏剧性,宛如行为艺术一般。

聊生活、聊投资,还有聊美国大选的,他们对选票的数字和日程的推进,了如指掌,抽丝剥茧、盘点分析,投入得不得了。但他们就是不聊艺术,就像在饭局上,虽然吃着醉蟹、熏鱼、油爆虾,但话题却是和吃没有什么关系。大家不过是借着吃这个机会,谈一些其他的事情,一些不适合在办公室里展开聊聊的事情。

所以如果谁这会儿还在那大谈特谈风格、流派,那一定是扫兴的,这种难道不应该是私下做的功课?如果这还需要再这么谈的话,那西岸的艺术展估计撑不到第二个十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责任编辑 朱振 [email protected]
图片摄影 文中标注

商业财经 国际视角

关注FT中文网视频号


往期精选

上海的爱情从来不是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