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官方帐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里开发者  ·  DeepSeek-V3 高效训练关键技术分析 ·  16 小时前  
白鲸出海  ·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 ·  2 天前  
百度智能云  ·  首日调用客户破1.5万!DeepSeek-V ... ·  5 天前  
白鲸出海  ·  一夜之间,中国跨境电商的美国生意变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日头条

捡来的中华田园猫,教会我的人生道理

今日头条  · 公众号  · 科技公司  · 2020-11-19 12:15

正文

今日头条不久前举办了一个主题征集:活得通透。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时觉得不解,甚至疑惑;


"怎么活?”这个问题太大了;我才二十出头,压根没想过。


“通透?”什么意思?佛祖悟道吗?


……


20天的时间里,我们在今日头条的 #活得通透# 话题下,收集了22000多条内容,它们来自于今日头条的作者、用户。


这里面既有真诚的讨论,也不乏激烈的论辩,但我们最终看到了一种渐趋一致的和解:在当下的这个世界里,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增加生活的稳定性和主动性。


我们从中摘录了10位作者的观点、故事,和你一起谈谈「活得通透」的话题:


丨捡来的猫咪教会我的道理

“这只小猫咪本来在我一年之后的计划里,但一些偶然的事情,让它提前出现在了我的生命里,我曾经想着,等我足够富裕,再养一只能够治愈我每一个今天的小猫咪,但这份计划,意外的提前实现了……宠物的世界里极其简单,你给了我爱,我为你奉献相伴。如果生活给了你数不尽的考验,不要着急,不要焦躁,不如学着像猫一样安静下来,慢下来,等到时机到来便用最大的热情去迎接。”


——头条用户 @留白是一种艺术



丨邻居大妈给我塞了两块馅饼

“中午闷了点大米饭,懒得炒菜,就捡了几块酱豆腐来吃,正吃着呢,邻居大妈来家里串门,看了一眼我的午饭,转身就走了。


不一会她从家里拿了两个馅饼回来了,叫我趁热吃吃。大妈这个人虽然脾气急躁,但心肠很好,属于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大妈嘱咐我,工作再忙也要好好吃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再多钱也换不来的。”


——头条用户 @零度Xiaoai


丨活得通透的前提,是个人走向成熟

“当我们说一个人有成熟的内化价值系统,不是这个人死守着父母给他/她的价值系统,把自己和父母的禁忌捆绑在一起,完全认同家庭和文化所给与的。


而是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稳定的、但是属于自己的价值系统。这个系统可能和父母的不一样,甚至和大的主流文化背景不完全一致,但这套系统稳定,而且和别人的、或者主流的系统保持相对独立——就是说,你可能受影响,但既不会因为和别人的系统不同而拼命地改变或贬损自己;或者一定要贬损和改变他人。”


——@头条创作者 简单心理创始人 简里里


丨让学生通透了,才是老师的通透

我感到骄傲、自豪和欣慰的是,到退休我共带了65名博士和123名硕士。很多人已经成为本系统、本单位的英模、领导或业务骨干。学生虽然能力和才干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他们始终都在追求着真知灼见,做到了活得通透,也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熟。


——@头条创作者 教授 教书匠看天下



丨上高山下峡谷,只为追逐心中的热爱

“从2006年开始,我就迷恋上了航空摄影,从而走上了一条不一般的道路。航空摄影不是在家门口的拍摄,而是要前往不同的区域,甚至不同的国家。……我可以搭乘航班10多个小时,下飞机就驱车500公里前往死亡峡谷进行拍摄;背着20公斤的摄影包登上高山,就是为了领略战斗机超低空飞跃的精彩瞬间,2020年非同一般,相机丢在了角落已经沾上灰尘,希望来年全球的疫情得以控制,届时才有机会再次寻找不同的「通透」”


——头条创作者 航空摄影师 @航空视界



丨高考后的噩耗,让我觉得“前途渺茫”

“回想起高考那年,我被录取到泰语专业。当时的我,听到这个“噩耗”,顿时萌生“前途渺茫”之感。虽然最后留校任教,但是,内心深处,我还是对泰语和泰国研究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因为泰语专业招生人数较少,感觉自己的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


直到我获得去泰国访学的机会,我才第一次真正的全方位近距离接触这个国家。我申请开设了“暹罗拾珠”帐号,专攻泰国研究。很多粉丝在我对泰国政治分析的文章后面留言支持。我意识到,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是“活得通透”“活得醒目”。一味地舍本逐末,舍近求远,人云亦云,人研亦研,是对生命的浪费,对自己才华的埋没。”


——头条创作者 @暹罗拾珠


“我们有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如果自觉自愿地变成了资讯的奴隶,那就会变得容易盲从、懒于思考、难以鉴别,以至于被汹涌而至的舆论所裹挟。


当下信息传播的技术和方式日新月异,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空间,使我们得以更方便地分享所感所悟,也有更多的机会倾听他人的真知灼见。因此,我们要善用这些舆论平台,学会穿透资讯的迷雾,突破知识的局限,跨越思维的藩篱,在纷扰多变的世界面前,让视野和心灵都变得豁然开朗,从而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只有做一个明白人,我们才有可能活得通透。”


——头条创作者 凤凰卫视评论员 @评论员杜平


“我曾经在国外工作并和不通国度和文化背景的人打过交道,这种跨文化交流的场景更能检验我们是否“活得通透”。比如你会发现并非人人都喜欢中餐,所以就得入乡随俗,当然也可以自带方便面;你会发现并非人人都能相谈甚欢,所以就得学着做个耐心的听众,同时要用别人听得懂的方式去交流。但是“以实力为基础的谦逊”和“守规则前提下的高调”,都能受到不同文化的包容和欢迎。因此西谚有云,“待人如望人待己,求生亦容人求生”,就是这种“通透”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