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堂2019  ·  名门出身,一口入魂! ·  昨天  
广电时评  ·  声声入戏,这场“票友大会”有看头 ·  2 天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林剑:美方应立即停止非法霸占古巴领土,尽快关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聊友汇】高校成景区,大学精神如何烛照公共生活?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8-02 20:16

正文

今日话题

高校成景区,大学精神如何烛照公共生活?


近日,四川一所学院发布公告,征集规划方案,将学院打造成3A景区。消息一出,一时舆论纷纷。兴师重教之地,该不该成为游客穿梭的场所?沾染商业气息,会不会偏离大学精神?网友众说纷纭。



赞同者认为,不修“围墙”,本就是大学精神的本义;开放高校资源,更是高校公共性的体现。而且,将教育和旅游有机结合,展示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给参观者以精神烛照的同时,也能激发在校师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更好践行大学精神,是对教育文化的深化。


反对者则认为,一方面,大学资源本就有限,一旦成为景区,大量游客涌入,势必会对学校造成冲击,影响正常校园秩序,武汉大学每年的樱花节便是一个例证;另一方面,与岳麓书院等少数“景区高校”相比,很多学校本无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人工打造的蜿蜒绿道、红花绿柳、小桥流水,缺乏文化内涵,难言景区价值,热衷搞景观,造景点,对于高校而言,反而是本末倒置。


大学与公共空间的界线到底在哪里?大学精神烛照公共生活还有哪些路要走?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欢迎各位结合自身经历,与我们一起聊聊您的看法。


在这里,先恭祝@孙红艳获得“95后观察”话题投票冠军!


允许职业院校做不一样的“烟火”

近日,四川一所职业院校打造3A景区的公告一出,引发了求学之地该不该成为景区的热议。


许多反对者认为,大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游客的涌入带来了校园安全隐患,人工堆砌的景点,缺乏了美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本末倒置。而笔者则认为,高校和景区不应只是“水火不容”,通过聚合众智众力,可以实现“和谐共生”,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共享”理念的延伸。


据了解,该职业院校环境优美,湖光山色和青城胜景尽收眼底,此优势下将教育和旅游“融合”,除了给予参观者一片精神层面的静谧感受,将大大激发在校师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正是高校公共性的体现,也能更好激励高校践行大学之道。


不是每所职业院校都目标成为第二个清华或北大,给该职业院校一点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做不一样的“烟火”。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让他们以自身的尝试和实践,重塑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让工匠精神在这里燃起。


——@王美丽


“精神灯塔”容不得一粒微尘

近日,四川一学院拟将校园打造成3A景区,引发舆论关注。校区创景区,看上去很美。园子大了美了,知名度、竞争力必然获得不小提升,附着景区之上的各种后续利益更令人眼馋心热。但往深了算,这却是桩亏本生意。


首先,该校并无现成资源、文旅底存,凭空兴建的巨大成本势必分流宝贵的治学财力;其次,育人之地适不适合游客穿梭,景区“开业”会不会导致荒废“主业”也值得探讨;更重要的是,大学不仅仅是“学校创收”和“孩子读书”的地方,它更是一地一域社会风气的精神灯塔。大学的价值观偏差(哪怕仅仅是疑似偏差),就有如在灯罩上沾了一粒微尘,必会在学生心底乃至整个社会投射下不小的负面阴影,这恐怕才更值得担忧。


其实,对于大学,苛求一点“价值观纯净度”不为过。大学应该坚守住自己的主业主责,慎独慎初,心无旁骛,有桃下不整冠的精神洁癖,才可能丢开一切诱惑纷扰,把全部精力都花在教书育人上。而这种坚守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身教。


