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意速递
创意速递为你介绍全球最新创意产品信息,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登录官方网站 http://www.fsdpp.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创意速递

美版《变形记》:让杀人犯和熊孩子共处一室,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

创意速递  · 公众号  ·  · 2019-08-10 21: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 非凡     ID:efifan

除了自救,

谁也帮不了你。


以恶制恶


国内有一档真人秀节目叫《变形记》,

通过让城市少年与

农村少年互换“身份”

体验对方的生活,

从而达到让城市少年痛改前非的目的。



而在美国也有一部专门给熊孩子

修枝剪叶的节目《牢狱之外》,

这部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纪录片

被称为美版《变形记》。



相比于国内变形计只是

去山村、断钱、收手机、干农活,

让其独立生活吃点苦头的小打小闹,

美版变形记简直就是真刀真枪,

直接把熊孩子送进监狱让杀人犯教他做人,

狠到让人脊背发凉。



提起整个人在地上反复做俯卧撑,



狠狠捏着下巴让人无法反抗,



往脸上泼水,



这不是演习,不是剧本,

而是实战,

影片一开头便是几个警察

正在逮捕熊孩子的场景。



搜身、

戴手铐、

站成一列、

押上警车……

根本不是所谓的“过家家”,

而是一场极其认真严肃的行动,

被称为“风暴计划”。



有人说:

不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吗?

需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教育吗?

不能采用温和一点的方式吗?



却不知道,

他们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

“叛逆少年”了,

不单单是打架、逃学、顶嘴、抽烟了,

而是抢劫、偷盗、

吸毒、加入黑帮的

“高危青少年”,

如果不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教育,

假以时日他们便是扰乱社会秩序

危害他人生命的犯罪分子。



可怕的是,

这些熊孩子中最小的只有8岁,

最大的才19岁,

在最好的年华却误入歧途。

这些熊孩子到底有多“熊”,

康奈尔,15岁,

盗窃、吸毒、被退学。



CJ ,11岁, 斗殴,

打教师,

掐妹妹的脖子,

房间里藏了刀。



杰弗森,16岁,

入室盗窃、家庭暴力,

常常用“bitch”辱骂,

甚至殴打单亲妈妈。



塔布莱克,12岁,

打架斗殴,不尊重父母,

冲动起来连妈妈都打。



这些孩子因为家庭温暖的缺失,

心智不成熟,

价值感没有得到正确引导,

导致对黑帮江湖义气盲目崇拜。



在他们眼中,

打架很酷,

偷盗很拽,

进监狱很光荣,

混黑帮很牛!



以为靠拳头便能把一切秩序踩在脚底,

可是社会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多了,

如果非要撞南墙才能死心,

那就把南墙搬过来让他们看看。



在警车上,

这些孩子露出不屑和轻视的表情,

态度极其嚣张跋扈,

继续谈笑风生,继续吹牛调侃,

完全不把监狱放在眼里,

以为节目组不会动真格,

以为自己已经强大到天不怕地不怕了,

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什么。



这些孩子被警车带到位于

南卡罗来那州的切斯特县监狱。




熊孩子们刚下车,

就受到狱警们的特殊关照,

不听指挥?不服管理?

强制摁倒!



想跑?

监狱可不是你想来就来

想走就走的地方。



敢骂人说脏话?

监狱最不缺比你高比你壮

比你力气大的人了,

多的是手段对付你。



进监狱前,

她曾嚣张地撂狠话,

绝对不会在监狱哭,

这才刚进监狱就被打脸,

谁也逃不过“真香”定理。



然而,

这才是提前热身,

真正的主角还没出场。



在美国很多贫民区,

有很多黑帮,

一条街区甚至会有4,5个黑帮,

杀人、抢劫、贩毒样样不缺,

被写进法律的行为他们都做。



终于,

在监狱的门一开,

这些熊孩子见到了他们的偶像,

黑帮老大。

既然这么崇拜黑帮,

那就让你感受一下黑帮的见面礼。



凶神恶煞的囚犯一把

将这个熊孩子推搡到墙上,

在他耳边用最难听最低俗的脏话辱骂他。



想来监狱?

来啊,

你以后的工作就是监狱的老大们上完厕所,

给他们擦屁股。



你以为黑帮这么好混?

