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硅星GenAI
比一部分人更先进入GenAI。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理想汽车  ·  理想汽车春节用车报告 ·  16 小时前  
小米汽车  ·  开工第一天,小米SU7 ... ·  昨天  
小米汽车  ·  小米SU7 ...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实测:支付宝、抖音、小红书哪个平台春节集福更赚钱? ·  2 天前  
比亚迪汽车  ·  月伴迪行 | 二月:花染新枝,春信悄临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硅星GenAI

独家|硅谷热议的神秘AI眼镜Halliday,完成史上最大 AI/AR 眼镜众筹

硅星GenAI  · 公众号  ·  · 2025-01-26 08:40

正文

作者 王兆洋
邮箱 [email protected]

#01

史上最大 AI/AR 眼镜众筹


72小时,3348人支持,6861%超额认购,超137万美元。全球硬件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最大的 AI/AR 眼镜众筹融资就此诞生。

这个吸引了全球最硬核用户的产品,在今天的“百镜大战”中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它没有摄像头,没有投在镜片上的显示功能,没有强调眼镜听音乐的功能,甚至在主动回避提及任何娱乐化的场景。

它有的是一个轻如任何一款普通眼镜的重量、放在普通眼镜里也显时尚的外形、一个可以不需要屏幕和镜片而直接投射到你眼睛里的显示技术和一个主动理解你意图的AI助手。

这款产品名叫Halliday,是的,这名字来自于电影《头号玩家》里创造了那个虚拟世界的天才James Halliday。它对一些人可能还显得陌生,但关注智能眼镜的人们和从业者早已对它讨论了许久。

在不久前AI 眼镜成为绝对主角的CES上首次亮相后,Halliday立刻成为了一股清流,不仅吸引了大量美国科技媒体的报道,而且被诸如Meta这样的公司密切注视着。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产品之一。”Meta一名混合现实产品团队核心成员前不久在硅谷对我们说。“简单来说,今天这些智能眼镜主要区别就在于display和lens,也就是这块屏幕和成像系统。在成像上,普遍用的是光波导,通过各种镜片反射来成像,于是有各种杂纹,彩虹纹,因为它本身构造的问题而无法避免。但Halliday的产品用了视网膜成像,不用镜片,很有创意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解决方案,解决了这些问题。”

很多从业者将它视为新的突破口,真正给行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在Halliday的镜框上,有一个很小的成像模组,它像一个乐高零件,可以在镜框滑动和上下调节,你可以移动它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它通过一种叫DigiWindow的技术把图像直接显示在眼前。

简单来说,人眼看到图像是因为光线进入眼睛后,通过角膜和晶状体的聚焦,最终在视网膜形成清晰的图像。视网膜上数百万个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手机屏幕或传统AR眼镜,都是在外部形成一个物理屏幕,你的眼睛需要像看普通物体一样去“聚焦”这个屏幕上的内容。而视网膜投影则跳过外部屏幕,直接将光线投射到你的视网膜上。让大脑直接感知到图像,而无需通过外部物体反射光线。

DigiWindow会通过特殊设计和和采用非传统光学工艺加工的镜片,将光线重组成所需的图像形状。最终DigiWindow在用户的视野右上角被感知为3.5英寸的屏幕,提供关键信息,而不会妨碍用户的主要视野或需要透镜。这里面的技术复杂,且需要系统级的对光的精确控制。Halliday是第一个把它实现在眼镜上的产品。

除此之外,让Halliday区分于众多智能眼镜的还有它的重量和外形——它包括镜片只有35g,三块奥利奥那么重,而且外形时尚,是那种你在眼镜店会选择的镜框。

“最让我惊奇的是拿到他的感觉。”几乎每个和我们谈到它的从业者都会提到上手的感觉。每个人在CES上你可以直接体验那么多产品,但摸到它还是很动心,这很说明问题。“它就是一个很漂亮的普通眼镜,我不用担心它太重我戴起来不舒服。而这几乎是目前其他所有智能眼镜都会让用户发愁的问题。”

乍看和已有“主流”产品都不同,但摆到面前时你会立刻感慨:“哎,这就是我想要的。”

实现这个效果,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没有像其他大部分智能眼镜那样加上摄像头功能。这也让它的续航很容易达到12小时。 在智能功能上,取而代之的是它的智能更集中在AI上。它搭载了自研的主动式AI Agent,可以在用户对话的时候识别用户需求并在不需要prompt的情况下提供信息支持。

同时,它在“隐形”上花了很多心思,除了DigiWindow避免了被别人看到显示信息的问题,Halliday还配套一个智能戒指,通过点击滑动等动作,可以悄无声息的完成与AI agent的互动。

在Halliday演示的一个场景里,当你在开会时,你可以通过戒指开启会议录音和实时转录,这时AI agent也开始实时分析你可能的需求。比如当会议主持人问到一个问题时,AI agent会把它的建议投射到你的眼中,辅助你给出答案。