——@刘元通


最美风景是学术

大学校园欲打造3A旅游景区,光顾面子上绣花,不管里子是否厚实。大学本质在学术,如果不能提升学术水平,涵养学术氛围,其行为不免南辕北辙。


现今大学中不好的风气就是追求表面功夫,妄图以校园建设的美丽来装点门面,提升知名度,其实却不能本质上提升实力,不能有益学术,实为舍本逐末。大学之美不在于景色美不美,如果学术精深,纵使大学景色平平,也会让其暗暗生香,引得学子慕名而来。媒体轰炸报道不是大学成功的标志,游客纷纷云集不是大学受认可的证明,学术氛围好才能让校园更美,学术成就才是大学最好的名片,学术精神才是人们热衷于到高校走一走看一看的理由。


最美风景是学术,没有一批德高望重、博学精深的大师,没有一众尊师重道、刻苦笃学的学生,没有浓郁的学术氛围,再美的校园也会黯然失色。


——@胡越


大学旅游应定位为文化旅游

最近,四川一所学院发布公告称将学院打造成3A景区,引发了舆论的讨论。大学精神如何烛照公共生活呢?笔者认为,大学的精神、历史文化底蕴应该和普通市民“共享”,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将大学打造成景区未尝不可,只是在景区旅游资源定位时可以更偏向于文化旅游。


山西的晋商精神讲究行道重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山西的很多高校都有晋商的研究机构,太原市晋商公园就修在山西某高校内,依托该校浓厚的晋商研究氛围和成果,打造出了一个融汇古今,文化特色鲜明,教育意义明显的特色公园,让市民看到了晋商的现实载体。公园开放让市民参观,不仅提高了学校和城市的知名度,凝集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向心力,也让高校的科研成果走向普通市民生活中。


其实哈佛、剑桥等早已是享誉全球的旅游热点地,凭的就是文化魅力。高校开发成旅游资源,将知识性和文化体验性融入其中,不仅能突出高校建设的实用性,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只是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文化氛围的培养,要注意协调与教学秩序的冲突。


——@李育蒙


发扬“大学精神”还须“练好内功”

笔者所在城市的传媒学院,向市民开放,大家可在晚上或周末,凭市民卡进入校园,或锻炼健身,或感受大学氛围。这种“有限的开放”,既不干扰校内正常教学,又弥补了校外人文底蕴的不足,可谓双赢,值得提倡。


一所大学,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承担“融入社会、文化育人”的责任,无疑是好的。但人们向往大学、慕名而来,却不为“景”,而是为“学”:置身于大学校园,沐浴人文氛围、接受文化熏陶,砥砺向上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讲,当前秉持“校园景区化”的理念,更加注重挖掘人文内涵,把大学建得更美,更富有文化含量,是客观需要;可离开了“人文”核心,脱离实际,盲目打造A级景区,则不足取。原因很简单,景区可以打造,但底蕴却不能速成。


大学是城市的精神坐标,其高度取决于人文的厚度。与其急功近利造景区,不如转而向内练功夫,追求一流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人文学术的高地,让自己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大学精神就能照亮公共生活,融入方方面面。


——@庄永明


开放≠无序,何惧“高校+景区”

笔者所在地区,机关大院没有围墙,方便市民在附近观光、玩耍、休息,晚上可在规定时间跳“广场舞”,并无干扰办公,既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又让市民看得到机关大院人员的工作常态。还有,一些楼盘没有围墙,附近居民可以在相应范围内观赏小区景色。无论是政府大院,还是楼盘小区,一定程度上对外开放,也无秩序混乱的情景发生。可见,开放并不意味着无序。


大学,作为“传道受业解惑”之地,其风尚与风骨,是公众心之所向。对民众而言,大学一定程度上对外开放,感受“大学之大”,是值得期待的做法。诚然,四川某学院将学院打造成3A景区,是适度开放的有益尝试,有利于展示学校底蕴,深化文化教育。


笔者认为,开放≠无序。只要有序地开放,则无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之忧,重点在学院区域的规划与划分,参观范围的设定与设计,参观的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做好游客参观与学院教学之间的协调。如此,何惧高校成为景区?


——@李荣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