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意写作坊
分享写作技巧,交流写作经验,提供写作练习,给予写作指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东方网  ·  DeepSeek被当成“老中医”?看病只要几 ... ·  3 天前  
东方网  ·  最新!上海一区3人被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意写作坊

玛丽·海伦:创意写作在美国

创意写作坊  · 公众号  ·  · 2019-05-09 17:18

正文


"



当现代社会几乎都是视觉化、快餐食品的时候,我们的创意写作课程可能是最后一个堡垒、最后一个阵地,让大家被深入人心的文字所感动。

—— 玛丽·海伦


/

创意写作在美国




我一开始想到要跟大家讲“创意写作在美国”这么巨大的一个话题就有点恐惧了,这个话题太庞大了,很难把握。后来我想我自己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包括在1984年获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艺术硕士学位MFA,之后又出版了几部小说,教学的经历也是相当丰富。无论在出版、教学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还是应该可以就这个话题跟大家有一些分享。


1.


美国创意写作的发展资金与MFA终端学位


首先是通过各大出版机构,包括大学和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都会给作家提供资金资助,另外,通过大学,有很多已经出版作品的作者又在大学里面教写作,他们是已经发表了作品、有过实践的作者,可以跟学生分享更多非常实用的、可以真正帮得上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理念。


有一位权威人士曾经这样说,在美国,现代大学里面文学教学的状况近几十年来最显著、最大的变化,就是创意写作项目兴起,尤其是创意写作终端项目的兴起。


那么创意写作在中国应该说还是刚刚起步,但在美国它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所以在美国,MFA这个学位是专门为了创意写作这个项目设立的终端学位,其实跟其他的艺术类学位是一样的,包括如果你学绘画、学音乐,拿到的终端学位都是MFA。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创意写作最终就是一个艺术的学位。


在美国,如果你要在大学里面教创意写作,你首先必须有这个MFA的创意写作终端学位,很多大学还是需要一个证书的。另一方面,只有这一个证书还是不够,你本人必须是写作者,必须有出版的作品,这两样加起来可以获得在大学里面教课的一个职位。


特别跟大家提到MFA这个学位是一个终端学位,跟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硕士——比如拿了硕士还可以再去拿一个博士——是不一样的,它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在美国有一些大学有所谓的创意写作博士点,它其实不是专门学创意写作的,它大部分的课程是学文学、学文艺理论的,所以在创意写作这方面MFA是一个终端学位。



2.

写作工作坊



在我们大学创意写作课堂上,我们会采用工作坊的形式,老师自己也是写作者,而且是已经出版过作品的作者,他会跟同学们共读其中一位同学的作品,大家都会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先由老师来引导,给出一些意见,然后他们再根据这样的意见进行下一轮的修改。


现在大家对写作坊这样的教学形式已经非常认可了,其实在很久以前,追溯到1936年之前,当时是爱荷华大学的文学教授写了一些东西,说咱们交流交流,然后就去餐厅的二楼,你读一读你的作品,我读一读我的作品,大家觉得很开心。其中有一个教授在1936年的时候终于说通了大学的一位校长,就是我们能不能有这样的课呢?后来就这么开始了第一轮创意写作课,我读一读、大家来听一听这样的写作访的教学方式就流传到今天了。


1936年的时候在美国开设了第一轮创意写作课程,1996年在美国有60个MFA的点,所以平均每一年有一个,在不同的大学。那么到2010年,有220个创意写作的项目,其中有130个是全日制授课的,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大概有80个左右的项目是大家平时有时间的话就集中来上课,然后回去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交换意见和想法。


3.

阅读的重要性


我们的确看到MFA这个项目培养了很多美国作家,大家可能比较知道的是美国的作者奥康纳,他是1947年获得美国的创意写作MFA的,那时候还是创意写作非常年轻的时候。说起奥康纳这么有名的爱荷华校友,他个人非常不喜欢写作坊的工作方式,他觉得这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帮助,是“瞎子里的瞎子”。“瞎子里的瞎子”在某些程度上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有一位老师说过,一本好书本身就是一位好老师,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学生应该去读好的作品,然后自己去研究。在课堂上我通常会让学生们读一些相当不错的作品,真正地去欣赏,真正地去分析,也可以让同学们看到一个好的作品包括哪些元素,当他知道了这些之后再去看自己的作品,他会有一个参照。


我认为我们在教创意写作课的时候,教同学们怎么样阅读是很重要的,怎么样阅读不是怎么样分析它、批评它。 而是我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被这个作品本身所感动,我愿意去感动,感动之后我再来分析是哪些东西让我感动了。


之前关于怎么样被感动,我们没有好好去教,这其实就错过了很多细节。大家在工作当中教创意写作、跟学生交流的时候,可能经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项目出来?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我们同学中的大部分人不会成为专职的作家,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教这个课程呢? 我认为其实是希望在课堂上能够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平台,还能够被文字感动,能够去欣赏它、领略它。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