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旅游营销中,我们很难判断用户处于旅行的哪一个阶段,难以针对性地进行广告投放,这使得很多广告预算并没有花在刀刃上。微信广告能结合自身平台数据库,将用户的旅行路径数据建模处理,划分为旅游筹划期、旅游决策期、旅游出游期以及旅游后续期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能帮助旅游广告主读懂消费者。
微信广告四大阶段
1.读懂消费者
面对庞大的旅游兴趣人群,摆在旅游广告主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读懂消费者需求。微信广告结合平台数据,全息展现消费者从旅游筹划期到游玩结束的后续期的全路径,在消费者与旅游品牌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
筹划期:激发灵感,洞察兴趣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会从他日常的社交轨迹和行为表现中得到反映。传统广告模式无法选取有出行意愿的用户进行精准投放,大面积推广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微信广告数据平台通过深度分析,识别出这部分对旅游感兴趣的用户人群,经过交叉分析准确还原用户画像,真正地让广告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千龙沟大瀑布在暑期推出“凭学生证明加上截图可免费参观”活动,紧抓暑期许多家长会选择带孩子外出游玩的时机,激发了许多家庭游客出行欲望。广告精准定向广州市35-55岁的父母人群,其互动点击率高达21.69%,总互动次数高达55.3万。
千龙沟大瀑布景区投放微信广告
➤
决策期:推动决策,记录行为
旅行者在萌生出行念头的时候,或许并不确定自己的出行计划和出行方式,于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去进行前期决策和准备工作。微信广告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出这群有明确出行意愿的用户,并探知用户的旅行诉求,洞察消费者的喜好,通过精准的广告投放,推动用户进行决策,达成高效转化。
➤
出游期:发掘场景,体验营销
如今,旅行者们出行方式更加灵活,旅途中已不单是在体验计划中的安排,越来越多的旅行者会在“吃住行游购娱”中不断更新和改变计划。广告主依靠微信广告数据平台,精准地找到正在出游的消费者,融入场景做营销,形成品效合一,达成高转化率。试想,当游客初次踏入一座城市,能了解到当地“对味”的特色餐厅、景点、酒店等,是否愿意为了更尽兴的体验而改变原有的出行计划?
➤
后续期:延展营销,分享重游
用户旅途归来便是营销结束?事实并非如此。传统广告模式并不能形成完整用户路径,对受众用户的行为不能做出整体描绘,而微信广告数据平台能将旅行者们的旅行偏好和行为数据持续分析,通过更长期的行为描绘更清晰的用户画像。微信广告通过不断积累的数据和智能优化系统,更“懂”用户的旅行偏好,真正做到“越投越精准”。
2.打动消费者
旅游广告主在初步读懂消费者之后,更关键的是如何使用微信广告打动消费者。而微信自身所具有的强社交属性和丰富的广告形式,使得旅游广告主在通过微信广告打动消费者方面创造了信任基础。
➤
强社交性
旅游即社交。数据显示:96%的用户都会选择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出游,而微信朋友圈更是“拉帮结伙”出行的最佳平台。从观看广告到组团旅行在一个App内即可完成闭环,微信的强社交性让旅游营销变得与众不同
EF TravelPlus图文原生推广页广告
广告主EF TravelPlus选择在朋友圈投放图文原生推广页广告,展示自己品牌的同时,推出北欧游“2人同行,立减1000”的活动。活动借助微信的强社交性,贴合与朋友同行出游的场景,从观看广告到分享给朋友再到组团出发只需要3步,缩短了用户转化变现的路径,实现了销售线索的高效收集。
➤
丰富广告形式
数据显示,70.5%的旅游者会在旅游后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旅游旺季时,“通过微信朋友圈可以游遍整个世界”这一说法并不夸张。无论是在熟人社交的场景内通过原生性强的朋友圈广告触达用户,还是通过在资讯阅读场景以公众号广告的形式展示广告,微信都可以为旅游广告主提供丰富的广告形式。
微信广告形式图
3.转化消费者
在打动消费者之后,即进入转化消费者阶段,也是微信广告最后推动用户实现转化的决胜阶段。便捷的支付方式、多样的优惠模式等都能提升消费转化率,达到广告主的推广目的。
-
下单购买:推广小程序,H5页面直接购买
-
推广公众号:推广订阅号及服务号
-
派发优惠券:推广商家优惠卡券
-
收集销售线索:收集意向客户商机
微信广告转化图
4.留住消费者
在经历将潜在消费者转化为旅游产品使用者之后,旅游广告还要考虑消费者二次出游的可能性,因此如何留住消费者就不可避免的提上了微信广告的日程。