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下年龄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于是后台来了一堆问题,抱歉实在是太多了,来不及一一回复——所以觉得写一篇文章来回答问得最多的一个:贵妇产品和高端产品,到底应该怎么看。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充满了偏见和误会(每个人都自带有色眼镜),绝对不承诺客观公正,只是分享一些看法。不喜勿入。
这一类的最典型代表,是Ginza(属于资生堂)和La Prairie这些动辄2500块(人民币)一小瓶霜的产品——给个参照,雅诗兰黛的La mer面霜,大概在1500元左右一小瓶。
坦白讲,我觉得这类产品的确是有她的价值所在——举个栗子来说,Ginza的涂抹感绝对是好的(曾经蹭过一点公司买的样品),高机能乳液和化妆水给我的感觉是清新和干净,肤感没有杂质,仿佛冬天里的第一场雪。
真正让Ginza这样的品牌贵气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她的店铺,她的定位和她自身并不多的销量——资生堂刻意地保持了这个品牌的低调,我找不到Ginza的销售数据,但是根据个人的猜测,应该不像她的CPB或者是雅诗兰黛的La mer那样大——毕竟资生堂宣称说自己是给皇室供货的(好像Pola也这么说……)。
如果一个产品出货量不大,而研发上又精益求精(虽然配方里面有一些酒精,但是说实话,连我这样的直男配方师都觉得触感让人折服),那么摊销到每一瓶的成本势必不会太低。
再说一句,以上全部是猜测,请不要向我要具体数据——我只是凭感觉在评论。
这一类的产品,说实话如果你没有到消费她们的财富程度,会觉得寡淡无味的,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但是却贵到让你坐立不安的程度。我的一个朋友(也是配方师)曾经开玩笑说,用这种品牌的产品,就好像吃李师师亲手剖出来的橙子——客官你看着办,该多少钱一个吧。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大家非常熟悉的La mer面霜(雅诗兰黛),Shiseido(资生堂),SK-II和兰蔻(欧莱雅)我都归到这个系列里面(当然,有人把La mer这样的单独出来做一组,这个也可以,说过了,我个人感受)。
这类的产品都是努力把自己往高端做,但是绝对要追求销量了——不能搞“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只开非常少的专卖店来提高自身价值。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社会性。
当然产品还是很精致,但是不高冷,会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来调整自己的风格。比如资生堂的红色蜜露,你看看演变就知道这家伙的包装一直在改变。
在配方的开发上,也是非常照顾到社会流行趋势(或者试图领导流行),而不是在角落里面自我欣赏。最典型的例子是雅诗兰黛的小棕瓶,一个“二裂酵母菌溶孢提取物”引领了多少年的时代潮流呢?
当然,有的时候大家会不约而同(或者你说不谋而合),比如SK-II的神仙水中的“酵母”、小黑瓶的“二裂酵母”和小棕瓶的“二裂酵母”。以及各种不小心(或者刻意)挑战法规红线的“基因改造”。
总而言之,这种品牌是通过迎合(更高端的一点是引领)大众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价格没有Ginza那样可怕,但是也不便宜。
产品做得不错,但是符合@Kenji大神说的道理:“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三分货”。
这是挤破头的一组——竞争激烈,捉对厮杀。
虽然传统品牌在不断没落,但是我还是愿意把他们放到这里——这一段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
比方说玉兰油。
虽然大家都在说这是一个老化的品牌,但是这个品牌使用的技术实际上是被SK-II这样同一公司的大牌所借鉴的。实际上,烟酰胺+泛醇的经典组合不知道有多少公司在用。
再比如说RoC。
这也是一个不算很贵的法国品牌,但是却是最早接受维A醇作为抗老产品的就是她(露得清和RoC是共享技术的,因为都属于强生公司)。维A醇看起来人人都可以做,添加就可以,但是实际上这东西非常容易氧化,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需要氩气保护——不是谁都能比划两下的。
在比如说理肤泉(防晒)、城野医生(抗氧化)和芯丝翠(果酸抗老),甚至Dr. Obagi(维生素C)这样的品牌,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只要你乐意去看,你会看到这些品牌的好处,找到适合你的产品。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非常主观,充满偏见。
但是,大家可以参考——所有人的意见都是拿来参考的。
蒋勋说:真正的贵族,不仅仅是不在乎钱,而且要有一点讨厌太多钱的意思,要有一点落寞感,否则就是充满铜臭的。
超超超高端的产品,大概就是带着这么一点贵族气吧。
有一次给我妈妈买了一些冬虫夏草,我妈吃了以后直接的反馈是:什么玩意儿,甜不甜酸不酸的,寡淡……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美白 | 痘痘 | 黑头 | 敏感 | 孕妇 | 面膜
甘油 | 洁面 | 螨虫 | 保湿 | 激素 | 成分
毛孔 | 防晒 | 抗老 | 刷酸 | 防腐 | 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