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精神内耗的核心可以被简单理解为“想得太多”,但是“精神内耗”的具体表现却不止一面。正如《精神内耗的自救指南——有效心理自助的100个练习》的封底所提出的内耗型人格自我检查一样,“精神内耗”的个体可能会:
1)一直纠结于过去的错误,无法原谅自己,总是自责、自卑;
2)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害怕失败、被拒绝、被批评,总是退缩、逃避;
3)过分依赖他人的认可,忽略自己的感受,总是取悦、委曲、牺牲;
4)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好,总是焦虑、压抑;
5)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总是迷茫、无助;
6)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和激情,感觉一切都没有意义,总是沮丧、消沉。
(不知道上述这些表现是不是你的“嘴替”呢?)
从以上表现可以看出,“精神内耗”者所思所想,可能是
对过去的纠结、对现状的不满,又或是对未来的迷茫。
正如一句话所说:“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
但不论如何,长期的精神内耗可能如同一杯慢性毒药,使我们的反应力、注意力、记忆力逐渐下降,让我们变得吃不好、睡不好、甚至腰酸背痛,降低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效率,导致人际冲突,甚至会
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前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