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大学e教务
敬道重生 惠泽英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销售与市场  ·  投入上千万,商超巨头扎堆拜师胖东来 ·  2 天前  
知识分子  ·  常春藤名校是如何摧毁美国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大学e教务

优秀教材推介:2022年度校级教材建设二等奖 (工科篇3)——《食品保藏技术原理》

四川大学e教务  · 公众号  ·  · 2024-04-09 09:03

正文

教材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四川大学高度重视教材建设,近期评选出2022年度校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为充分展示我校教师在教材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优异成绩,进一步在师生中宣传树立典型,发挥优秀教材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特分享推介这批优秀教材。


《食品保藏技术原理》





《食品保藏技术原理》由我校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何强、吕远平教授主编,2020年4月1日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为满足新时代教学改革需求,由多位一线中青年教师编写,涵盖现代食品加工理念和先进保藏技术的系统教材,内容翔实、技术实用,适用于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和食品领域工作者参考。

教材封面

教材主编 何强教授



一、《食品保藏技术原理》

教材的编写与发展历程


2017年3月,组建教材编写团队,申报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教材名暂拟为《食品保藏新技术》;

2017年4月,拟定《食品保藏新技术》教材大纲,报送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评审办公室;

2017年10月,《食品保藏新技术》更名为《食品保藏原理》,并进行编写内容的调整;

2018年8月,教材更名为《食品保藏原理》,完成初稿;

2019年2月,《食品保藏原理》初审意见返回并修改;

2019年7月,《食品保藏原理》复审意见返回并修改;

2020年4月,《食品保藏原理》更名为《食品保藏技术原理》并出版。



二、《食品保藏技术原理》

教材编写团队的介绍


·

主编

何强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食品保藏学、食品化学、食品加工学、食品法规及企业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指委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持包括国家公益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1项。


吕远平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副院长,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主任,长期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食品保藏学、食品工艺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四川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各1项,获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3次。主持完成省部、地市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4项,主要著作有《食品保藏原理(第二版)》等。


·

参编人员

董怡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活性小分子的营养及功能评价,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四川省科技扶贫项目、成都市基础应用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讲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与安全性等食品专业主干课程。


段飞霞 ,博士,副教授,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营养与功能食品、发酵食品与微生物控制、食品加工与品质控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生物医药重大专项、中央转移支付及省市级项目,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Food Chem.、Food Hydrocoll.、J. Med. Chem.、J. Agric. Food Chem.、LWT、Int. J. Biol. Macromol.及中国食品学报、食品工业科技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并担任审稿人;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达州市科技创新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授权7项;主编及参编食品加工、食品营养、保健食品领域的教材和专著6本;省级一流课程《食品营养学》课程负责人,并主讲《中国食品文化与科学技术史》《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生物质原料学》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任尧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源性蛋白质开发利用,功能活性肽研究,长期致力于天然活性小分子的提取、纯化和功能性、营养学评价。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项目、成都市基础应用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10多项,主讲食品化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法规及企业管理和食品质量控制等食品专业主干课程。


钟凯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源性微生物的防控、发酵工程、健康食品加工方向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项目、成都市基础应用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主讲食品生物化学、食品专业英语等食品专业主干课程。



三、《食品保藏技术原理》

教材相比较同类教材的特色与创新


食品领域教材是食品科技发展的成果体现,融合了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承载了最新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和对食品质量安全需求提升的背景下,食品教材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创新具有重大作用。


近年来,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多次调整与更新,这也使得现有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越发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因此,开发与新需求相适应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教材迫在眉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技术在食品保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现有教材却未能跟上这一技术发展的步伐,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本书正是针对这一教材空缺背景进行编写与出版的,对食品保藏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食品保藏技术原理》教材与同类型的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适应性

该教材为了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融入了先进的食品保藏技术,如辐照、脉冲电场、超高静压、超声波、臭氧杀菌、微波杀菌、膜分离等,并且根据我国的经济水平和食品科技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编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02

系统性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八章,对食品保藏的基本理论、主要方式及基本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此外,教材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翔实的内容结合实用的技术,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食品保藏技术知识。

03

先进性

该教材不仅融入了最新的食品保藏技术,而且通过总结多年教学、科研实践经验和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各种新型保藏技术的原理、设备以及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系统介绍,展现了其先进性。

04

实用性

该教材既可作为高等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食品学科有关方向研究生的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对在食品贮藏保鲜和食品物流领域从事科研、管理、营销的工作者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实用性极强。

05

时效性

作为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满足新时代教学改革需求。这体现了该教材的更新及时和与时俱进,更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综上所述,《食品保藏技术原理》教材具有适应性强、内容翔实系统、先进性、实用性强等特点和优势。



四、《食品保藏技术原理》

教材的使用情况、效果与评价


1

《食品保藏技术原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