那就用牙剥个橙子,

敢不剥立即给你好看。



那个骂妈妈为“bitch”的熊孩子,

被囚犯逼着用马桶的水洗内裤,

还得跪着洗,

不懂尊重,

那就让他感受一下什么叫践踏与凌辱。



平日吆五喝六横行霸道的熊孩子,

在真正的黑帮面前

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像个小鸡崽一样不敢顶嘴不敢正眼看,

浑身因为恐惧止不住发抖,

秒怂。



15岁的沙基勒一直以黑帮的哥哥为荣,

当在监狱里看到的哥哥时,

这个无法无天的青年也忍不住落泪。



那些女孩在女子监狱也并不好过,

不是喜欢拳头打人吗?

一群女囚犯围着她,

不断地挑衅,嘲讽,

说:“打我啊,怎么了你,

你就没有那么厉害……”



在一系列恐吓和“教训”之后,

终于磨平了熊孩子的锐气和傲气,

这时囚犯会心平气和地坐下来

以自身经历给他们一些忠告。



“你应该好好学习上学,

这不是你来的地方,

你不能仅仅在街头耍聪明,

而是在书本中学习知识。”



打架斗殴可能是你年轻血气方刚,

但是尊重父母是做人的基本底线,

“你只有一个母亲,

如果她过世了,

没有人会管你”。



这世界上唯有家人会无条件的爱你支持你,

不管你变成什么样都会坚定地选择爱你,

如果你连父母都不尊重,

那你还值得谁尊重。



黑帮并不是那么好混的,

有人因为火拼眼睛被打瞎,

有人因为打架浑身是刀疤,

有人因为斗殴背叛终身监禁,

有人还因为混战丢了性命。



这些血淋淋的记号并不是英勇的勋章,

而是无法磨灭的污点。

所以他们最懂在监狱里

被剥夺自由的痛苦,

最能明白人生走错路该为之

付出怎样的惨痛代价,

那种孤独、绝望、悔恨将围绕他们一生。



D•布洛克,25岁,

谋杀、吸毒,8年有期徒刑



帕科,18岁,

谋杀罪、非法持枪,

等待审判。

本是大好年华,

余生却要在铜墙铁壁的监狱中度过。



Cecilia,12岁,

因打架、偷盗而被开除,

母亲入狱她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了妈妈了,

当妈妈在监狱中看到她那一刻,

情绪激动地甚至跪下来

恳求女儿不要重蹈覆辙,

“这真的不是你该待的地方”。



因为经历过,

所以懂得!

这些囚犯想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们,

趁他们还有机会回头,

便不要再步自己的后尘。

“我希望帮这些孩子避免这种生活。”



经过一天的魔鬼经历,

当被问到孩子们最想和谁联系,

所有孩子无一例外地提到自己的母亲,

当没有人包容自己的任性,

没有人迁就自己的坏脾气时,

他们才明白家人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而这场地狱经历,

会不会改变这些熊孩子们的

人生轨迹呢?

一个月后,

节目组进行了回访。



CJ出狱后对妹妹非常友好,

一家人经常出去玩。



安塔尔回到正规学校,

竭尽全力避免帮派,

并在学校加入了小号乐队,

仍然得到妈妈的信任,

他现在开始戴隐形眼镜。



杰弗森已经远离了麻烦并获得好成绩,

现在正在找工作,

和母亲的关系也逐步改善,

但是偶然还是会抽麻烟。



安吉尔再也没有逃跑和偷窃,

现在很尊重她的母亲,

而且经常去打拳击和羽毛球。



扬娜正努力成为弟弟们的好榜样,

她已不再吸毒和打架,

现在与妈妈在一起,

她正努力考取美容从业资格证。



但有些孩子却毫无悔改之心,

好了伤疤忘了疼,

康奈尔完全没有改变,

依然喜欢盗窃,

并因此即将走上法院。


崇拜黑帮哥哥的15岁的沙基勒

依然和黑帮的人来往,

并且疏远了妈妈。



17岁的阿什利在参加节目前,

打架、吸毒、加入黑帮,

进入监狱“变形”后,

依然没有改变她的人生。



她反而认为她吸引了犯人和警官的注意,

因为她的标签上写了“黑帮分子”,

这被她看成一种“骄傲”!



她的母亲甚至觉得她比以前更坏了。



生活也是如此,

人和人的差距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

人生的轨迹就是不断做选择的结果,

除了自救,

谁也帮不了你。



因为该节目的真实性,

这档2011年美国

A&E电视频道推出的节目,

一播出便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开播当晚就有370万观众观看,

一度创下了美国原创真人秀的首播纪录,

至今已经更新到了第9季,

收视率一季更比一季高,

堪称常青剧集。



而节目的初衷永远不是为了收视率,

不是为了排行榜,

而是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改掉恶习,

重新审视人生,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希望能让更多家庭引以为戒,

父母要多一些关注与陪伴,

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

毕竟子不教父之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