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商报联同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等20多家商会社团共同举办的“香港商界最关注的10件大事”评选活动正在进行。
日前,厂商会会长卢金荣接受香港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完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5周年及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等是他最关注的几件大事,特别是
23条立法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补齐短板,让工商界对香港未来充满信心
。
制图:杨亮
回归祖国近27年后,香港特区顺利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标志着香港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取得重大进展,补齐了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的短板,在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事业发展进程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卢金荣表示,随着《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生效,为困扰香港近27年的问题画上句号,让香港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拼经济、拼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一国两制”优势,赢取更大发展空间。
他介绍,厂商会去年曾举办领事酒会,接待近50位驻港总领事或代表、名誉领事及外国商会代表,向他们介绍香港最新发展。“不少与会外国政商界人士均向我们反映,他们在香港发展的愿望依然强烈,这凸显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屏障下,营商优势及国际竞争力十分牢固,未来厂商会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商界的交流,说好香港故事。”
中新社资料图
去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5年来,一个国际一流的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在南海之滨拔节生长。“作为工业界持份者,我很
乐见政府加快推动北部都会区建设,这不但可为香港提供土地供应,解决市民居住的难题,更会成为驱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尤其为发展创科及新型工业化缔造有利条件
。”卢金荣表示,“厂商会对80多家企业及发展商签署参与北都片区开发意向书感到十分鼓舞,相信在片区开发模式下,可善用市场资源,加快北都建设,同时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北都是香港连接大湾区内地城市的重要窗口点,
厂商会建议可在北都设立“通关缓冲带”
,对区内货物、人员和资金进出内地实施特殊的便利化安排,让大湾区内创新要素可跨境、便捷流动,带动整个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也是去年的热门话题,“特朗普风险”对于全球而言是只“黑天鹅”。据厂商会会员调查,地缘政治风险被港商视为目前第二大经营挑战,不少会员反映受美国大选结果影响,海外客户下单意愿降低。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其关税政策、激进措施以及会否影响美联储减息步伐,都是未知之“风险点”。
对此,卢金荣指出,根据特朗普上一任期经验,其政纲未必能完全兑现,而且近年港商采取了“中国+1”策略,并在应对美国打压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信香港厂商能透过分散生产线和开拓新兴市场,来应对、对冲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冲击
。”
他说,面对此风险,厂商会
希望特区政府重启与香港主要商会代表的快速沟通机制,协助业界掌握美国贸易限制措施动态,以便评估、管控风险
。
此外,亦
希望当局与更多经济体签署双边自贸协定,在更多新兴经济体设立办事处或联络点
,为厂商提供在地支援,协助港商分散供应链布局和开拓新兴市场商机。
就香港经济而言,厂商会近期已向港府提交有关财政预算案建议书,聚焦于
支援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巩固既有优势、激发新增长动能
等领域,提出约90项建议。
卢金荣表示,工商界在重视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亦重视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并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
7.港府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南美等“一带一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