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1亿人,没985!被北大看扁的河南,三大短板与三张王牌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19-08-11 18: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近日,河南一高考生投档提前批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国家专项计划,本来按惯例,既然北大已经提档,考生又服从调剂,就应录取,不料北大却又反悔,将其退档,理由是担心其“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

北大拒录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凸显了河南的困局。河南 1 所中国最顶级的大学都没有,所以才对北大清华的录取,格外在意。一个名额,都引起巨大反响。

其实,河南不仅缺大学资源,也缺央企资源,空港资源,可谓是“三缺”。

中原崛起,国之棋眼。

河南是中国在内陆地区唯一人口过亿的大省。就经济总量而言,也是中国内陆经济第一大省。排名全国第五。


同时,在内需时代,处于中国内陆中心的河南,至关重要。 这也是郑州虽然经济总量不大,却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在罗天昊设想的广义的“内陆七雄”中,河南也与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重庆一起,成为决定中国未来国运的最大战略腹地。

顶级大学、央企、航空三大缺陷,对河南未来制约在哪里?

河南握在手中的王牌,又是什么?

1 )河南三大短板:无央企,无 985 ,无前十大机场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公共资源,不取决于地方,而取决于中央,中央不给,地方不能抢,也不能自己搞。

河南公共资源的短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个是高校。 事关创新能力。

河南作为一个人口过亿的大省,一所 985 高校都没有,北京 8 所,上海 4 暂且不谈,作为中部腹地竞争对手,湖北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所,安徽有中国科技大学,湖南更是有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3 985 。四川有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重庆也有重庆大学。河南最好的大学是郑州大学,止步于 211

本次新的双一流改革中,整个河南也仅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入选。而同期湖北有 7 所,湖南有 4 所。四川有 8 所。

若以大学生密度而言,河南万人高校生人数只有湖北的一半左右。

顶级大学的缺乏,以及大学生密度过小,对河南未来的创新能力与人才储备,非常不利。未来可谋求郑州大学升格为国家级大学,或者是未来国家新设大学,争取落户河南。

一个是央企。

110 多家央企中有超过 80 家以上的总部驻跸北京,武汉也拥有武宝钢铁,东风。河南人口 1 亿,竟然无央企总部驻扎,让人震惊,。未来可借助北京疏解之机,争取央企总部落户河南,或者至少是引进一些央企项目。同时,河南整体处于飞跃期,国家也应有倾斜性投入。在重庆与天津崛起过程中,央企居功至伟,未来河南也需要适度国家投资。


一个是空港, 提升在全国的交通地位,补齐空港交通短板

从本质上说,交通的便捷是高效率和低成本。

河南的铁路交通已经独步全国,最大的短板,是空港交通。

空港交通意味着什么? 高端人才的流动与高端政治、商业与社会要素的流动性与吸引力 。特别是对于武汉与全国、全球的资源与信息流动方面,至关重要。

根据民 总局数据统计,按照旅客吞吐量计算, 2018 年中国十大机场排名分别是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昆明长水机场、西安咸阳机场、上海虹桥机场、、重庆江北机场和杭州萧山机场。郑州作为内陆 1 亿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竟然未入前十之列。

而从总量来说,北京首都机场 2018 年的吞吐量为 10098 万人。成都为 5292 万人,重庆为 3239 万人。郑州机场仅 2733 万。

郑州港被确定为要成为国家大港,其机场建设,任重道远。

2 )打好三张王牌

利弊各半,河南手中,也有三张王牌。

一是大规模发展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成为 中部制造业王牌。

在当下轰轰烈烈的国内产业转移大潮中,河南因为其独到的区位优势,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首选。 河南的交通发达,战略重要性雄霸天下,造就了企业的贸易成本优势。由此,河南近年来成为很多企业巨头投资的热土。富士康、可口可乐纷纷进驻,未来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国内外投资选择郑州。

本土产业与外来产业的交错,最终还是要形成综合性,多元性的产业体系。未来河南需要形成十个乃至以上的千亿产业。同时,河南的三产比重还太低,未来五年有五到十个点的提升空间,潜力巨大。作为一个经济重镇,形成混合式,多元型的产业体系,至关重要。

中国制造业将出现三大集团,一是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国家高精尖制造业,总量少,但是技术处于最顶尖行列,领域也只集中在影响国家基础研究前途命运的方面。这些城市也不以制造业为主流。

二是以长三角的无锡苏州,珠三角的佛山东莞为代表的大众制造业的高端制造业中心,其技术先进,基础雄厚,在制造业体系中处于节点位置。三是当下承接产业转移最集中的大陆腹地城市。

未来,河南应成为中国中部制造业基地,全国内陆制造业方阵的王牌。与中南的湖北,西南的四川抗衡

二是中部城市群的王牌: 发展中原城市群,打造多增长极。

当下,河南的省会首位度比较低。郑州的经济总量,大约占河南全省的 20% 左右。在中国内陆省份中,居于中下水平。长沙,成都,武汉首位度均在 30% 以上。郑州与这些城市差距巨大。未来郑州需要加大发展力度,争取早日进入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第二方阵。

不过,省会首位度低,另外一个方面也凸显了河南的一大优势,即发展相对均衡,区域增长极多。中原城市群涉及河南的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鹤壁、商丘、周口等十几个城市,以及山西晋阳、安徽亳州等地,河南另外一些城市如南阳、信阳、驻马店、三门峡、安阳、濮阳则位于联动辐射区域内。

当下。以经济总量而言, 2018 年武汉 14847 亿,郑州约为 10143 亿,约为武汉的 70% 左右。长沙 也比郑州强势。但是,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整体实力却比长株潭和武汉城市圈强。

未来河南城市若都能保持相对高速,其激发的整体效应将十分惊人。

三是中国内陆交通枢纽的王牌。

作为天下之中,河南的贸易和交通成本,在全国具有独到优势。以郑州为中心,借助铁路优势,一千公里范围,基本可以覆盖中国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向西和向北,还有中欧国际铁路,贯通郑州和中亚、欧洲,使河南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郑州沟通世界的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由此打通,河南成为我国中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货物的主要集散地和中转站。

成为中国内陆交通枢纽,市场贸易枢纽,是河南第三张牌。

此外,河南本省有一亿人口,而且省域面积不大,郑州等几个中心城市,足以辐射全省。河南也比河北幸运,离北京比较远,而且省会郑州比较靠背,基本阻隔了北京对河南城市的虹吸效应。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广东VS江苏:谁能胜在未来 ?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


罗天昊国与城

————————

微信ID:luotianhao99

洞察国家战略  关注城市竞争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