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纵横
每日一案例,天天有新知。创始人王璞携千位咨询师随时恭候,与您零距离答疑解惑各种管理问题、疑惑与纠结,速来互动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商报  ·  今年首次调价! ·  4 天前  
苏州新闻  ·  消息确认!今年首次上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纵横

放假,见一家公司的格局

北大纵横  · 公众号  ·  · 2025-01-28 07:59

正文

作者 | 贤腊
来源 | 智联招聘

1811字 阅读时间3 分钟

不知不觉,春节即将来到。 对假期长短的预估,已经开始成为很多职场人新的精神寄托。
放假,见一家公司的文化

都说,一个公司最大的底气,就是“员工幸福感”。

很多企业管理者其实明白,员工幸福度与企业效益是正向关系,但真正致力提升员工幸福感的公司少之又少,甚至背道而驰。

前不久,职Q上有职友说,打算年后辞职。

原因无他,就是公司以今年效益不好为由,要求全员加班到大年三十。并放下“狠话”:不允许请假,只允许辞职。

想到自己为公司打拼多年,本就疏于陪伴家人,如今更是连回家过年的权利都被“没收”,初一以后再回去过年就没了意义,还不知道往后是不是都这样。

实际上,最累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畸形的企业文化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消耗。

与之相对的,是很多优秀的世界顶尖企业,都有不错的参考答案可供借鉴。

作为当下最了不起的企业家之一马斯克,在谈到他的企业管理时,曾这样说道:“永远不要要求你的团队,做你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

这和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何时,关注员工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一旦管理者忽视员工在工作中的幸福感,那这个企业很可能成为时代的“炮灰”。

放假,见一家公司的良心

最近看到一种说法,如今许多公司,将双休、年假作为福利写在招聘信息上。 吸引年轻人前来应聘,殊不知,双休、节假日、年假原本就是属于员工正常享有的权益。
只可惜,如今真正能做到正常双休,节假日正常放假的企业屈指可数。而是转变成单休、大小周、轮休。不少网友直接被气笑了:单休叫休息?那叫喘气!

还有网友精准吐槽:“8小时工作制、双休,这俩比登月还难!”

前几天,关于#未休年假,按300%工资补偿#的新话题,出现在热搜榜上,引发一大波“同道中人”的热议。
曾任广州任职人事招聘主管的何东,在公司工作9年多提出离职,要求公司支付4天未休年假工资差额,协商未果后一纸诉讼将公司告上法院,最终获得4000多元补偿。

对此,评论区很多职场人表示,明知道公司在薅自己年假,却只有离职后才敢和公司“明算账”。

还有很多公司,连法定节假日正常休息都做不到,年假直接和过年一起休了,更谈不上对未休完假期的工资差额补偿。

更有甚者,直接延迟放假时间,以及主推“就地过年”。

对不少打工人来说,辛苦工作一年,结果临近年关不光要为抢票回家绞尽脑汁,还要开始盘算万一被公司要求“就地过年”,该如何应对这波“劫难”。

请假制度比亲情重要,项目攻坚比过年重要,过年这个契机,也成不少企业价值观的“照妖镜”,照见一家公司的良心。

放假,见一家公司的格局

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正曾提到:好的领导者,应该既要做“魔鬼”,也要做“菩萨”。

所谓“魔鬼”,就是业务上对下属严格要求,所谓“菩萨”,则是关心员工的家庭与生活。

多数情况下,一个不体恤团队的管理者,永远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团队价值。只有真正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赢得信赖,共同把工作做好。

而这点,在过年期间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前有携程放假两个月,后有腾讯大厂公布“春节特别假”,将员工春运的细节都考虑到位,人情味直接拉满。

对于一个大企业而言,人才是腾飞的基石。一个有格局的公司,总能让员工感到温暖,有归属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而一个缺乏格局的公司,员工可能会感到冷漠、消极,进而影响公司整体运行。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市场怪象:

很多公司,原本一小撮人同路,将工作做大做强。在员工发展到几百人后,老板就开始大展宏图,结果,往往几年过去了,公司不是摇摇欲坠就是销声匿迹。个别能保持原有的规模,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而这种情况,归根到底其实和领导层的格局息息相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