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美好滁州
行走在寻常巷陌,讲述故乡新事,这里是美好滁州,由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网宣办运营。 发布权威资讯,提供民生服务,力求成为网民信任,市民欢迎的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美好滁州

滁州的枕边书,你“读”过吗?

美好滁州  · 公众号  · 安徽  · 2017-03-03 18:37

正文


醉翁亭



游客在醉翁亭内小憩



欧文苏字


     如果给每一座城市拟人,皖东小城滁州大约是个清秀的书生。他并不出身豪门深宅,也不全然来自乡野,用晴耕雨读人家来比拟最是贴切。滁州这样一位翩翩的书生,经史子集皆读,笔记传奇也翻,有点雅趣也有点风骨。如此,那城西南的琅琊山,可堪是这书生的一本枕边书。



琅琊寺旁的雪鸿洞



琅琊山同乐园内的摩崖石刻



欧阳修手植欧梅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



      琅琊寺大雄宝殿墙壁上的唐代吴道子《观自在菩萨》石刻像和明代《金刚经》塔碑

      枕边书易读也常读。春见桃夭,夏水生莲,三秋桂黄,冬雪点梅;四时之景,一山俱揽,悲欢离合,总堪映照——这也是枕边书的特质,不声不响不起眼,却在静默的陪伴中蓄下抚慰人心的温暖和力量。晨昏午后,健身的老者、散步的一家,周末的踏青、学校的郊游,熙熙攘攘的或是凝神独行的,琅琊山就这么稀松平常地融入到滁人每一天的小日子里,见证着那些执子之手,记录着那些伛偻提携。

      当你放慢脚步细细来品读,这本薄薄的叫琅琊山的枕边小册子一下子又可以玩味出许多深长,耐人寻味。先跟着欧公当年的步伐,缓步不远,便有水声潺潺,像有人振臂一挥抖开了长长的缎子,顺着落差不大的山阶一路层层叠叠。让泉,一个“让”字正是那千年的石板就势托住的深碧的质感。比起翼然的亭角,欧文苏字的石碑显得低调许多。亭下的一方老墙,折到背后,才是宋时的笔触。背着年少时学的“环滁皆山也”,依稀辨认着那一个个体度庄安的字,不得不感慨经典不老,唯有文化抵得过风侵日蚀。


       琅琊虽小,却有唐绝句之风,羚羊挂角,意在言外。大儒如永叔、稼轩者山间流连,禅师如惠觉、智仙等亦在此修行。沿一路莲石而上,琅琊寺巍巍然于半山之巅。小喘着进得寺门,迎面又是一壁陡阶,想来朝圣心路也需这般历练渐修。右侧一道岔路,经年的石板断裂处打着青苔杂草补丁,通向东晋琅琊王始建的无梁殿。略显昏暗的殿里供奉着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和托塔天王,这里也是正月初九琅琊庙会的起源。往寺里去,木鱼声声,经诵袅袅,随手一抚,可能都是千载的香火。大雄宝殿后,因了两株老桂,才遇见吴道子当年留下的观自在菩萨石刻像。石刻面目丰腴,仪态大方,“眉目津津向人所语”,佛家气象和唐人风貌跃然传神。琅琊寺依山而建,愈往深处愈高,曲曲折折地探,一字一句地读,法琛和尚卓锡的雪鸿洞、笔力朴拙的摩崖石刻,忽而柳暗忽而花明,忽而蹙眉忽而释然,不知不觉,书读过半……寺里回环,跟这书间博弈也有几番相似;不觉想到苏轼《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中所载的佛教经典《楞伽经》在琅琊寺失而复得的故事——庆历中知滁的张方平游琅琊寺,俯仰梁间,得经函半卷,披玩久之,忽悟前身故僧也,乃为终竟书之,书法宛然不殊,号“二生经”。事虽离奇,个中因缘际会倒还有些机锋。



无梁殿


       如此读来走遍,欧公当年所谓“峰回路转”“蔚然深秀”,山之形水之态,文之神典之味,一笔荡开,亦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一番似乎走了很久,读了很久;若你稍有倦意,无妨,山小书薄,随时可以停下,随时可以掩卷。带着不必很清晰的恍然洞见,带着若有若无的鸟鸣泉呜,你自可一步折回烟火日常抑或跌进沉沉梦乡。忙毕、醒来,山依然,书在侧,小城滁州临风,西南琅琊更美;而你,随时可来,游目骋怀,常读常新,常见常新。


重要通知

即日起,每周累计为“美好滁州”推送的文章点赞超40次的“美小粉”们,

添加滁小美个人微信号gxh_0550,并提供姓名+手机号码+点赞截图等信息,

就可以免费领取电影通票请备注选择金球影城还是星美影城)。

任意选择一张每周40张

票,先赞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