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是否还想争辩一番,未来将无可争议地进入云原生时代。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云服务提供商都做好了服务云原生时代的准备,并把云原生当成新的战略,并推出各种工具来帮助你提早享受云原生所带来的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还可以减少企业运维负担的好处。
作为云原生的代表,Kubernetes 已经诞生有 6、7 多年的时间了,它给用户展现了一个新的界面,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运维,提升了资源的弹性,真正的做到了按需使用,降低了用户的成本,基本成为容器编排调度框架的标准,各种抽象与资源定义已经被已经快速被企业和开发者接受。Kubernetes 真正产生价值的地方也在于它的上层应用生态。而现在 Kubernetes 生态已经非常庞大,为开发者提供了很多可能性,Kubernetes 已经成为云原生时代公认的操作系统。
可以说,对于企业家或者开发者来说,何时拥抱云原生以及如何更方便快捷地升级到云原生是当下应该重点考虑的事情,
Forrester 预测到 2022 年, 全球组织/公司在生成环境运行容器化应用,从今天不足 30%的比例将大幅度提升到超过 75%,而如何围绕 Kubernetes 提出更出色、更完善、更安全、更快捷的服务是云服务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正如 Kubernetes 的联合创始人,现在也是微软开源及云端平台副总裁 Brendan Burns 对创见记者表示,「我们在创立初期并没有预想到 Kubernetes 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我们也很高兴能看到 Kubernetes 如今的成长,」但他也明确表示现在 Kubernetes 需要解决的用户的需求问题,「因为从业务转型到云原生是一段需要很多步骤的旅程。
(云服务提供商) 不能仅局限于口头承诺,也要帮助用户抵达美好的未来。
不仅帮助用户转型到 Kubernetes,同时我们也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
2017 年,微软正式推出 Azure Kubernetes 服务 (本文均简称为 AKS),有 Kubernetes 联合创始人的加入,微软在围绕 Kubernetes 提供服务时更有自信,也更容易理解到 Kubernetes 本身蕴含的精神,开放和包容。Brendan Burns 在接受创见记者采访时表示,
微软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开发人员、云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的重视。微软不仅拥抱开源,还在内部开源了各种项目等等。他自己来到微软也为微软带来了良好的开源文化,为此做了很大的贡献。
比如 Helm,Helm 实际上是云原生应用程序的包管理解决方案,以前,配置管理和打包是云原生环境中一个棘手的步骤,Helm 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当前的 Kubernetes 应用生态当中,Helm 是目前最被广泛使用的应用定义标准之一,
目前超过 70% 的 Kubernetes 用户使用 Helm 来部署他们的应用程序
。今年 4 月,Helm 成为了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本文都将使用它的简称 CNCF) 的一个毕业项目。
Helm 于 2015 年由 Deis 创立,后来被微软收购,但微软并没有就此独占 Helm,而是和其它大公司一起把 Helm 做成了普惠工具,并将 Helm 作为孵化项目捐赠给了 CNCF。
据 CNCF 的数据
,
截至 2019 年 12 月末,对 Helm 贡献最大的的公司便是微软,贡献比例达到 17%
(排名第二的为 Codecentric AG 的 6%)。
Bruns 在庆祝 Helm 从 CNCF 毕业的博客中写道
,微软在 Helm 项目的支持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许多核心的 Helm 开发人员都是全职为 Helm 工作的微软员工。
Helm 的成长直接表现出了微软在 Kubernetes 生态建设上的努力,以及在即将带来的云原生时代继续引领优势的决心。毕竟在云原生的时代,Kubernetes 已经是新的 IaaS,像云计算逐渐取代 ISP 的时代那样,充满了挑战和各种可能性。
面对众多挑战者,
Burns 认为微软 AKS 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完整的平台,从写程序到运行在云上,AKS 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完整的服务。
从几乎每个人开始写应用程序时使用的 VS Code、和团队一起合作时使用的 GitHub,再到能够把应用程序推向世界的 Azure 容器注册表,以及在世界上超过 50 个地方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的 AKS。一些其他的工具也能够让用户的应用程序更安全,同时 AKS 也具有可延展性,与开发者常用的工具有很好的衔接。
另外微软作为完整的智能云平台,Azure 也提供了全面涵盖容器应用生命周期管理的完整的容器云服务,包括用于应用容器化的 Helm、Draft、Visual Studio Code 等开发工具;用于镜像分发的 Azure 容器镜像仓库服务 (Azure Container Registry);用来进行容器编排的 Azure Kubernetes 服务,Azure Service Fabric;以及用于监控运维的 Azure Monitor (监控器)、Application Insights 等。
而在 2019 年 Ignite 大会上推出的 Azure Arc,则综合表现了微软对待云服务时的完整性和开放性。
Azure Arc 是一套工具,可将各种 Azure 服务 (例如 Azure Resource、Azure Shell、Azure Portal、Azure API 和 Azure Policy) 扩展到任何计算平台上,包括 Windows 和 Linux 服务器以及 Kubernetes 群集,不管是在本地环境、在云端还是在边缘。甚至可以使企业通过单一界面管理本地和多云工作负载,甚至是在 AWS 平台上。
微软 Azure 企业副总裁 Julia White 表示:「有了 Azure Arc,开发人员就可以利用他们选择的工具来构建容器化应用,IT 团队就可以确保应用是使用基于 GitOps 的配置管理统一部署、配置和管理的。」Arc for Kubernetes 则可以帮助用户在任何地方管理 Kubernetes 上的部署政策以及安全性等问题。
市场研究公司 Wikibon 分析师 James Kobielus 表示,微软在 Azure Azure 方面迈出了大胆的一步,使自己能够在不牺牲控制权的情况下支持各种 Azure 服务的多云部署:「该预览的发布让微软直接迈向了新兴企业多云的前沿。微软的客户现在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对 Azure 服务的投资例如 Azure SQL Database 和 Azure Database for PostgreSQL Hyperscale,将其部署到第三方公有云、部署到本地环境和云中的异构 Kubernetes 集群、以及分散的边缘基础设施。」
在新冠疫情期间,西门子通过 Azure Arc 与 AKS 来管理他们在各个医院内的多个终端,进而加速他们对抗新冠肺炎的效率。又比如在加拿大的多伦多的医院,合作伙伴利用微软的综合技术推出了用于将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患者安全分开的「公民护理舱」(Citizen Care Pod)。
据报道,
利用支持 AI 的摄像头,公民护理仓使用 IoT 和 AI 分析来自各种来源的边缘数据,为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健康保障的环境。Computer Vision 服务测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检查面具,并提供队列大小数字。患者可以使用运行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自我评估症状,使用 Microsoft 智能个人助手 Cortana,患者可以从基于 Azure 的 Microsoft Healthcare Bot 启用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bot 访问最新的新冠疫情信息。平板电脑还可以与舱内的医护人员进行非接触式通信,与医护人员使用不同语言的患者可以通过 Cortana 访问翻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