官方给出的使用场景还包括:Cheat Sheet/Teleprompter,也就是提词器功能,你可以提前把需要参考的资料准备好,眼镜可以通过DigiWindow提示给你;翻译功能,实时翻译40多种语言,和导航功能等。

创新而突破性的显示技术,具体清晰的场景,合理的取舍,所有设计和反馈都在提醒你这是一款很聪明的产品,有从业者透露,Meta和Google内部的团队已经在仔细研究它。

#02

神秘的Halliday,让人想起苹果

轻盈但又充满创意的眼镜靠着产品本身火了,人们开始好奇背后的团队。这是一个略显低调和神秘的团队。在此之前,人们对它了解寥寥,但从产品和反馈上,你可以明显感到它与已有产品们完全不同的思路。

一个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它的出发点是一个用户喜欢的好眼镜,要在这个基础上做能力增强,而不是把眼镜本身变得复杂。这显然需要对眼镜行业的深刻理解。而进一步了解这个产品背后的公司,这个逻辑就更清晰了。

据硅星人了解,Halliday是一家全球运营的初创公司,团队分布在上海、深圳、旧金山和新加坡。而Halliday的核心团队来自于未目科技,也就是亚洲最大的彩色隐形眼镜品牌moody的母公司,moody的创始人慈然也同时是Halliday的创始人和CEO。

而Halliday首代AI显示智能眼镜则是由Halliday团队与Gyges Labs共同打造完成。

前面提到的DigiWindow显示技术就来自Gyges Labs,它是全球最小的近眼显示方案。Gyges Labs总部位于新加坡,提供AI硬件整体解决方案,于不久前刚完成数千万PreA轮的融资,也是知名投资人朱啸虎首个出手的AI硬件项目。Halliday的创始团队从2022年开始和Gyges Labs保持着非常紧密的战略合作,两个团队有moody作为共同投资人并共同定义和开发了首代眼镜产品。

这形成了一种难得的能力互补。

moody是消费领域著名的项目,它在2021年成立后,用了2 年便超越国际四大巨头成为了中国美瞳市场的第一名,并在3 年内建成了亚洲最先进的隐形眼镜制造工厂爱睿思,成为了自己掌握上下游同时又有强大品牌的新锐公司。这些在品牌打造、用户洞察运营和渠道销售等的积累显然在Halliday身上延续着,而Gyges Labs的一群“疯狂”的科学家,则负责核心光学和AI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和供应链整合。这种化学反应最终一起体现在了Halliday的产品哲学上。

这样的团队背景和组合使得在Halliday身上明显看到对“炫技”的抵触,它有消费品牌的明显烙印,它也有一款好的消费级产品的共同特点:当你拿到它,你会觉得本就该这样。

在最近发布的一个视频里,慈然分享了他们的设计哲学:在成为一个好的智能眼镜前,它必须首先要是一个很好的普通眼镜。

Halliday官方发布的视频中,Halliday创始人和CEO慈然讲述它背后的设计思考

这也是本就该如此,却没有厂商真的这样做的事—— AI眼镜之所以是一个好的载体,很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眼镜的存在感已经很强,那么它本身已经形成的成熟而便捷的产品和服务链路是让它有可能在未来成为重要AI硬件形态的关键。当你不能在眼镜店方便的配镜片,当你需要考虑自己的度数是否在产品的服务范围内,一切变得更麻烦,让AI眼镜的接受度变低。

Halliday的用户不需要把镜片寄回特定的服务商,也不用在购买前还要研究自己的度数是否在它的佩戴范围内。而且,在Kickstarter活动中,它还直接提供了免费配镜片的服务。

另一个关键在于电池续航。当一款产品变成“智能产品”,它就有了续航焦虑,如何让这种焦虑降到最低,也是能否成为消费级产品的关键。

“我们最低的电池续航在8小时,一切会影响续航的我们都会去掉,比如摄像头。”慈然在视频里说。

“我们选择了提供显示功能,而不是摄像头。因为显示在传递信息上,可以比音频快5倍,而且更隐蔽。我们相信智能眼镜是AI agent的最好载体,显示用来实现交互。”

这些做法时不时让人想到当年的苹果。用户的真实需求,永远大过单纯从技术出发把新功能堆叠到产品上的冲动。

对于那些酷炫的技术,苹果其实显得很“保守”,它不愿破坏用户的体验,但对于那些真正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它又会十分激进的把这些技术实现到产品上。比如当初苹果从用户喜欢的交互出发,把之前只存在在实验室里多点触控做到了量产产品上,真正找到了用户喜欢和需要的交互方式。今天的DigiWindow也体现着类似的思路,一个需要疯狂的科学研究来实现的技术,被极致地安装到了消费级硬件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